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544167B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111645444.7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哈工大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1M13/023 , G01M13/027 , G01B11/02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柔性铰链弯曲疲劳寿命测试装置涉及一种柔性铰链测试装置,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的弯曲疲劳测试装置反向误差大、加载精度低、易磨损等的问题,包括音圈电机、位移测量装置、柔性铰链加载杆、固定台、处理器和位移补偿装置;位移补偿装置包括膜片弹簧固定机构、膜片弹簧和位移补偿柔性铰链;音圈电机的动子与膜片弹簧固定机构固定连接;位移补偿柔性铰链的一端通过膜片弹簧与膜片弹簧固定机构连接;位移补偿柔性铰链的另一端与柔性铰链加载杆的一端连接;柔性铰链加载杆的另一端通过被测柔性铰链与固定台连接;位移测量装置,用于测量音圈电机动子的实际位移量并发送至处理器;处理器,用于使得实际位移量等于设定的动子位移量。
-
公开(公告)号:CN110568581B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1910864978.5
申请日:2019-09-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2B7/198
Abstract: 一种高精度电动反射镜架,涉及电动反射镜架。现有的反射镜架驱动链较长,反射镜架的俯仰动作与偏摆动作由单独的驱动机构进行驱动,支撑数目多,导致精度有限,且反射镜架本身的几何尺寸较大,难以用于空间有限的地方。本发明包括反射镜架、镜架背板、镜架平台、第一球头铰链副、第二球头铰链副和两个驱动模块,反射镜架的板面和镜架背板的板面竖向并排相对设置,且二者之间通过上下相对设置的第一球头铰链副和第二球头铰链副连接,镜架平台垂直安装在镜架背板外侧板面的下端,两个驱动模块并排设置在镜架平台下板面的两侧,且两个驱动模块分别垂直穿过镜架背板上的第一圆孔与反射镜架的内侧板面相连。本发明主要用于调整反射镜的二维正交角。
-
公开(公告)号:CN115319172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1143145.8
申请日:2022-09-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超精密刨削减薄机床,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的超精密机床在加工有色金属时,切屑易在铣刀上发生缠绕,容易划伤易加工表面,进而导致加工表面的光洁度较差,从而导致加工精度较差的问题。底座的上表面一端设有纵向支撑板,纵向支撑板的正面中部设有X轴运动组件,X轴运动组件的移动输出端中部设有Y轴运动组件,Y轴运动组件的移动输出端中部设有切削深度微量控制系统,纵向支撑板的正面一端挂设有一个触发侧头无线收发单元,底座的上表面中部设有Z轴运动组件,底座的上表面一端由上到下依次设有工业显微系统和刚性刀架,底座的上表面另一端由上到下依次设有光谱共焦传感器和触发侧头。本发明适用于刨削加工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0568581A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910864978.5
申请日:2019-09-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2B7/182
Abstract: 一种高精度电动反射镜架,涉及电动反射镜架。现有的反射镜架驱动链较长,反射镜架的俯仰动作与偏摆动作由单独的驱动机构进行驱动,支撑数目多,导致精度有限,且反射镜架本身的几何尺寸较大,难以用于空间有限的地方。本发明包括反射镜架、镜架背板、镜架平台、第一球头铰链副、第二球头铰链副和两个驱动模块,反射镜架的板面和镜架背板的板面竖向并排相对设置,且二者之间通过上下相对设置的第一球头铰链副和第二球头铰链副连接,镜架平台垂直安装在镜架背板外侧板面的下端,两个驱动模块并排设置在镜架平台下板面的两侧,且两个驱动模块分别垂直穿过镜架背板上的第一圆孔与反射镜架的内侧板面相连。本发明主要用于调整反射镜的二维正交角。
-
公开(公告)号:CN119129458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121734.5
申请日:2024-08-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28 , G06F30/23 , G06F30/17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考虑动态流固耦合的气体静压导轨运动误差预测方法,涉及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领域,针对现有技术无法适用于考虑加工误差的动态不规则边界气膜流场实时计算,因此导致了考虑动态流固耦合行为的气体静压导轨五自由度准静态运动误差无法进行预测的问题,本申请实现了考虑加工误差的不规则边界气膜流场的实时计算,进而实现了考虑动态流固耦合行为的气体静压导轨五自由度准静态运动误差的预测。本申请克服了传统计算流体力学针对不规则气膜厚度建模过程复杂、计算收敛性较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319172B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211143145.8
