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065614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111282884.0
申请日:2021-11-0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27 , G06F111/06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基于麻雀搜索算法的体育馆人群疏散仿真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介质,所述方法步骤为:收集体育馆参数化信息,制作出体育馆模型和人物模型,并将人物模型导入疏散模型中。获取疏散场景模型的语义信息后,在体育馆场景下设定疏散人群参数信息,并针对疏散群体的参数信息进行人群初始化;通过麻雀搜索算法,将疏散人群分为发现者、加入者及预警者,采用麻雀搜索算法规划宏观路径,通过社会力模型实现微观人群运动指导,得到最终人群疏散路径。该方法可以实际反映疏散群体之间的关系,规划出更合理的疏散路径,缩短疏散时间,大大提升疏散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475934A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2010228281.1
申请日:2020-03-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势能场的无靠背座椅阶梯看台人群疏散模拟方法,属于建筑安全与疏散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初始化模拟参数;步骤二,根据看台的三维信息建立离散化网格模型;步骤三,初始化人群位置和状态;步骤四,根据场景信息和行人分布计算势能场;步骤五,确定每一个行人的目标出口;步骤六,采用随机顺序遍历所有元胞,更新行人位置;步骤七,当所有行人都离开场景时,停止程序,否则返回步骤三,进行下一次迭代。本发明可以预测人群在无靠背座椅阶梯看台的疏散过程,对无靠背座椅阶梯看台的建筑设计和人流管理提供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8864202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905766.8
申请日:2024-07-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Q50/26 , G09B9/00 , G06Q10/0639 , G06T17/00 , G06T19/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安全与疏散模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混合现实技术的高层住宅火灾疏散婴儿照护行为数据收集实验方法。步骤1:扫描实验高层住宅建筑内部环境信息,建立所述高层住宅建筑三维模型;步骤2:完成混合实现火灾场景搭建;步骤3:被试者佩戴混合现实头显与可穿戴气味播放器在进行实验;步骤4:通过体积动作捕捉方法,制作人体动态模型;步骤5:来评价婴儿疏散是否成功,对疏散成功的实验进行标记;步骤6:处理采集到的数据并将结果分组编号进行储存。本发明为设计婴儿监护人在实现婴儿照护的同时进行火灾应急疏散实验,从而获得照护婴儿疏散的相关疏散行为数据,为后续的模拟与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6629655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310284130.1
申请日:2023-03-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Q10/0639 , G06Q50/08
Abstract: 基于学习效率的高校非母语教室声环境的综合评估方法,为解决学生在教室进行非母语上课时存在感知困难,学习效率低的问题。确定非母语环境下教室声环境控制指标及影响因素;根据语言和教室的声学参数构建声学预测模型,得到语言清晰度得分;确定非母语环境下教室声环境对声舒适度的影响因素,建立多级教室声环境舒适评价模型得到声环境舒适度得分;根据非母语环境下教室内不同的教学模式建立不同难度的学习任务模式,根据不同学习任务模式的任务完成速度和正确率、语言清晰度得分、声舒适度得分建立声环境学习效率模型,根据控制指标及影响因素建立学习效率测试,计算学习效率百分数,完成对教室的声环境评估。属于建筑声学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4219521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426036.2
申请日:2021-11-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Q30/02 , G06F16/29 , G06F16/9537 , G06K9/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源数据的体育中心选址评价方法,包括:建立体育中心选址的指标评价框架,并确定一级、二级测度指标;确定二级测度指标的测度方法,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二级测度指标的权重分布;获取在预设研究区域范围内、能反映指标要素情况的多源数据,并进行预处理;对预处理后的多源数据和测度方法进行处理求出各级指标要素的测度结果;对测度结果进行重分类和加权叠加,得到选址评价的综合结果;对综合结果进行差集处理,剔除综合结果中无效或不合理的选址区域,得到体育中心选址的最优结果。该方法解决了现有体育中心选址布局主观性占主导、缺乏理性评价、场馆建设结果不尽如人意的问题,能够理性、客观的开展体育中心的选址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1475934B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010228281.1
