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置拱上二次风喷口的乏气前置W火焰锅炉及配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03623B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2010270528.6

    申请日:2020-04-08

    Abstract: 布置拱上二次风喷口的乏气前置W火焰锅炉及配风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燃煤电站锅炉,本发明是为解决W火焰锅炉煤粉气流着火晚,燃尽差和拱上、拱下二次风量分配不合理,导致炉内分级燃烧水平低,炉内NOX生成量较高,不能从根本上改变锅炉的燃烧组织方式,无法彻底解决上述问题,它还包括两排双旋风筒浓淡煤粉燃烧器,双旋风筒浓淡煤粉燃烧器包括乏气喷口、拱上二次风喷口、周界风喷口和浓煤粉气流喷口;浓煤粉气流喷口对称设置在拱上二次风喷口的两侧,乏气喷口设置在拱上二次风喷口内,且乏气喷口靠近炉膛中心面设置,乏气喷口、拱上二次风喷口、两个周界风喷口和两个浓煤粉气流喷口均与下炉膛连通。本发明属于锅炉燃烧技术领域。

    布置拱上二次风的缝隙式乏气前置型W火焰锅及配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03625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270574.6

    申请日:2020-04-08

    Abstract: 布置拱上二次风的缝隙式乏气前置型W火焰锅及配风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燃煤电站锅炉,本发明是为了解决W火焰锅煤粉气流着火晚,燃烧不稳定,以及前后墙结渣的问题,它还包括两排双旋风筒浓淡煤粉燃烧器,双旋风筒浓淡煤粉燃烧器包括拱上二次风喷口、两个周界风喷口、两个浓煤粉气流喷口和四个缝隙式乏气喷口;每个浓煤粉气流喷口与两个缝隙式乏气喷口对应设置,且每个浓煤粉气流喷口外围设有一个周界风喷口,拱上二次风喷口、两个周界风喷口、两个浓煤粉气流喷口和四个缝隙式乏气喷口均与下炉膛连通。本发明属于锅炉燃烧技术领域。

    一种底部带有喷氧助熔的气流床气化炉

    公开(公告)号:CN105132034B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510578776.6

    申请日:2015-09-11

    Abstract: 一种底部带有喷氧助熔的气流床气化炉,它涉及一种气流床气化炉,具体涉及一种底部带有喷氧助熔的气流床气化炉。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气化炉渣口易堵的问题。本发明包括炉体和合成气通道,合成气通道插装在炉体下部的外侧壁上,本发明还包括吹扫气管道、氧气管道和喷口,喷口的一端沿炉体直径方向斜向下插接在炉体的下锥段上,且喷口的中心线与炉体的中心线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喷口的中心线与下锥段内侧壁之间的夹角为15~45度,喷口的另一端与吹扫气管道和氧气管道连通。本发明用于煤气化领域。

    一种气化剂强旋转煤粉与飞灰掺烧气化炉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99782A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510579057.6

    申请日:2015-09-11

    Abstract: 一种气化剂强旋转煤粉与飞灰掺烧气化炉装置及方法。装置:气化剂喷口沿气化炉膛的切线方向插入气化炉膛内,飞灰喷口的轴线与气化剂喷口的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面内,煤粉通道的下部设置有旋流叶片,煤粉烧嘴设置在气化炉体的顶部,且煤粉烧嘴的轴线与气化炉膛的轴线重合。方法:一、设定气化炉膛内部压力和温度;二、干煤粉由氮气或二氧化碳携带由煤粉通道送入气化炉膛内部;三、干煤粉与气化剂混合气流被高温合成气点燃;四、氮气或二氧化碳携带着飞灰由飞灰喷口喷入气化炉膛内;五、剩下的气化剂通过气化剂喷口切向喷入气化炉膛;六、气化生成的粗煤气通过合成气通道流出气化炉膛,生成的液态渣沿壁面流入渣池。本发明用于煤气化领域。

    一种底部带有喷氧助熔的气流床气化炉

    公开(公告)号:CN105132034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578776.6

    申请日:2015-09-11

    Abstract: 一种底部带有喷氧助熔的气流床气化炉,它涉及一种气流床气化炉,具体涉及一种底部带有喷氧助熔的气流床气化炉。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气化炉渣口易堵的问题。本发明包括炉体和合成气通道,合成气通道插装在炉体下部的外侧壁上,本发明还包括吹扫气管道、氧气管道和喷口,喷口的一端沿炉体直径方向斜向下插接在炉体的下锥段上,且喷口的中心线与炉体的中心线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喷口的中心线与下锥段内侧壁之间的夹角为15~45度,喷口的另一端与吹扫气管道和氧气管道连通。本发明用于煤气化领域。

    一种用于W型火焰锅炉的拱上燃烧器

    公开(公告)号:CN103307596B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310244238.4