申请日:2022-09-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超精密刨削减薄机床,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的超精密机床在加工有色金属时,切屑易在铣刀上发生缠绕,容易划伤易加工表面,进而导致加工表面的光洁度较差,从而导致加工精度较差的问题。底座的上表面一端设有纵向支撑板,纵向支撑板的正面中部设有X轴运动组件,X轴运动组件的移动输出端中部设有Y轴运动组件,Y轴运动组件的移动输出端中部设有切削深度微量控制系统,纵向支撑板的正面一端挂设有一个触发侧头无线收发单元,底座的上表面中部设有Z轴运动组件,底座的上表面一端由上到下依次设有工业显微系统和刚性刀架,底座的上表面另一端由上到下依次设有光谱共焦传感器和触发侧头。本发明适用于刨削加工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5495847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1111197.7
申请日:2022-09-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8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气体静压导轨最优气膜厚度与刚度的快速计算方法,涉及气体静压导轨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气体静压导轨流固耦合计算方法的计算效率低的问题。首先建立气膜流场CFD分析模型,根据计算数据进行函数拟合,再考虑气体静压导轨静态平衡,通过优化计算得到各气膜最优实际厚度与对应的气膜力与气膜刚度;建立结构场瞬态分析模型,结合之前得到的气膜力与气膜刚度,得到固体结构在气膜力作用下的变形,最终计算出各气膜的最优初始气膜厚度,也就是气体静压导轨的最优设计参数;再通过虚拟载荷加载法,在结构场瞬态分析模型上计算气体静压导轨的实际最优刚度;此种算法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同时,提高了计算的效率。本发明适用于气体静压导轨的参数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4544167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111645444.7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哈工大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1M13/023 , G01M13/027 , G01B11/02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柔性铰链弯曲疲劳寿命测试装置涉及一种柔性铰链测试装置,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的弯曲疲劳测试装置反向误差大、加载精度低、易磨损等的问题,包括音圈电机、位移测量装置、柔性铰链加载杆、固定台、处理器和位移补偿装置;位移补偿装置包括膜片弹簧固定机构、膜片弹簧和位移补偿柔性铰链;音圈电机的动子与膜片弹簧固定机构固定连接;位移补偿柔性铰链的一端通过膜片弹簧与膜片弹簧固定机构连接;位移补偿柔性铰链的另一端与柔性铰链加载杆的一端连接;柔性铰链加载杆的另一端通过被测柔性铰链与固定台连接;位移测量装置,用于测量音圈电机动子的实际位移量并发送至处理器;处理器,用于使得实际位移量等于设定的动子位移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355492B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110625962.6
申请日:2021-06-0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火炮身管自动激光淬火装置,涉及军用火炮身管内壁锥面部分的自动化激光淬火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的火炮身管淬火技术因管壁为锥形,不同位置处的反射镜出射点距离管壁的距离不同,导致光斑大小不同,造成淬火温度差异,影响淬火质量的问题。采用装置沿身管轴线方向的直线运动、装置沿轴线方向的转动和激光光纤与激光扩束聚焦镜组之间的距离调节,三者结合的方式对火炮身管内壁进行淬火作业,控制激光光纤与激光扩束聚焦镜组之间的距离,使光斑大小在锥形身管内壁保持大小一致(即控制透镜到反射镜、反射镜到内壁表面的距离之和保持恒定),使淬火均匀,达到较好的效果。本发明适用于火炮身管自动激光淬火作业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3355492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625962.6
申请日:2021-06-0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火炮身管自动激光淬火装置,涉及军用火炮身管内壁锥面部分的自动化激光淬火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的火炮身管淬火技术因管壁为锥形,不同位置处的反射镜出射点距离管壁的距离不同,导致光斑大小不同,造成淬火温度差异,影响淬火质量的问题。采用装置沿身管轴线方向的直线运动、装置沿轴线方向的转动和激光光纤与激光扩束聚焦镜组之间的距离调节,三者结合的方式对火炮身管内壁进行淬火作业,控制激光光纤与激光扩束聚焦镜组之间的距离,使光斑大小在锥形身管内壁保持大小一致(即控制透镜到反射镜、反射镜到内壁表面的距离之和保持恒定),使淬火均匀,达到较好的效果。本发明适用于火炮身管自动激光淬火作业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