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然循环热水锅炉水动力数值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93861A

    公开(公告)日:2009-07-29

    申请号:CN200910071273.4

    申请日:2009-01-15

    Inventor: 徐艳英 董芃 翟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然循环热水锅炉的水动力数值计算方法。本方法将自然循环热水锅炉的单管路进行水动力等效计算,基于在网状管路中,流入任意一个节点的工质流量必定等于流出该节点的工质流量及任一回路内各段管路工质压降的代数和为零的理论基础对锅炉水循环回路列方程组,通过求解方程组得到各单管的工质流量。本发明给出了自然循环热水锅炉水冷壁和对流管束循环回路的水动力等效管路图、计算数学方程组及相应的求解方法,并介绍了全炉水动力工作点的计算方法及运算步骤。采用本方法,对保证热水锅炉水动力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由于该方法采用计算机数值求解,计算效率得到明显提高,且可作为热力管网和水力管网水动力计算的基本方法。

    脉动燃烧加热炉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192500A

    公开(公告)日:2011-09-21

    申请号:CN201110046668.6

    申请日:2011-0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脉动燃烧加热炉,采用两套或两套以上几何形状相同的脉动燃烧器并列布置,燃烧器共用燃气给气室、空气给气室及去耦室,所有烟管从去耦室引出。燃气和空气连续稳定供给,进气管道不设置任何阀门。燃气与空气的供给管道相互垂直布置,燃气/空气给气室、燃气/空气管道的直径大小(面积)按燃气/空气的化学当量比和流量的大小来确定。弯尾管为脉动燃烧加热炉主要受热面,烟管为附属受热面。脉动燃烧加热炉稳定运行时,去耦室与空气给气室、燃气给气室内压力脉动将形成半个周期的相位差,能够降低运行噪声。

    燃气脉动燃烧加热炉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571289B

    公开(公告)日:2011-03-23

    申请号:CN200910071774.2

    申请日:2009-04-14

    Inventor: 翟明 董芃 徐艳英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气脉动燃烧加热炉,它采用脉动与稳态燃烧传热相结合的方式,在燃烧室出口到去耦室之间的尾管内进行脉动燃烧传热,去耦室之后设置多烟管进行稳态燃烧传热,通过监控燃烧室内压力、去耦室内压力以及尾部出口烟气成分来保证和控制前半段的脉动燃烧。本发明的脉动燃烧加热炉内含两套脉动燃烧系统,燃气与空气均稳定供给,不设置单向阀门,所有尾管共用一个去耦室,相对于每个燃烧室来说,去耦室的容积均足够大,既满足了尾管出口的声学条件又能够合理利用炉内空间。

    一种多尾管脉动燃烧器控制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493229A

    公开(公告)日:2009-07-29

    申请号:CN200910071272.X

    申请日:2009-0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尾管脉动燃烧器控制方法及装置,通过调节引风机前的阀门开度来改变去耦室内部压力即尾管出口压力大小,改变脉动燃烧器内的声学特性,保证尾管段的脉动燃烧、放热,同时连接管段也可作为稳态受热面进行换热。本发明装置中脉动燃烧器采用亥尔姆霍茨型脉动燃烧器的基本结构,由混合室、供气装置、点火装置、燃烧室、尾管、去耦室组成,并采用多尾管结构。控制燃烧器的装置设置在去耦室的后面,由连接管、阀门、排气管、引风机、电动机组成。本发明控制方法操作方便,工作稳定,效率高。

    燃气脉动燃烧加热炉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571289A

    公开(公告)日:2009-11-04

    申请号:CN200910071774.2

    申请日:2009-04-14

    Inventor: 翟明 董芃 徐艳英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气脉动燃烧加热炉,它采用脉动与稳态燃烧传热相结合的方式,在燃烧室出口到去耦室之间的尾管内进行脉动燃烧传热,去耦室之后设置多烟管进行稳态燃烧传热,通过监控燃烧室内压力、去耦室内压力以及尾部出口烟气成分来保证和控制前半段的脉动燃烧。本发明的脉动燃烧加热炉内含两套脉动燃烧系统,燃气与空气均稳定供给,不设置单向阀门,所有尾管共用一个去耦室,相对于每个燃烧室来说,去耦室的容积均足够大,既满足了尾管出口的声学条件又能够合理利用炉内空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