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199283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30113.9
申请日:2023-08-3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柔性水系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中水系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包括:Bi2Te3纳米片;包覆在所述Bi2Te3纳米片表面的聚吡咯层。本发明Bi2Te3纳米片很好地包覆在PPy中,这种包裹结构可以有效的防止材料在循环过程中被氧化,从而不会造成活性物质减少。Bi2Te3@PPy正极材料应用于水系锌离子电池时,该电池展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和超长的循环寿命,循环次数可达1000圈。另外,PPy拥有良好的柔性,可以更好的应用于柔性器件中。
-
公开(公告)号:CN106124556B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610416020.6
申请日:2016-06-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25/20
Abstract: 基于红外热像仪的热参数反演测量装置,属于热物性测试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热参数反演测量受噪声影响进而误差大的问题。包括保温装置、紧固支撑装置和采集处理装置;保温装置,用于对被测试样进行加热及保温;紧固支撑装置用于调节保温装置与被测试样之间的紧密度;在被测试样侧面上钻有多个小孔,根据逼近黑体法辐射测温原理,这些小孔构成了黑体空腔,其有效发射率接近1;采集处理装置,利用红外热像仪对被测试样的小孔的温度进行非接触式采集,对采集的信息进行处理,反演出热参数。所述采集处理装置,利用共轭梯度法,反演出热参数。本发明用于热参数反演。
-
公开(公告)号:CN103530659A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310492782.0
申请日:2013-10-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结合原始人脸图像和其左、右对称脸的人脸识别方法和考勤系统。该考勤系统分为两个部分:注册和识别。注册部分包括人脸检测、图像采集和特征提取,并将人脸特征存储到人脸库中;识别部分包括人脸检测、图像采集、特征提取和人脸识别,最后输出识别结果。该系统运用本发明提出的结合原始人脸图像和其对称脸图像的人脸识别方法,该方法简单且计算效率高,几乎所有基于表示的分类方法可以用该方案进行改进。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基于表示的分类方法的准确率。使用本发明提出的结合原始人脸图像和其左、右对称脸的人脸识别方法的考勤系统能够提高考勤登记时的速度,提高识别的准确率,更加方便实用。
-
公开(公告)号:CN1768909A
公开(公告)日:2006-05-10
申请号:CN200510010438.9
申请日:2005-10-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01D53/8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35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室内装修有害气体烘焙排风及生物法处理一体化方法。用红外表面加热装置将室内建材表面温度加热到30℃- 40℃,在室内设置由位于下部的营养液水箱、位于营养液水箱上方的处理塔、填充在处理塔中的载有优势菌为假单胞菌属和短杆菌属的生物膜、位于处理塔上方的雾化喷嘴、连接于营养液水箱和雾化喷嘴之间的循环管道以及设置于循环管道上的循环泵组成的生物滤池,室内空气用抽气泵吸入处理塔的下方,穿过处理塔中的生物膜后从处理塔上方排入室内,营养液在循环泵的作用下在雾化喷嘴与营养液水箱之间循环。本发明的处理效果好,处理时间短。并且生物处理技术属绿色环保技术,将有毒有害气体转化为CO2、H2O以及自身的细胞基质,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6124556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416020.6
申请日:2016-06-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25/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5/20
Abstract: 基于红外热像仪的热参数反演测量装置,属于热物性测试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热参数反演测量受噪声影响进而误差大的问题。包括保温装置、紧固支撑装置和采集处理装置;保温装置,用于对被测试样进行加热及保温;紧固支撑装置用于调节保温装置与被测试样之间的紧密度;在被测试样侧面上钻有多个小孔,根据逼近黑体法辐射测温原理,这些小孔构成了黑体空腔,其有效发射率接近1;采集处理装置,利用红外热像仪对被测试样的小孔的温度进行非接触式采集,对采集的信息进行处理,反演出热参数。所述采集处理装置,利用共轭梯度法,反演出热参数。本发明用于热参数反演。
-
公开(公告)号:CN1326595C
公开(公告)日:2007-07-18
申请号:CN200510010438.9
