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764133A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510081829.3
申请日:2015-02-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7/02 , F24F11/30 , F24F2110/50 , F24F2110/70
Abstract: 一种室内屋顶混合通风器,本发明涉及一种通风换气装置,本发明为解决室内空气品质较差,室内CO2、SO2、颗粒物PM10、PM2.5等污染物浓度超标严重的问题。通风帽上设有通风孔,通风帽设置在外筒的顶部,风阀水平设置在外筒的内部,机械排风机设置在外筒的底部,滑轮通过滑轮支架固装在外筒外壁上,钢丝绳的一端与风阀固定连接,钢丝绳的另一端穿过外筒、绕过滑轮后缠绕在转轴上,转轴通过联轴器与电机连接,控制器通过导线分别与机械排风机和电机连接,CO2传感器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相连。本发明用于室内通风换气。
-
公开(公告)号:CN102828889A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申请号:CN201210305238.6
申请日:2012-08-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热网压力数据采集器的自供电装置及自供电方法,涉及一种热网压力数据采集器的供电装置及供电方法。它是为了解决目前热网中使用的压力数据采集器由于不能自供电导致工作时长受限的问题。装置:发电动力管路的一端通过一号阀门与热网供水管连通;所述发电动力管路的另一端通过二号阀门与热网回水管连通;微型水力发电机的发电叶轮放置在所述发电动力管路内,微型水力发电机的电信号输出端与压力数据采集器的电源信号输入端连接。方法:开启一号阀门和二号阀门,热网供水管和热网回水管之间流动的液体推动微型水力发电机工作,并产生交流电;并将产生的交流电输出给压力数据采集器,使压力数据采集器工作。本发明适用于热网压力数据采集器的自供电。
-
公开(公告)号:CN102305686A
公开(公告)日:2012-01-04
申请号:CN201110142873.2
申请日:2011-05-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温度校正压力数据采集器及其测量热网管道压力的方法,属于压力数据采集技术领域。它解决了压力数据采集器在进行现场压力测量时忽略温度影响使测量结果不准确的问题。它由压力传感器、数据放大器、基准稳压源、A/D转换器、单片机、显示电路、复位电路、非易失串行存储器、串行通信接口、锂电池及电压转换单元、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通过钢结构连接管机壳外侧的外壁上的螺纹将机壳与待测压力数据的管网管道相连接,使管网管道内的水从钢结构连接管的内孔流向温度校正压力数据采集器的壳体内;用单片机对A/D转换器输入给单片机的压力数据进行校正,获得校正后的管网管道真实压力P真。本发明适用于热网管道压力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2193082A
公开(公告)日:2011-09-21
申请号:CN201110066140.5
申请日:2011-03-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三传感器多尺度约束管网漏点定位的装置,涉及管网漏点定位的装置,解决了管网漏点定位不准确的问题,它包括三个加速度传感器、三个前置放大器、三个带通滤波器、三个后置放大器、高速数据采集卡、结果显示装置、信息存储装置和信号处理装置,三个加速度传感器放置于要测量管网的三个不同的测点上,三个加速度传感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在对应的前置放大器的输入端,三个前置放大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在对应的带通滤波器的输入端,三个带通滤波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在对应的后置放大器的输入端,三个后置放大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在高速数据采集卡的一个输入端,信号处理装置的输出端连接在信号存储装置的另一个输入端,适用于管网漏点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08826539B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810437329.2
申请日:2018-05-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上海能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式露点间接蒸发冷却空调器,包括顶部开有排风口、中部两边分别开有进风口和送风口的壳体、排风机、送风机、换热管组和布水系统,换热管组和布水系统设置在壳体内,换热管组包括多根管外带有横向肋片的立式换热管,每个立式换热管的内表面设有多孔吸水层,布水系统包括喷淋装置和循环水箱,循环水箱通过管道与喷淋装置连接,管道上设有循环水泵,喷淋装置包括布水管和喷淋管,换热管组上下两端均通过一多孔板固定在壳体内,下部的多孔板与循环水箱之间形成二次空气进气室,横向肋片根据冷却空调器的换热程度不同在相应立式换热管处的尺寸不同。本发明结构紧凑,减少设备制造材料消耗量,而且大幅提高换热效率及制冷能效比。
-
公开(公告)号:CN102305686B
公开(公告)日:2012-12-12
申请号:CN201110142873.2
