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刚度的记忆合金弹簧体及其劲度系数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70366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511008888.4

    申请日:2015-12-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3/04 C21D9/02 F16F2228/066

    Abstract: 变刚度的记忆合金弹簧体及其劲度系数变化方法,属于弹簧领域。现有的弹簧的劲度系数是常值,无法自动改变的问题。变刚度的记忆合金弹簧体,其组成包括:控制器(1)、一组弹簧(2)和一组隔板(3),所有弹簧(2)在相同的形变方向排列,隔板(3)与弹簧(2)相间设置成一体结构,每根弹簧(2)的两端均通过引线(4)与控制器(1)连接。变刚度的记忆合金弹簧体的劲度系数变化方法,把一组排列在相同形变方向的弹簧(2)与隔板(3)相间设置形成一个新的弹簧体结构;用控制器将第i根弹簧(2)加热至T0温度,进而因形变产生劲度系数的改变,从而改变整个弹簧体的劲度系数。本发明具有劲度系数自动变换的优点。

    一种可变形调节的DSI进气道

    公开(公告)号:CN110259580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584399.5

    申请日:2019-07-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变形调节的DSI进气道,涉及形状记忆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的可变形调节的DSI进气道,包括鼓包,所述鼓包包括蒙皮、负泊松比蜂窝和驱动装置,所述蒙皮与所述负泊松比蜂窝连接,所述负泊松比蜂窝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蒙皮由形状记忆材料制成,所述形状记忆材料包括玻璃态和橡胶态,所述玻璃态和所述橡胶态之间的相互转变受外界激励驱动;当所述形状记忆材料处于橡胶态时,所述驱动装置带动所述负泊松比蜂窝及所述蒙皮变形。本发明所述的可变形调节的DSI进气道,通过设置由形状记忆材料制成的蒙皮,以及与蒙皮连接的负泊松比蜂窝,使得鼓包能够根据实际的飞行条件改变外形,有利于飞机的飞行性能提升。

    一种水空两栖飞行器双稳态机翼

    公开(公告)号:CN106827991B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710074308.4

    申请日:2017-02-10

    Abstract: 一种水空两栖飞行器双稳态机翼,它涉及一种飞行器机翼,以解决现有飞行器在低速和高速情况下面对不同的气动环境条件,单一形态的翼型往往无法改善在整个飞行包线下气动性能,并满足在高速和低速条件下的飞行需求的问题,它包括机翼翼肋和双稳态结构;机翼翼肋的纵剖面采用NACA超临界机翼翼型,所述机翼翼肋的前缘和后缘之间连接有弹性杆;所述双稳态结构包括四边形连杆机构和两个气动肌肉驱动器;四边形连杆机构相对的两角之间安装有一个气动肌肉驱动器,四边形连杆机构的一个顶点安装在机翼翼肋上,四边形连杆机构的另一个顶点安装在弹性杆上,两个气动肌肉驱动器位于同一个竖直平面内并相垂直布置。本发明用于水空两栖飞行器。

    一种水空两栖无人飞行器

    公开(公告)号:CN106585948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710073134.X

    申请日:2017-02-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水空两栖无人飞行器,包括机身和机翼,机翼的翼肋中设有多边形驱动器,其包括:多边形连杆机构和至少一气动肌肉驱动器,所述多边形连杆机构的连杆与所述翼肋相连接,所述气动肌肉驱动器设置于所述多边形连杆机构形成的多边形空间内,其两端与多边形连杆机构的连杆相连接。所述连杆机构对所述气动肌肉驱动器起连接和固定的作用,不同方向所述气动肌肉驱动器充气收缩,使所述连杆机构输出不同方向的力,实现凹形和凸形的翼型转换,适用于不同飞行速度要求。本发明机翼能够智能主动变形,以满足不同航行速度的需求,具有水空两用,快速反应,续航时间长,能够编队飞行等特点,能担负起舰艇编队保驾护航、反蛙人、反微型潜艇等任务。

    一种水空两栖无人飞行器

    公开(公告)号:CN106585948B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710073134.X

    申请日:2017-02-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水空两栖无人飞行器,包括机身和机翼,机翼的翼肋中设有多边形驱动器,其包括:多边形连杆机构和至少一气动肌肉驱动器,所述多边形连杆机构的连杆与所述翼肋相连接,所述气动肌肉驱动器设置于所述多边形连杆机构形成的多边形空间内,其两端与多边形连杆机构的连杆相连接。所述连杆机构对所述气动肌肉驱动器起连接和固定的作用,不同方向所述气动肌肉驱动器充气收缩,使所述连杆机构输出不同方向的力,实现凹形和凸形的翼型转换,适用于不同飞行速度要求。本发明机翼能够智能主动变形,以满足不同航行速度的需求,具有水空两用,快速反应,续航时间长,能够编队飞行等特点,能担负起舰艇编队保驾护航、反蛙人、反微型潜艇等任务。

