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773502B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1810590732.9
申请日:2018-06-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64G1/54
Abstract: 一种基于圆柱面或圆锥面螺旋线的可在轨展开遮光罩,属于外层空间遮光技术领域,解决了外层空间的遮光问题,它包含由圆柱面或圆锥面遮光罩和半球壳组合罩连接构成一端开放的罩体,圆柱面遮光罩和半球壳组合罩为单层防护薄膜结构或双层防护薄膜结构;圆柱面遮光罩内的支撑骨架由分别设置在设置在两端的两个充气圆环和连通两个充气圆环的充气螺旋构成;半球壳组合罩是多瓣组合结构,每瓣半球壳组合罩均与圆柱面遮光罩连接,每瓣半球壳组合罩内的支撑骨架分别为一根Z型充气管,并且Z型充气管随半球壳组合罩的曲面弯曲设置,全部Z型充气管均与相近的一个充气圆环连通;本发明用于外层空间遮光。
-
公开(公告)号:CN108773502A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810590732.9
申请日:2018-06-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64G1/54
Abstract: 一种基于圆柱面或圆锥面螺旋线的可在轨展开遮光罩,属于外层空间遮光技术领域,解决了外层空间的遮光问题,它包含由圆柱面或圆锥面遮光罩和半球壳组合罩连接构成一端开放的罩体,圆柱面遮光罩和半球壳组合罩为单层防护薄膜结构或双层防护薄膜结构;圆柱面遮光罩内的支撑骨架由分别设置在设置在两端的两个充气圆环和连通两个充气圆环的充气螺旋构成;半球壳组合罩是多瓣组合结构,每瓣半球壳组合罩均与圆柱面遮光罩连接,每瓣半球壳组合罩内的支撑骨架分别为一根Z型充气管,并且Z型充气管随半球壳组合罩的曲面弯曲设置,全部Z型充气管均与相近的一个充气圆环连通;本发明用于外层空间遮光。
-
公开(公告)号:CN105015802A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510430582.1
申请日:2015-07-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64F5/00
Abstract: 机翼气动加载装置,属于机翼强度试验技术领域,本发明为解决采用液压系统对机翼施加载荷操作复杂,不具有可携性的问题。本发明包括气泵、电磁比例阀、多通气管接头、n个电磁阀、n个气缸和控制部;气泵的出气口与电磁比例阀的入气口连通,电磁比例阀的出气口与多通气管接头的入气口连通,多通气管接头的n个出气口分别与n个电磁阀的入气口一一对应连通,任意一个电磁阀的出气口与一个气缸的入气口连通;控制部的气压指令输出端与电磁比例阀的气压控制端相连;控制部的n路开关指令输出端分别与n个电磁阀的控制端一一对应连接;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2的自然数。
-
公开(公告)号:CN105114397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557468.5
申请日:2015-09-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F15B2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体人工肌肉驱动与控制系统,所述系统由流体人工肌肉、电机、液压缸、压力变送器、滚珠丝杠、PC控制端构成,流体人工肌肉一端与压力变送器连接,另一端与液压缸密闭连通;滚珠丝杠的两端分别与液压缸活塞杆端部和电机相连接;电机和压力变送器分别与PC控制端连接。本发明的流体人工肌肉驱动与控制系统流动部分为液体,并采用液压缸来驱动流体人工肌肉,不需要水箱、水液压泵、节流控制阀、过滤器、溢流阀、单向阀等元器件,系统简单,成本低廉,易于安装操作,具有可携带型。加上液体的不可压缩性,系统刚性好,液压缸的运动平稳性大大增加,有利于系统的控制,适用于变体机翼、机器人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5083535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429379.2
申请日:2015-07-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64C13/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体化流体人工肌肉驱动器,所述驱动器由活塞、连接接头、密封圈、编织网管、软管和接头构成,连接接头为带有密封圈及活塞的中空结构,接头为无通孔结构,软管套在活塞外,软管外壁上包裹有编织网管,连接接头与接头分别穿过编织网管的两端与编织网两端固定连接且分别与软管的两端密封连接。本发明的一体化流体人工肌肉驱动器具有结构简单、尺寸小、成本低和易于流水作业等优点,不仅实现了柔性后缘结构的驱动、变形、承载一体化设计以及解决了人工肌肉需要大量流体工作介质的问题,而且也可实现柔性后缘的分布式驱动。
-
公开(公告)号:CN105041802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557339.6
申请日:2015-09-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F16B7/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B7/04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薄壁圆管连接装置,所述装置由左法兰、右法兰、上卡箍、下卡箍、第一待接薄壁圆管、第二待接薄壁圆管和螺栓构成,左法兰和右法兰相对设置包裹在第一待接薄壁圆管和第二待接薄壁圆管的接头处,上卡箍和下卡箍卡在左法兰和右法兰上并通过螺栓固定。本发明可一体化成型,避免了开孔等二次加工处理,保持管件原有特性;采用卡箍连接,安装和拆卸工作简单,大大提高了安装和拆卸效率;降低了法兰高度,大大提高了圆管承载效率和连接效率,适用于机翼或者其他有限空间内;法兰对接面为阶梯状,大大提高了连接结构的抗扭能力。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