申请日:2011-05-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温度校正压力数据采集器及其测量热网管道压力的方法,属于压力数据采集技术领域。它解决了压力数据采集器在进行现场压力测量时忽略温度影响使测量结果不准确的问题。它由压力传感器、数据放大器、基准稳压源、A/D转换器、单片机、显示电路、复位电路、非易失串行存储器、串行通信接口、锂电池及电压转换单元、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通过钢结构连接管机壳外侧的外壁上的螺纹将机壳与待测压力数据的管网管道相连接,使管网管道内的水从钢结构连接管的内孔流向温度校正压力数据采集器的壳体内;用单片机对A/D转换器输入给单片机的压力数据进行校正,获得校正后的管网管道真实压力P真。本发明适用于热网管道压力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1619996A
公开(公告)日:2010-01-06
申请号:CN200910072638.5
申请日:2009-08-0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F15/06 , G01F15/075
Abstract: 本发明的三次采样水量数据采集器及其采样方法,属于水量数据采集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大量耗费人力物力、很难严格保证采样间隔和同时进行读取数据、漏读数据和样本数据不足等问题。其中单片机的五个输入端分别连中断源识别及复位电路的输出端、计数器的输出端、磁控式水表传感器的输出端、时钟的输出端和存储器的输出端,单片机的三个输出端分别连时钟的输入端、存储器的输入端和计数器的输入端,其脉冲信号输入端连磁控式水表传感器的输出端。三次采样水量数据采集方法在现在技术的“读取计数器内容”和“计数器清零”操作的基础上增加了三次“读取磁控式水表传感器发出脉冲的状态”的操作。本发明应用于采集用户用水量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08826539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437329.2
申请日:2018-05-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上海能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式露点间接蒸发冷却空调器,包括顶部开有排风口、中部两边分别开有进风口和送风口的壳体、排风机、送风机、换热管组和布水系统,换热管组和布水系统设置在壳体内,换热管组包括多根管外带有横向肋片的立式换热管,每个立式换热管的内表面设有多孔吸水层,布水系统包括喷淋装置和循环水箱,循环水箱通过管道与喷淋装置连接,管道上设有循环水泵,喷淋装置包括布水管和喷淋管,换热管组上下两端均通过一多孔板固定在壳体内,下部的多孔板与循环水箱之间形成二次空气进气室,横向肋片根据冷却空调器的换热程度不同在相应立式换热管处的尺寸不同。本发明结构紧凑,减少设备制造材料消耗量,而且大幅提高换热效率及制冷能效比。
-
公开(公告)号:CN101619996B
公开(公告)日:2011-02-09
申请号:CN200910072638.5
申请日:2009-08-0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F15/06 , G01F15/075
Abstract: 本发明的三次采样水量数据的采样方法,属于水量数据采集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大量耗费人力物力、很难严格保证采样间隔和同时进行读取数据、漏读数据和样本数据不足等问题。其中单片机的五个输入端分别连中断源识别及复位电路的输出端、计数器的输出端、磁控式水表传感器的输出端、时钟的输出端和存储器的输出端,单片机的三个输出端分别连时钟的输入端、存储器的输入端和计数器的输入端,其脉冲信号输入端连磁控式水表传感器的输出端。三次采样水量数据采集方法在现在技术的“读取计数器内容”和“计数器清零”操作的基础上增加了三次“读取磁控式水表传感器发出脉冲的状态”的操作。本发明应用于采集用户用水量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206430295U
公开(公告)日:2017-08-22
申请号:CN201720100985.4
申请日:2017-01-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F24F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块式露点间接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复合空调机组,包括机组壳体的同一侧外壁上有送风口和排风口,机组壳体内室外新风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进风口、过滤器、全热交换器、空气混合段、送风机、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器、蒸发器和送风口,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器的上部设置有布水器、排风机和排风口;机组壳体内室内回风方向依次设置有回风口、过滤器、回风机,机械制冷冷风机组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依次连接构成回路。本实用新型采用模块式设计且结构紧凑,本实用新型带有自动控制系统可以实现不同运行模式的切换,使具有利用价值的各种冷量得到充分利用,与传统机械制冷相比可获得更高的能效比和环境效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