申请日:2020-03-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势能场的无靠背座椅阶梯看台人群疏散模拟方法,属于建筑安全与疏散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初始化模拟参数;步骤二,根据看台的三维信息建立离散化网格模型;步骤三,初始化人群位置和状态;步骤四,根据场景信息和行人分布计算势能场;步骤五,确定每一个行人的目标出口;步骤六,采用随机顺序遍历所有元胞,更新行人位置;步骤七,当所有行人都离开场景时,停止程序,否则返回步骤三,进行下一次迭代。本发明可以预测人群在无靠背座椅阶梯看台的疏散过程,对无靠背座椅阶梯看台的建筑设计和人流管理提供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996237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048685.5
申请日:2025-01-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27 , G06N3/006 , G06F18/23213 , G08B7/06 , G06Q10/0635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基于风险感知的会展建筑人群疏散仿真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介质,属于人群疏散仿真技术领域,首先获取会展建筑疏散场景参数与人员参数,构建疏散场景模型并将人员导入疏散模型中;然后构建包含警报提示、危险源、信息传递三个要素的风险感知模型,并将模型与人员运动耦合;使用K‑means方法将疏散场景中的待疏散人员划分为若干组团,并依据距离为每个组团分配出口;通过改进的人工蜂群算法规划宏观路径,通过元胞自动机模型模拟人员微观运动,从而获得人员疏散路径;本方法可以实际反映人员疏散时的行为,规划出更合理的疏散路径,为会展建筑含有障碍物情境下的疏散提供指导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4219228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111405168.7
申请日:2021-11-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Q10/0635 , G06Q50/08 , G06Q50/26 , G06F18/2413 , G06F18/23213 , G06F18/214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EM聚类算法的体育场疏散评价方法,本发明采用K最邻近算法,将新发现的因素合理分类,使得在收集影响疏散因素方面更全面也可以简化庞杂的数据。影响体育场疏散因素指标权重主要以专家预测来决定,具有一定的经验惯性,不够客观,本发明采用PageRank算法加权重,使评价结果具有客观性。面对现在处理体育场疏散评价的算法在实现靠近真实结果时,越复杂,对计算需要时间成本和性能成本高的窘境,本发明提出采用EM聚合算法综合处理数据,即避免使用神经网络使算法复杂,又能高效地得出最优的体育场疏散评价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502588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569008.3
申请日:2024-05-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增强现实的视障人群寻路交互方法及装置,属于寻路交互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传统的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寻路方法不适用于视障人群的问题;本发明对目标空间进行详细采样并记录目标空间中的移动物体,创建标注功能区域和重要提示信息的空间功能分布图;根据空间功能分布图,结合视障人群的视觉特点和行为特点,设计并创建增强现实场景;将增强现实场景导入视障人群寻路交互装置,扫描现实环境并捕捉现实环境的实时图像和数据,建立锚点;根据锚点位置将增强现实场景中的虚拟元素配置到现实环境中,获取并记录寻路过程中的眼动数据。本发明有效提升了视障人群在室内环境中寻路的自主性和安全性,可以应用于视障人群寻路。
-
公开(公告)号:CN110532687A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910807378.5
申请日:2019-08-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寒地体育馆建筑自然通风参数化设计方法。本发明中提出的优化方法整合了自然通风参数化模拟与多目标遗传优化算法,首先将CFD性能模拟与参数化建模平台结合起来,提出针对寒地体育馆建筑的自然通风参数化模拟流程和模型,减少中间数据转换的繁复过程,提高性能模拟的效率。在此基础上利用多目标遗传优化算法,旨在提高体育馆空间形态设计过程中对风环境模拟对自然通风设计决策制定过程的支持力度。寒地体育馆建筑自然通风参数化仿真优化设计方法发明主要包括建筑几何信息与环境边界条件信息整合;建筑空间形态优化参量与自然通风性能目标对应关系建立;通风换气与热舒适多性能目标优化导向搜索三个步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