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52806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843661.4
申请日:2023-12-11
Applicant: 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吉林省林业生物防治中心站)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粘类芽孢杆菌发酵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DH3‑8发酵培养,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DH3‑8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28156。本发明制备的多粘类芽孢杆菌发酵液可以用于抑制致病菌活性以及防治致病菌引起的病害,具有防治效果好、安全环保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476509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311053720.X
申请日:2023-08-21
Applicant: 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吉林省林业生物防治中心站)
IPC: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林业保护技术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松梢斑螟啮小蜂的规模化扩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基于无人机实现红松梢斑螟蛹的查找,生成红松梢斑螟蛹采集地图;基于所述的红松梢斑螟蛹采集地图实现红松梢斑螟蛹的采集,将采集到的红松梢斑螟蛹喷洒保幼激素后,放入指形玻璃管中,培养至蛹中小蜂羽化后低温保存;将寄主蛹投入到浓度3~5%碳酸氢钠溶液中浸泡后,捞出,用蒸馏水冲洗干净后,在其表面喷涂一层葡萄糖氧化酶,室温自然干燥;采用指形管繁蜂法或开放式繁蜂法进行扩繁。本发明可以实现红松梢斑螟蛹的快速查找,进而简化了红松梢斑螟蛹的采集流程,并可以显著增加扩繁所得的红松梢斑螟啮小蜂的数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158384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243111.0
申请日:2023-09-25
Applicant: 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吉林省林业生物防治中心站)
IPC: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林业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松梢斑螟啮小蜂的规模化扩繁方法,方式二步骤:1)将羽化后二日的红松梢斑螟啮小蜂放于25cm×25cm×25cm的养蜂箱中,提供无菌水,笼子上部及两侧纱网上刷少量蜂蜜;2)第3日至第6日,在温度25±1℃,相对湿度70=10%,光照L:D=12:12的环境下放入寄主蛹,寄生6h后取出,并将其置于温度25±1℃,相对湿度70+10%,光照L:D=12:12的人工气候箱中饲养。本发明通过两种方式,可实现红松梢斑螟啮小蜂在室内的规模化繁殖,进而将繁殖后的红松梢斑螟啮小蜂再放生至红松林中,使其产卵寄生至果梢斑螟蛹体内,进而有效减少了红松林中果梢斑螟的种群数量,降低果梢斑螟对红松林的侵害,达到保护红松林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5299409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1067652.8
申请日:2022-09-01
Applicant: 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调控蠋蝽规模化繁育周期的方法,通过不同温度与光照强度的组合来实现对蠋蝽卵期的控制,调控蠋蝽卵的发育周期,可以实现发育进度的统一,并根据害虫发生时期进行发育调控,延长蠋蝽货架期,解决蠋蝽龄期与防治期不匹配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219797B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011116133.7
申请日:2018-05-30
Applicant: 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李兴鹏 , 宋丽文
IPC: A01K67/033 , A01G13/00
Abstract: 培育红松梢斑螟啮小蜂在防治松果梢斑螟并保护红松林树中的应用,并提供一种红松梢斑螟啮小蜂的规模化扩繁方法,它涉及林业保护技术领域;目的是对果梢斑螟及其它针叶树种实及枝梢害虫实施有效生物防治,扩繁方法具体为:步骤一、蜂种采集和保存;步骤二、蜂种的繁殖;利用次氯酸水溶液中浸泡寄主,和梯度降温保存提高了红松梢斑螟啮小蜂的寄生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0699304B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1911183884.8
申请日:2019-11-27
Applicant: 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防链霉菌。该菌株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18658。培养时,将该生防链霉菌接种到发酵培养基,发酵培养。该菌株或采用该菌株制备的生防制品可以用于植物性病原菌防治。本发明所述生防链霉菌或采用该生防链霉菌制备的生防制剂具有抗菌效果好、抑菌谱广、低毒性、无残留、环境友好、开发前景广阔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219798A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11116146.4
申请日:2018-05-30
Applicant: 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李兴鹏 , 宋丽文
IPC: A01K67/033
Abstract: 一种红松梢斑螟啮小蜂的培育方法,它涉及林业保护技术领域;目的是对果梢斑螟及其它针叶树种实及枝梢害虫实施有效生物防治,培育方法具体为:步骤一、蜂种采集和保存;步骤二、蜂种的繁殖;利用次氯酸水溶液中浸泡寄主,和梯度降温保存提高了红松梢斑螟啮小蜂的寄生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8795825B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810736154.5
申请日:2015-12-01
Applicant: 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株杨树烂皮病生防菌在抑制致病菌活性中的应用,杨树烂皮病生防菌为盐屋链霉菌(Streptomyces sioyaensis)F58,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1469;所述致病菌为植物致病菌。本发明具有抑菌效果好、抑菌谱广、对环境友好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439598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583132.6
申请日:2018-12-24
Applicant: 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株链霉菌及其应用。该菌株为雷格链霉菌Streptomyces regensis,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16746。可以用于生物防治领域,对花布灯蛾、美国白蛾、小菜蛾、亚洲玉米螟、二斑叶螨、菜青虫、甘蓝夜蛾、马铃薯瓢虫、桃蚜和斑须蝽进行防治。该链霉菌具有杀虫活性高、杀虫谱广、遗传稳定性好等特点,菌株发酵液具有对温度耐受性强、杀虫活性稳定、光稳定性好、耐贮存等优点,具有很好的开发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7494598A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710926070.3
申请日:2015-09-23
Applicant: 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放线菌的生防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配制1L培养基;配制完成后121℃灭菌30min;按照质量比7-10%接种放线菌,培养温度为30℃,培养时间为24h,转速为150rpm;按照1℃/h的速率,将温度降至24℃,之后培养12h;配制500g/L的红糖溶液,过滤灭菌;向培养基中添加20mL上述过滤灭菌的红糖溶液,温度为24℃,培养48h;收集,包装,制得含有放线菌的生防制剂。利用上述方法制备的含有放线菌的生防制剂能有效控制植物的病害、显著提高植物的产量和品质,特别适用于三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