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575918B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1810540470.5
申请日:2018-05-30
Applicant: 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李兴鹏 , 宋丽文
IPC: A01K67/033
Abstract: 一种培育红松梢斑螟啮小蜂在防治松果梢斑螟中的应用,并提供一种红松梢斑螟啮小蜂的规模化扩繁方法,它涉及林业保护技术领域;目的是对果梢斑螟及其它针叶树种实及枝梢害虫实施有效生物防治,扩繁方法具体为:步骤一、蜂种采集和保存;步骤二、蜂种的繁殖;利用次氯酸水溶液中浸泡寄主,和梯度降温保存提高了红松梢斑螟啮小蜂的寄生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8235970A
公开(公告)日:2018-07-03
申请号:CN201810357945.7
申请日:2018-04-20
Applicant: 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渡边长体茧蜂的规模化扩繁方法,通过对渡边长体茧蜂扩繁温度的改良、蜂种锻炼,实现人工规模化扩繁渡边长体茧蜂,解决了蜂种退化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476509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311053720.X
申请日:2023-08-21
Applicant: 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吉林省林业生物防治中心站)
IPC: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林业保护技术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松梢斑螟啮小蜂的规模化扩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基于无人机实现红松梢斑螟蛹的查找,生成红松梢斑螟蛹采集地图;基于所述的红松梢斑螟蛹采集地图实现红松梢斑螟蛹的采集,将采集到的红松梢斑螟蛹喷洒保幼激素后,放入指形玻璃管中,培养至蛹中小蜂羽化后低温保存;将寄主蛹投入到浓度3~5%碳酸氢钠溶液中浸泡后,捞出,用蒸馏水冲洗干净后,在其表面喷涂一层葡萄糖氧化酶,室温自然干燥;采用指形管繁蜂法或开放式繁蜂法进行扩繁。本发明可以实现红松梢斑螟蛹的快速查找,进而简化了红松梢斑螟蛹的采集流程,并可以显著增加扩繁所得的红松梢斑螟啮小蜂的数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158384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243111.0
申请日:2023-09-25
Applicant: 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吉林省林业生物防治中心站)
IPC: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林业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松梢斑螟啮小蜂的规模化扩繁方法,方式二步骤:1)将羽化后二日的红松梢斑螟啮小蜂放于25cm×25cm×25cm的养蜂箱中,提供无菌水,笼子上部及两侧纱网上刷少量蜂蜜;2)第3日至第6日,在温度25±1℃,相对湿度70=10%,光照L:D=12:12的环境下放入寄主蛹,寄生6h后取出,并将其置于温度25±1℃,相对湿度70+10%,光照L:D=12:12的人工气候箱中饲养。本发明通过两种方式,可实现红松梢斑螟啮小蜂在室内的规模化繁殖,进而将繁殖后的红松梢斑螟啮小蜂再放生至红松林中,使其产卵寄生至果梢斑螟蛹体内,进而有效减少了红松林中果梢斑螟的种群数量,降低果梢斑螟对红松林的侵害,达到保护红松林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5299409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1067652.8
申请日:2022-09-01
Applicant: 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调控蠋蝽规模化繁育周期的方法,通过不同温度与光照强度的组合来实现对蠋蝽卵期的控制,调控蠋蝽卵的发育周期,可以实现发育进度的统一,并根据害虫发生时期进行发育调控,延长蠋蝽货架期,解决蠋蝽龄期与防治期不匹配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219797B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011116133.7
申请日:2018-05-30
Applicant: 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李兴鹏 , 宋丽文
IPC: A01K67/033 , A01G13/00
Abstract: 培育红松梢斑螟啮小蜂在防治松果梢斑螟并保护红松林树中的应用,并提供一种红松梢斑螟啮小蜂的规模化扩繁方法,它涉及林业保护技术领域;目的是对果梢斑螟及其它针叶树种实及枝梢害虫实施有效生物防治,扩繁方法具体为:步骤一、蜂种采集和保存;步骤二、蜂种的繁殖;利用次氯酸水溶液中浸泡寄主,和梯度降温保存提高了红松梢斑螟啮小蜂的寄生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219798A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11116146.4
申请日:2018-05-30
Applicant: 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李兴鹏 , 宋丽文
IPC: A01K67/033
Abstract: 一种红松梢斑螟啮小蜂的培育方法,它涉及林业保护技术领域;目的是对果梢斑螟及其它针叶树种实及枝梢害虫实施有效生物防治,培育方法具体为:步骤一、蜂种采集和保存;步骤二、蜂种的繁殖;利用次氯酸水溶液中浸泡寄主,和梯度降温保存提高了红松梢斑螟啮小蜂的寄生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441693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657787.4
申请日:2023-12-05
Applicant: 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吉林省林业生物防治中心站)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昆虫多样性监测用标记装置,包括:监测箱,监测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装配板,装配板上装配有连接架,连接架上安装有太阳能板;装配板的底部安装有安装架,安装架的底部中心处安装有转轴,转轴的内部安装有摄像头。该昆虫多样性监测用标记装置,通过挡网、固定板、防护网、电机、齿轮片、第一齿轮条、第二齿轮条、从动齿轮、转块、滑槽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使得当摄像头与昆虫的储存数据的特征提取不匹配时,及时的将昆虫进行捕捉,以便于工作人员及时的获取昆虫,本设备可根据昆虫的特征进行引诱以及引诱后对昆虫进行信息捕捉同时本方案还可对未储存信息的虫子进行诱捕方便工作人员的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2219798B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011116146.4
申请日:2018-05-30
Applicant: 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李兴鹏 , 宋丽文
IPC: A01K67/033
Abstract: 一种红松梢斑螟啮小蜂的培育方法,它涉及林业保护技术领域;目的是对果梢斑螟及其它针叶树种实及枝梢害虫实施有效生物防治,培育方法具体为:步骤一、蜂种采集和保存;步骤二、蜂种的繁殖;利用次氯酸水溶液中浸泡寄主,和梯度降温保存提高了红松梢斑螟啮小蜂的寄生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8575918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540470.5
申请日:2018-05-30
Applicant: 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李兴鹏 , 宋丽文
IPC: A01K67/033
Abstract: 一种培育红松梢斑螟啮小蜂在防治松果梢斑螟中的应用,并提供一种红松梢斑螟啮小蜂的规模化扩繁方法,它涉及林业保护技术领域;目的是对果梢斑螟及其它针叶树种实及枝梢害虫实施有效生物防治,扩繁方法具体为:步骤一、蜂种采集和保存;步骤二、蜂种的繁殖;利用次氯酸水溶液中浸泡寄主,和梯度降温保存提高了红松梢斑螟啮小蜂的寄生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