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483516B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1810224548.2
申请日:2018-03-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1G53/00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材料及其制造工艺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具有超晶格有序结构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合成方法。本发明公开的具有超晶格有序结构的锂离子电池层状正极材料,在保持普通层状正极材料六方层状R‑3m空间群结构的基础上具有独特的超晶格有序结构。本发明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通过特制的双釜联通型共沉淀反应釜合成,具体步骤如下:一、溶液的配置,二、前驱体的制备,三、高温固相嵌锂。本发明制备得到的正极材料应用于锂离子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8767216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462780.X
申请日:2018-05-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25 , H01M4/505 , H01M4/48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变斜率全浓度梯度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合成方法,所述合成方法具体包括:溶液的配置、前驱体的制备、高温固相嵌锂,其中前驱体的制备选用共沉淀法,通过将两种具有不同浓度的金属盐水溶液d和e的逐步混合来获得组成逐渐变化的金属盐水溶液,并将其作为共沉淀反应的反应原料加入到液相反应釜中,以及控制金属盐水溶液的泵入速率Q1
-
公开(公告)号:CN108649205A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810463496.4
申请日:2018-05-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M4/36 , H01M10/0525 , H01M4/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变斜率浓度梯度掺杂结构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合成方法,为了解决常规掺杂方法带来的容量和倍率性能的衰减等问题,本发明通过具有变斜率浓度梯度结构的元素掺杂获得从材料颗粒中心到表面掺杂元素的浓度持续变化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且变化的速率由内到外逐渐加快,因此在材料内部掺杂元素的浓度变化缓慢,在材料表面掺杂元素的浓度迅速变化,掺杂元素浓度的变化主要集中在表面层,本发明方法在不引入副作用的前提下同时提升了材料内部结构和表面的稳定性,降低充放电循环过程中材料的相变、体积变化、过渡金属元素溶解等问题,大幅提升材料的循环寿命和安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789621B
公开(公告)日:2018-09-11
申请号:CN201610141585.8
申请日:2016-03-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M4/58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降低熔融态锂源表面张力从而改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高温固相烧结过程的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高温固相烧结过程的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材料及其制造工艺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高温固相烧结过程中因为熔融态的锂源分布不均匀及浸润不完全导致的反应不均衡和反应不充分的问题,进而改善了充放电循环过程中材料的倍率性能、循环稳定性和热稳定性等问题。本发明改善的过程按以下步骤进行:一、锂源预处理;二、锂源与前驱体材料混合;三、锂源与前驱体材料充分浸润;四、高温烧结。本发明制备的材料用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8502937A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810345250.7
申请日:2018-04-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1G53/00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球形锂离子电池正极多元前驱体材料及制备方法和由该前驱体材料制备而成的多元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多元前驱体材料组成为NixCoyMnzM1-x-y-z(OH)2或NixCoyMnzM1-x-y-zCO3,多元正极材料的化学组成为LiNixCoyMnzM1-x-y-zO2,前驱体材料的制备方法为引入晶种的共沉淀法,通过引入晶种的共沉淀法,实现了多元前驱体材料共沉淀反应初期大量成核的工艺,并利用共沉淀法搅拌均匀、容易控制的特点,使制备的多元前驱体材料具有球形度高、振实密度高、粒径分布集中、粒径小(1-6μm)的特点,这种多元前驱体材料,由于粒径分布集中、粒径小,使烧结后的正极材料均一性高,提升正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提高材料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方法简单,成本低,效率高,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5958042B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610569732.1
申请日:2016-07-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 , H01M4/131 , H01M4/136 , H01M4/1391 , H01M4/1397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原位合成Li2MnO3包覆改性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合成方法,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材料及其制造工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原位合成Li2MnO3包覆改性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合成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普通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循环寿命短、容量低、充放电电压窗口窄以及充放电过成中副反应严重等问题。本发明的原位合成Li2MnO3包覆改性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由Li2MnO3包覆层和锂离子电池材料组成。本发明的一种原位合成Li2MnO3包覆改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一、溶液的配置,二、材料的预处理,三、MnO2包覆层的原位合成,四、高温固相反应。本发明制备的正极材料用于锂离子电池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8483516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224548.2
申请日:2018-03-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1G53/00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材料及其制造工艺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具有超晶格有序结构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合成方法。本发明公开的具有超晶格有序结构的锂离子电池层状正极材料,在保持普通层状正极材料六方层状R-3m空间群结构的基础上具有独特的超晶格有序结构。本发明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通过特制的双釜联通型共沉淀反应釜合成,具体步骤如下:一、溶液的配置,二、前驱体的制备,三、高温固相嵌锂。本发明制备得到的正极材料应用于锂离子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5449213B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511021993.1
申请日:2015-12-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M4/583 , H01M4/62 , H01M4/36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多孔石墨烯包覆改性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二次电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表面包覆改性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石墨烯完全并均匀包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时所导致的离子导电性差的问题。本发明的多孔石墨烯包覆改性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由包覆层和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组成,包覆层为多孔石墨烯材料。本发明的多孔石墨烯包覆改性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一、制备多孔石墨烯材料;二、制备多孔石墨烯包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通过本发明制备的多孔石墨烯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提高了NCA材料的倍率性能及循环性能。本发明的多孔石墨烯包覆改性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用于电池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5958055B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610472778.1
申请日:2016-06-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M4/505 , H01M4/62 , H01M4/36 , H01M4/1391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层状结构纳米锰酸锂镶嵌石墨烯包覆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电极及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二次电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表面包覆改性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电极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是为了解决现有包覆材料电子导电性和离子导电性均较差,从而导致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容量低及倍率性能差的问题。本发明的正极材料是利用电化学还原方法制备出具有锂离子扩散通道的纳米尺寸的层状结构锰酸锂镶嵌石墨烯包覆的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电极,该包覆层的石墨烯具有高电子导电性,石墨烯片层上镶嵌的纳米尺寸的层状结构锰酸锂具有锂离子导电性。该正极材料与导电剂和粘结剂混合并涂布在集流体上形成电极。本发明的正极材料及电极用于锂离子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6129383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803037.7
申请日:2016-09-0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 B82Y30/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4 , B82Y30/00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具有纳米级两相梯度分布结构的球形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合成方法,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材料及其制造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纳米级两相梯度分布结构的球形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合成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常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循环寿命短、结构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差以及充放电过程中材料表面副反应严重的问题。本发明的具有纳米级两相梯度分布结构的球形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由两相组成,其中一相为呈梯度分布的Li2MnO3相,另一相为均匀或非均匀分布的层状LiMO2相。本发明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合成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一、溶液的配置,二、前驱体的制备,三、高温固相合成。本发明的正极材料用于锂离子电池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