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231861A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11111653.9
申请日:2020-10-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3 , F16F15/04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抑制调姿共振的集群式控制力矩陀螺隔振方法,涉及隔振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目前控制力矩陀螺上控制电机产生的振动位移与装有隔振器的控制力矩陀螺某一阶振型会发生耦合,导致控制力矩陀螺共振的问题。构建集群式控制力矩陀螺实体模型和动力学模型;根据该两个模型得到固有频率,根据固有频率得到隔振器下支点空间坐标理论值;纠正隔振器下支点空间坐标理论值,得到最终的隔振器下支点空间坐标;根据最终的隔振器下支点空间坐标得到多个弹簧和阻尼器的结构参数,并设计弹簧模型和阻尼器模型;按照弹簧模型、阻尼器模型和最终阻尼器下支点空间坐标调整隔振器结构和4个隔振器下支点与固定平面的连接位置。它用于确定隔振器安装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9505918A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811613126.0
申请日:2018-12-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F16F15/04
Abstract: 一种基于横槽弹簧的准零刚度隔振器,属于隔振器领域。现有的线性隔振器无法同时实现较宽的隔振频带和较小的静位移。一种基于横槽弹簧的准零刚度隔振器,支撑框架底板上表面上设置平衡位置调节结构,平衡位置调节结构上部设置正刚度机构,正刚度机构四周通过一组负刚度机构连接在支撑框架侧面板内壁上,且负刚度机构的两端都是通过旋转副分别与正刚度机构和支撑框架侧面板内壁连接。本发明平衡位置处的动态刚度为零,提高对超低频振动的隔振性能。尤其是针对基础激励,还可以实现全频段隔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677810A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2010462956.9
申请日:2020-05-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光学有效载荷被动隔振系统,解决了现有隔振平台在卫星上升加速度过大的情况下,存在部件易损坏的问题,属于航天器微振动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系统的构型为三个上安装支座分布固定在上平台的侧面,三个上安装支座的位置同圆,且上安装支座两两形成的圆心角为120度,六个电涡流阻尼器安装座固定在下平台上,六个支腿分成三组,一组的两个支腿的顶端固定在同一个上安装支座上每个支腿的底端安装一个电涡流阻尼器,且电涡流阻尼器固定在下平台上的电涡流阻尼器安装座中;一组的两个支腿所在平面同时垂直于上平台所在平面和下平台所在平面,三组支腿底部的电涡流阻尼器安装座分布在正三角形的三条边上,一组支腿底部的电涡流阻尼器安装座位于一条边上。
-
公开(公告)号:CN112231861B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011111653.9
申请日:2020-10-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3 , F16F15/04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抑制调姿共振的集群式控制力矩陀螺隔振方法,涉及隔振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目前控制力矩陀螺上控制电机产生的振动位移与装有隔振器的控制力矩陀螺某一阶振型会发生耦合,导致控制力矩陀螺共振的问题。构建集群式控制力矩陀螺实体模型和动力学模型;根据该两个模型得到固有频率,根据固有频率得到隔振器下支点空间坐标理论值;纠正隔振器下支点空间坐标理论值,得到最终的隔振器下支点空间坐标;根据最终的隔振器下支点空间坐标得到多个弹簧和阻尼器的结构参数,并设计弹簧模型和阻尼器模型;按照弹簧模型、阻尼器模型和最终阻尼器下支点空间坐标调整隔振器结构和4个隔振器下支点与固定平面的连接位置。它用于确定隔振器安装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9519499A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811625094.6
申请日:2018-12-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F16F1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准零刚度隔振器隔振起始频率的确定方法,属于非线性隔振技术领域。现有准零刚度隔振器的隔振起始频率的获取方法存在费时费力的问题。本发明对动力学方程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和近似处理,然后根据传递率的表达式推导无量纲穿越频率和无量纲峰值频率,再比较两者大小从而得到无量纲隔振起始频率,最后再进行有量纲化。本发明所得到的隔振起始频率的表达式中显式或隐式地包含隔振器的参数,因此容易看出隔振器各参数对隔振起始频率的影响,方便选用合适的参数来设计准零刚度隔振器,使隔振起始频率满足设计要求。该方法可以部分替代仿真和实验,从而缩短设计周期,降低设计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677810B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010462956.9
申请日:2020-05-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光学有效载荷被动隔振系统,解决了现有隔振平台在卫星上升加速度过大的情况下,存在部件易损坏的问题,属于航天器微振动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系统的构型为三个上安装支座分布固定在上平台的侧面,三个上安装支座的位置同圆,且上安装支座两两形成的圆心角为120度,六个电涡流阻尼器安装座固定在下平台上,六个支腿分成三组,一组的两个支腿的顶端固定在同一个上安装支座上每个支腿的底端安装一个电涡流阻尼器,且电涡流阻尼器固定在下平台上的电涡流阻尼器安装座中;一组的两个支腿所在平面同时垂直于上平台所在平面和下平台所在平面,三组支腿底部的电涡流阻尼器安装座分布在正三角形的三条边上,一组支腿底部的电涡流阻尼器安装座位于一条边上。
-
公开(公告)号:CN109519499B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1811625094.6
申请日:2018-12-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F16F1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准零刚度隔振器隔振起始频率的确定方法,属于非线性隔振技术领域。现有准零刚度隔振器的隔振起始频率的获取方法存在费时费力的问题。本发明对动力学方程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和近似处理,然后根据传递率的表达式推导无量纲穿越频率和无量纲峰值频率,再比较两者大小从而得到无量纲隔振起始频率,最后再进行有量纲化。本发明所得到的隔振起始频率的表达式中显式或隐式地包含隔振器的参数,因此容易看出隔振器各参数对隔振起始频率的影响,方便选用合适的参数来设计准零刚度隔振器,使隔振起始频率满足设计要求。该方法可以部分替代仿真和实验,从而缩短设计周期,降低设计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09228936U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822217954.4
申请日:2018-12-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F16F15/04
Abstract: 一种基于横槽弹簧的准零刚度隔振器,属于隔振器领域。现有的线性隔振器无法同时实现较宽的隔振频带和较小的静位移。一种基于横槽弹簧的准零刚度隔振器,支撑框架底板上表面上设置平衡位置调节结构,平衡位置调节结构上部设置正刚度机构,正刚度机构四周通过一组负刚度机构连接在支撑框架侧面板内壁上,且负刚度机构的两端都是通过旋转副分别与正刚度机构和支撑框架侧面板内壁连接。本实用新型平衡位置处的动态刚度为零,提高对超低频振动的隔振性能。尤其是针对基础激励,还可以实现全频段隔的效果。(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