-
公开(公告)号:CN106940033B
公开(公告)日:2019-06-11
申请号:CN201710197488.5
申请日:2017-03-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基于弃风电能的多设备联合高低温独立蓄热供热系统,它涉及一种供热系统,以解决现有电供热系统效率不高,供热可靠性差的问题,它包括一次网供水管和一次网回水管、一次网循环泵和二次网循环泵;它还包括区域能源站和分布式热泵站;所述区域能源站包括电锅炉、空气源热泵、高温蓄热罐、低温蓄热罐、放热泵和蓄热泵;所述分布式热泵站包括换热器和电热泵;一次网供水管和一次网回水管之间布置有并联的电锅炉和空气源热泵,一次网供水管和一次网回水管之间还布置有串联的换热器和电热泵,换热器和现有的用户散热设备之间以及电热泵和现有的用户散热设备之间布置有二次管网,二次管网上布置有二次网循环泵。本发明用于供热。
-
公开(公告)号:CN106958849B
公开(公告)日:2020-05-26
申请号:CN201710197946.5
申请日:2017-03-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F24D3/10
Abstract: 热力站分布式双侧联合蓄热装置,它涉及一种供热系统,以解决在热负荷显著存在较大的日内波动时,现有的两种蓄热方案不能有效地增加基础热源的利用小时数,蓄热温差小,供热系统的运行成本高,区域供热经济性较低的问题,它包括置换式常压蓄热器、二次网循环泵、一次网和二次网,它还包括换热器、蓄热泵、放热泵、供水侧蓄热阀、回水侧蓄热阀和放热阀;一次网和二次网之间布置有换热器,供水侧管上安装有供水侧蓄热阀,蓄热管上安装有蓄热泵,一次放热管上安装有放热阀,二次放热管上安装有放热泵,回水侧管上安装有回水侧蓄热阀。本发明用于供热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0135013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335945.1
申请日:2019-04-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构建供热管网动态热力模型的整合方法,它属于集中供热系统领域,该方法主要步骤:管道模型建立,管道的动态热力模型由节点法建立;节点模型建立,节点模型根据能量守恒建立;管网动态热力建模,基于所发明的整合方法,构建流入管道矩阵、流入管道的起始节点矩阵、流入管道数量矩阵和管道起始节点矩阵,进而整合所有节点和管道建立供热管网动态热力模型。利用本发明供热系统动态热力模型可以模拟获得供热系统的动态热力工况,本发明可用在多热源、环状、非对称和动态水力工况的供热系统中。
-
公开(公告)号:CN106940033A
公开(公告)日:2017-07-11
申请号:CN201710197488.5
申请日:2017-03-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D11/002 , F24D11/0228 , F24D19/1012 , F24D19/1015 , F24D19/1039 , F24D2200/08 , F24D2200/12 , F24D2220/0207 , F24D2220/08
Abstract: 基于弃风电能的多设备联合高低温独立蓄热供热系统,它涉及一种供热系统,以解决现有电供热系统效率不高,供热可靠性差的问题,它包括一次网供水管和一次网回水管、一次网循环泵和二次网循环泵;它还包括区域能源站和分布式热泵站;所述区域能源站包括电锅炉、空气源热泵、高温蓄热罐、低温蓄热罐、放热泵和蓄热泵;所述分布式热泵站包括换热器和电热泵;一次网供水管和一次网回水管之间布置有并联的电锅炉和空气源热泵,一次网供水管和一次网回水管之间还布置有串联的换热器和电热泵,换热器和现有的用户散热设备之间以及电热泵和现有的用户散热设备之间布置有二次管网,二次管网上布置有二次网循环泵。本发明用于供热。
-
公开(公告)号:CN110135013B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1910335945.1
申请日:2019-04-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构建供热管网动态热力模型的整合方法,它属于集中供热系统领域,该方法主要步骤:管道模型建立,管道的动态热力模型由节点法建立;节点模型建立,节点模型根据能量守恒建立;管网动态热力建模,基于所发明的整合方法,构建流入管道矩阵、流入管道的起始节点矩阵、流入管道数量矩阵和管道起始节点矩阵,进而整合所有节点和管道建立供热管网动态热力模型。利用本发明供热系统动态热力模型可以模拟获得供热系统的动态热力工况,本发明可用在多热源、环状、非对称和动态水力工况的供热系统中。
-
公开(公告)号:CN106958849A
公开(公告)日:2017-07-18
申请号:CN201710197946.5
申请日:2017-03-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F24D3/10
Abstract: 热力站分布式双侧联合蓄热装置,它涉及一种供热系统,以解决在热负荷显著存在较大的日内波动时,现有的两种蓄热方案不能有效地增加基础热源的利用小时数,蓄热温差小,供热系统的运行成本高,区域供热经济性较低的问题,它包括置换式常压蓄热器、二次网循环泵、一次网和二次网,它还包括换热器、蓄热泵、放热泵、供水侧蓄热阀、回水侧蓄热阀和放热阀;一次网和二次网之间布置有换热器,供水侧管上安装有供水侧蓄热阀,蓄热管上安装有蓄热泵,一次放热管上安装有放热阀,二次放热管上安装有放热泵,回水侧管上安装有回水侧蓄热阀。本发明用于供热系统。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