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传递装置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296895B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410610800.5

    申请日:2014-11-04

    Abstract: 本发明的力传递装置由具有预定厚度且能组合在一起形成圆柱体的两个半圆盘形构件构成,在两个半圆盘形构件的各自的结合面都形成有在厚度方向上贯通半圆盘形构件的凹槽,在两个半圆盘形构件组合后两个凹槽组合成平滑过渡的组合孔,组合孔能扣合于拉力传感器的安装孔,在安装时组合孔的位于安装孔内的部分的侧壁与安装孔的内壁以面接触的方式紧密配合,在两个半圆盘形构件的各自的外圆弧部分都以沿着外圆周的方式形成有外部凹槽,在两个半圆盘形构件组合在一起形成圆柱体时,在圆柱体的外圆周方向两个半圆盘形构件上的外部凹槽平滑过渡,外部凹槽的剖面为弧形,在安装钢丝绳时,钢丝绳以与外部凹槽配合的方式被安放于外部凹槽内。

    力传递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296895A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410610800.5

    申请日:2014-11-04

    Abstract: 本发明的力传递装置由具有预定厚度且能组合在一起形成圆柱体的两个半圆盘形构件构成,在两个半圆盘形构件的各自的结合面都形成有在厚度方向上贯通半圆盘形构件的凹槽,在两个半圆盘形构件组合后两个凹槽组合成平滑过渡的组合孔,组合孔能扣合于拉力传感器的安装孔,在安装时组合孔的位于安装孔内的部分的侧壁与安装孔的内壁以面接触的方式紧密配合,在两个半圆盘形构件的各自的外圆弧部分都以沿着外圆周的方式形成有外部凹槽,在两个半圆盘形构件组合在一起形成圆柱体时,在圆柱体的外圆周方向两个半圆盘形构件上的外部凹槽平滑过渡,外部凹槽的剖面为弧形,在安装钢丝绳时,钢丝绳以与外部凹槽配合的方式被安放于外部凹槽内。

    光纤光栅振动传感器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880243B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申请号:CN201410068353.5

    申请日:2014-02-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H9/004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光纤光栅振动传感器,所述光纤光栅振动传感器包括支撑壳体、连杆机构、弹簧、以及过载保护装置,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一固定转轴、第一活动转轴、第二活动转轴、以及第二固定转轴。借助于第二连杆的传动,第三连杆在与光纤光栅垂直的方向上的摆动可以有效地转换成第一连杆在与光纤光栅平行的方向上的摆动,有效地避免了光纤光栅横向方向上的剪切力,提高了传感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光纤光栅振动传感器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880243A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410068353.5

    申请日:2014-02-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H9/004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光纤光栅振动传感器,所述光纤光栅振动传感器包括支撑壳体、连杆机构、弹簧、以及过载保护装置,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一固定转轴、第一活动转轴、第二活动转轴、以及第二固定转轴。借助于第二连杆的传动,第三连杆在与光纤光栅垂直的方向上的摆动可以有效地转换成第一连杆在与光纤光栅平行的方向上的摆动,有效地避免了光纤光栅横向方向上的剪切力,提高了传感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力传递装置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241135U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420649839.3

    申请日:2014-11-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力传递装置由具有预定厚度且能组合在一起形成圆柱体的两个半圆盘形构件构成,在两个半圆盘形构件的各自的结合面都形成有在厚度方向上贯通半圆盘形构件的凹槽,在两个半圆盘形构件组合后两个凹槽组合成平滑过渡的组合孔,组合孔能扣合于拉力传感器的安装孔,在安装时组合孔的位于安装孔内的部分的侧壁与安装孔的内壁以面接触的方式紧密配合,在两个半圆盘形构件的各自的外圆弧部分都以沿着外圆周的方式形成有外部凹槽,在两个半圆盘形构件组合在一起形成圆柱体时,在圆柱体的外圆周方向两个半圆盘形构件上的外部凹槽平滑过渡,外部凹槽的剖面为弧形,在安装钢丝绳时,钢丝绳以与外部凹槽配合的方式被安放于外部凹槽内。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