申请日:2005-10-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01D53/8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35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室内装修有害气体烘焙排风及生物法处理一体化方法。用红外表面加热装置将室内建材表面温度加热到30℃-40℃,在室内设置由位于下部的营养液水箱、位于营养液水箱上方的处理塔、填充在处理塔中的载有优势菌为假单胞菌属和短杆菌属的生物膜、位于处理塔上方的雾化喷嘴、连接于营养液水箱和雾化喷嘴之间的循环管道以及设置于循环管道上的循环泵组成的生物滤池,室内空气用抽气泵吸入处理塔的下方,穿过处理塔中的生物膜后从处理塔上方排入室内,营养液在循环泵的作用下在雾化喷嘴与营养液水箱之间循环。本发明的处理效果好,处理时间短。并且生物处理技术属绿色环保技术,将有毒有害气体转化为CO2、H2O以及自身的细胞基质,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768910A
公开(公告)日:2006-05-10
申请号:CN200510010448.2
申请日:2005-10-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01D53/8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35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室内有害气体生物化处理装置,其特征是:组成包括位于下部的营养液水箱、位于营养液水箱上方的处理塔、填充在处理塔中的载有优势菌为假单胞菌属和短杆菌属的生物膜、位于处理塔上方的雾化喷嘴、连接于营养液水箱和雾化喷嘴之间的循环管道、设置于循环管道上的循环泵以及出口与处理塔的下部相连的抽气泵。本发明的装置结合了生物处理自身特点,于传统处理方法相比,处理时间短,处理效果明显。本发明的专用处理装置结构紧凑合理、操作简便、营养液可循环利用,并且生物处理技术属绿色环保技术,将有毒有害气体转化为CO2、H2O以及自身的细胞基质,不会产生二次污染。性能已通过初步测试,证明效果符合预期设想。
-
公开(公告)号:CN116581293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419397.7
申请日:2023-04-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锌离子电池硒化锰基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锌离子电池硒化锰基正极材料包括片状石墨烯、负载在片状石墨烯表面的复合颗粒;复合颗粒包括硒化锰颗粒、对硒化锰颗粒进行包覆的石墨烯包覆层。本发明通过利用石墨烯包覆层将硒化锰颗粒进行包覆形成包覆结构,可以有效地防止锰元素的溶解,从而不会造成活性物质减少;同时,石墨烯拥有较好的导电性,可以提供良好的锌离子动力学。将该锌离子电池硒化锰基正极材料用于制备水系锌离子电池时,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循环次数可达1000圈,具有优异的循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327782B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申请号:CN201110188072.X
申请日:2011-07-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钴纳米粒子/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它涉及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碳纳米管表面负载钴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工艺复杂,碳纳米管表面结构被破坏、钴的负载数量少的技术问题。本方法:一、称取碳纳米管、乙酰丙酮钴和三甘醇并加入到容器中混合均匀并超声分散处理;二、在氩气保护下,以2~4℃/min的速度升温至沸腾,回流30~60min,再将得到的含有钴纳米粒子/碳纳米管颗粒的混合液进行磁性分离,再干燥,得到钴纳米粒子/碳纳米管复合材料。本发明在简化反应步骤的同时,保持了碳纳米管的原有表面结构和性能。钴的负载量达到85%以上。钴纳米粒子/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可用作催化剂载体和吸波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2061162A
公开(公告)日:2011-05-18
申请号:CN201010563507.X
申请日:2010-11-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磁光双功能CNT/Fe3O4@SiO2(FITC)一维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CNT/Fe3O4@SiO2(FITC)一维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目的是提供磁光双功能CNT/Fe3O4@SiO2(FITC)一维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方法如下:一、制备CNT/Fe3O4;二、制备APS-FITC;三、制备CNT/Fe3O4@SiO2(FITC)复合材料。应用在靶向可视载药、术前诊断、术中治疗、组装光电器件方面。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