    申请日:2013-06-19

    Abstract: 一种用于W型火焰锅炉的拱上燃烧器,它涉及一种拱上燃烧器。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W火焰锅炉装置拱上下行气流动量大、刚性强,下射深度过大,煤粉气流在着火后不能够迅速扩散,导致火焰中心位置偏下,造成主蒸汽温度和再热汽温度偏低,机组发电效率偏低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前墙、后墙、翼墙和侧墙,前墙、后墙、翼墙和侧墙共同围成燃烧腔室,所述前墙和后墙均为带有台肩的前墙和带有台肩的后墙,前墙和后墙的台肩上分别设有一排燃烧喷口,每排燃烧喷口包括多组引射喷口,多组引射喷口之间等间距并列设置,相邻两组引射喷口之间的距离为1.4m-1.8m。本发明用于W型火焰锅炉。

    一种旋流煤粉燃烧器非等间距布置的锅炉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620284B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210103218.0

    申请日:2012-04-10

    Abstract: 一种旋流煤粉燃烧器非等间距布置的锅炉装置,它涉及一种锅炉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旋流煤粉燃烧器非等间距布置的锅炉装置。本发明为了解决目前采用燃烧器等间距布置形式的墙式燃烧锅炉在运行中NOx排放较高、上层燃烧器喷口烧坏的问题。本发明包括炉体和N层燃烧器层,所述炉体由前墙、后墙和两个侧墙组成,前墙和后墙并排平行设置,两个侧墙对称设置在前墙和后墙的两端形成炉体,N层燃烧器层由下至上依次排列设置在炉体内,每层燃烧器层设有多个燃烧器,沿炉膛高度方向由下至上各相邻层燃烧器层之间的间距依次为L1至LN-1,其中LN-1>LN-2≥……≥L3≥L2≥L1。本发明用于大型电场发电。

    两段式生物质旋风高温热解气化炉

    公开(公告)号:CN102206514B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110094281.8

    申请日:2011-04-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段式生物质旋风高温热解气化炉,它由上段旋风高温热解气化室、下段水蒸气喷淋热解气化室以及螺旋给料机、生物质气排出管、气体燃料高速燃烧器、灰渣箱组成。运行时,气体燃料高速燃烧器产生高温厌氧烟气,以高速沿切向贴近内壁侧喷入旋风热解气化室,形成强旋风涡流;同时,生物质物料经螺旋给料机落入旋风热解气化室,与高温烟气混合、加热、发生热解,其中固定碳被气化,产生的生物质气经生物质气排出管排出;生物质气经换热器将给水加热为水蒸气;水蒸气经文丘里管进入水蒸气喷淋热解气化室,将残炭进一步热解气化,最后形成的灰渣排入灰渣箱中。本发明能够大幅降低生物质气中焦油的含量,实现生物质能源的有效利用。

    一种具有防止冷灰斗和渣井腐蚀功能的W型火焰锅炉

    公开(公告)号:CN103256610A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310156880.7

    申请日:2013-04-28

    Abstract: 一种具有防止冷灰斗和渣井腐蚀功能的W型火焰锅炉,它涉及一种能够防止冷灰斗和渣井腐蚀的W火焰锅炉,本发明为解决现有的W火焰锅炉燃烧含硫量较高的煤产生的烟气与渣井水接触腐蚀渣井设备,以及烟气与渣井水蒸发出的水蒸气接触生成酸性物质,酸性会腐蚀下炉体中下部冷灰斗的水冷壁管而导致水冷壁管腐蚀严重、甚至出现爆管现象,威胁锅炉安全运行的问题。下炉体连通固接在上炉体的下端,渣井设置在冷灰斗的下端,所述W火焰锅炉还包括两个送风管道,两个送风管道对称连通固接在冷灰斗的外壁上,冷灰斗的外壁上与送风管道的管道口对应的位置沿炉宽方向加工有多个炉底密封风喷口。本发明用于防止冷灰斗和渣井的酸性腐蚀。

    一种布置于W火焰锅炉中的浓淡分离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797562B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010145504.4

    申请日:2010-04-13

    Abstract: 一种布置于W火焰锅炉中的浓淡分离装置,它涉及一种布置于W火焰锅炉中的浓淡分离装置。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W火焰锅炉浓淡分离装置存在的部件多、结构复杂和占用空间大的问题。本发明的浓淡分离板块(13)固定安装在煤粉浓淡分离器(3)的内壁上,乏气管道(7)的上端和浓煤粉总管道(4)的上端均与煤粉浓淡分离器(3)的下端连通,乏气管道(7)位于浓淡分离板块(13)的正下方,浓煤粉总管道(4)与煤粉均分器(14)连通,煤粉均分器(14)的下端安装有浓煤粉管道(5),煤粉均分器(14)与两个浓煤粉管道(5)连通。本发明结构简单,节约了空间,提升了系统可靠性和空间适应性,本发明适用于W型火焰锅炉燃烧技术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