    一种双向形状记忆芯模及双向形状记忆芯模的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54287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584678.1

    申请日:2019-07-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向形状记忆芯模及双向形状记忆芯模的使用方法,包括形状记忆管和气囊,所述气囊设置在所述形状记忆管内,所述形状记忆管的两端和所述气囊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本发明所述的双向形状记忆芯模,通过在形状记忆管中设置气囊的方式,实现双向形状记忆。该形状记忆芯模能够记忆第一形状和第二形状两种形状,通过加热充气以及放气加热两种不同的方式,该芯模可以在两种形状之间自由转换,对比传统单向形状记忆芯模,双向形状记忆芯模可以有效简化工艺流程,缩短生产周期。

    一种具有可设计泊松比的变形蒙皮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6800084B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710074302.7

    申请日:2017-02-10

    Abstract: 一种具有可设计泊松比的变形蒙皮结构,它涉及一种机翼蒙皮结构,以解决现有蒙皮结构无法满足在变形方向具有较低的变形刚度,而在其他变形方向具有较高的结构刚度以承受气动载荷和惯性负载的问题,它包括蜂窝结构基体、柔性弹性体和多根气动人工肌肉;所述蜂窝结构基体为正泊松比蜂窝单元体和负泊松比蜂窝单元体混合排布的蜂窝结构体,柔性弹性体浇注在所述蜂窝结构基体和多根所述气动人工肌肉上而形成柔性面板,本发明用于制作飞行器机翼蒙皮。

    一种具有可设计泊松比的变形蒙皮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6800084A

    公开(公告)日:2017-06-06

    申请号:CN201710074302.7

    申请日:2017-02-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4C3/26

    Abstract: 一种具有可设计泊松比的变形蒙皮结构,它涉及一种机翼蒙皮结构,以解决现有蒙皮结构无法满足在变形方向具有较低的变形刚度,而在其他变形方向具有较高的结构刚度以承受气动载荷和惯性负载的问题,它包括蜂窝结构基体、柔性弹性体和多根气动人工肌肉;所述蜂窝结构基体为正泊松比蜂窝单元体和负泊松比蜂窝单元体混合排布的蜂窝结构体,柔性弹性体浇注在所述蜂窝结构基体和多根所述气动人工肌肉上而形成柔性面板,本发明用于制作飞行器机翼蒙皮。

    一种水空两栖飞行器机翼变形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6741845B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710074312.0

    申请日:2017-02-10

    Abstract: 一种水空两栖飞行器机翼变形结构,它涉及一种飞行器机翼,以解决现有反潜飞机的机翼使用有垂尾非连续变形结构,其隐身性能差,空气动力学性能差,影响飞行速度,也不利于降低雷达反射信号,而无垂尾结构,操控性和机动性能差的问题,它包括变刚度翼梁、两个弯曲扭转变形组件和两个机翼翼肋;每个弯曲扭转变形组件的两个气动肌肉驱动器交叉布置;两个所述弯曲扭转变形组件布置在所述变刚度翼梁的两侧;每个所述气动肌肉驱动器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机翼翼肋连接;所述变刚度翼梁包括柔性承载气动肌肉驱动器和翼梁主体;所述管状弹性梁内插装有柔性承载气动肌肉驱动器;所述管状弹性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机翼翼肋连接。本发明用于水空两栖飞行器。

    变刚度的记忆合金弹簧体及其劲度系数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70366B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511008888.4

    申请日:2015-12-28

    Abstract: 变刚度的记忆合金弹簧体及其劲度系数变化方法,属于弹簧领域。现有的弹簧的劲度系数是常值,无法自动改变的问题。变刚度的记忆合金弹簧体,其组成包括:控制器(1)、一组弹簧(2)和一组隔板(3),所有弹簧(2)在相同的形变方向排列,隔板(3)与弹簧(2)相间设置成一体结构,每根弹簧(2)的两端均通过引线(4)与控制器(1)连接。变刚度的记忆合金弹簧体的劲度系数变化方法,把一组排列在相同形变方向的弹簧(2)与隔板(3)相间设置形成一个新的弹簧体结构;用控制器将第i根弹簧(2)加热至T0温度,进而因形变产生劲度系数的改变,从而改变整个弹簧体的劲度系数。本发明具有劲度系数自动变换的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