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非晶合金熔体与模具凝固换热系数装置及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66286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654289.2

    申请日:2024-05-24

    Abstract: 测量非晶合金熔体与模具凝固换热系数装置及测试方法,本发明涉及测量熔体与模具换热系数的装置和测试方法,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非晶合金的界面换热系数测定还不完善,界面换热系数与熔体浇铸条件密切相关的问题,它包括模具温度控制器、模具测温结构、真空炉体、带有倾转的感应熔炼结构、真空泵系统、计算机和数据采集器;真空泵系统安装在真空炉体上,模具测温结构设置在真空炉体内,带有倾转的感应熔炼结构设置在模具测温结构上方的真空炉体内,模具温度控制器与模具测温结构连接,计算机通过数据采集器与模具测温结构连接。本发明属于液态合金流动性监测领域。

    一种具有高能量利用率的电磁冷坩埚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396797B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0107634.1

    申请日:2022-01-28

    Abstract: 一种具有高能量利用率的电磁冷坩埚系统,涉及坩埚熔炼设备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电磁冷坩埚能量利用率低的问题。本发明包括水冷坩埚体、基座和分水器,水冷坩埚体设置在基座上,分水器安装在基座的底部;水冷坩埚体相邻的两个坩埚瓣之间设置有第一切缝,第一切缝包括由外至内径向分布的第一大开缝结构和第一小开缝结构,第一大开缝结构与第一小开缝结构相通,每个坩埚瓣上径向设置有第二切缝,第二切缝径向穿过U形水道之间的空隙并与水冷坩埚体内的坩埚内腔相通;第二切缝包括由外至内径向分布的第二大开缝结构和第二小开缝结构,第二大开缝结构和第二小开缝结构相通。本发明主要是为了提高坩埚熔炼过程中内部物料的能量利用率。

    一种提高非晶合金的强塑性方法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859766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510069470.1

    申请日:2025-01-16

    Abstract: 一种提高非晶合金的强塑性方法,涉及非晶合金制备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的提高非晶合金塑性的方法存在陶瓷颗粒成本高、需要材料配比精确、元素熔融损失不可控等特点,严重限制了其工程应用。因此,本发明采用高纯石墨坩埚配备中频感应熔炼技术来制备非晶合金,熔炼过程中能够迫使高纯石墨坩埚内的小原子C扩散至非晶合金原子之间的间隙中形成固溶,从而提高剪切带自由体积并提高非晶程度。同时基于上述方法可以确定高纯石墨坩埚在熔炼非晶合金时,在某一熔炼温度、任意熔炼时间下的非晶合金的C增量,从而可以制备所需的非晶合金样品。

    一种实时可视化监测非晶合金流动性装置及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66072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654347.1

    申请日:2024-05-24

    Abstract: 一种实时可视化监测非晶合金流动性装置及监测方法,本发明涉及非晶合金流动性装置和监测方法,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机械测试法测量液态金属流动性时非晶合金特有的过冷液相区温度变化不清楚,浇注条件很难保持相同,测试精度较低,模具温度对非晶合金熔体流动性的影响规律不清楚的问题,真空泵系统安装在真空炉体上,模具流动成型结构安装在真空炉体内,模具温度控制器安装在真空炉体上与模具流动成型结构连接,模具温度控制器控制流动成型结构预热温度,带有倾转的感应熔炼结构安装在模具流动成型结构上方的真空炉体上,模具流动成型结构通过数据采集器与计算机连接。本发明属于液态合金流动性监测领域。

    一种用于平衡电磁冷坩埚熔体过热温度与界面反应的方法及电磁冷坩埚

    公开(公告)号:CN11946869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47394.X

    申请日:2024-11-18

    Abstract: 一种用于平衡电磁冷坩埚熔体过热温度与界面反应的方法及电磁冷坩埚,属于电磁冷坩埚技术领域,现有的电磁冷坩埚无法提高金属熔体的过热温度,对铸造充型的完整性存在负面影响。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平衡电磁冷坩埚熔体过热温度与界面反应的方法,热阻隔层设于坩埚体的底部,利用分水器调控热阻隔层的温度,在实现保温的同时,降低热阻隔层的界面反应,以降低热阻隔层对金属熔体的污染和保证坩埚体底部的金属近于无凝壳状态;将大纵横比的电磁冷坩埚置于超高频交变电磁场内,超高频交变电磁场产生的涡流热熔融金属,在电磁冷坩埚内形成“驼峰”状的金属熔体,以减小金属熔体与电磁冷坩埚内壁的接触面积。本发明主要用于提高电磁冷坩埚熔体过热温度。

    一种用于电磁冷坩埚熔炼熔体过热及界面反应的调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499246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406867.6

    申请日:2023-04-17

    Abstract: 一种用于电磁冷坩埚熔炼熔体过热及界面反应的调和装置,属于坩埚熔炼设备。为了解决现有的电磁冷坩埚在熔炼过程中熔体过热不足,铸造充型能力弱,而传统坩埚界面反应严重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分瓣的水冷坩埚体、冷却水分水器、反应内壳、交流感应线圈和扰流电磁体;反应内壳是由非金属保温材料制成,反应内壳设置在水冷坩埚体的内部;冷却水分水器安装在水冷坩埚体的下方;交流感应线圈围绕在水冷坩埚体内腔的周围,交流感应线圈通交流电并产生交变电磁场;扰流电磁体安装在水冷坩埚体以及交流感应线圈外,并产生与合金熔体所受交变电流而产生的涡流搅拌相反方向的电磁力,以达到抑制合金熔体内电磁力的目的。本发明主要用于金属的熔融。

    一种复杂结构高温合金精密铸件反重力铸造设备及铸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04164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431861.5

    申请日:2024-10-14

    Abstract: 一种复杂结构高温合金精密铸件反重力铸造设备及铸造方法,属于合金铸造领域。为了解决利用传统的重力浇注方法完全不能满足这种超薄壁高温合金铸件的要求等问题。本发明包括真空机组、熔炼系统、熔炼室、浇注室、铸型升降机构、控制系统、转运系统和气源系统;真空机组分别连接熔炼室和浇注室;熔炼系统设置于熔炼室内并用于高温合金的熔炼;浇注室安装于熔炼室的顶部;铸型升降机构安装于浇注室;转运系统安装于浇注室上方并用于转运铸型及升液管;气源系统分别连接熔炼室和浇注室并用于浇注过程中对熔炼室和浇注室充入气体,控制系统分别控制真空机组、铸型升降机构、转运系统和气源系统的启闭。本发明主要用于非晶合金成型件的制备。

    一种具有高能量利用率的电磁冷坩埚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396797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210107634.1

    申请日:2022-01-28

    Abstract: 一种具有高能量利用率的电磁冷坩埚系统,涉及坩埚熔炼设备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电磁冷坩埚能量利用率低的问题。本发明包括水冷坩埚体、基座和分水器,水冷坩埚体设置在基座上,分水器安装在基座的底部;水冷坩埚体相邻的两个坩埚瓣之间设置有第一切缝,第一切缝包括由外至内径向分布的第一大开缝结构和第一小开缝结构,第一大开缝结构与第一小开缝结构相通,每个坩埚瓣上径向设置有第二切缝,第二切缝径向穿过U形水道之间的空隙并与水冷坩埚体内的坩埚内腔相通;第二切缝包括由外至内径向分布的第二大开缝结构和第二小开缝结构,第二大开缝结构和第二小开缝结构相通。本发明主要是为了提高坩埚熔炼过程中内部物料的能量利用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