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43977B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510031923.1
申请日:2025-01-09
Applicant: 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吉林省林业生物防治中心站)
Inventor: 何怀江 , 罗也 , 张忠辉 , 郝珉辉 , 孙越 , 周鹏程 , 王梓默 , 王元兴 , 闫宏 , 朱红波 , 王红博 , 张大伟 , 孙伟 , 林士杰 , 朱佳恒 , 于忠亮 , 苑景淇
IPC: G06Q10/0639 , G06Q50/26 , G06V20/17 , G06V20/10 , G06V10/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森林质量评价领域,公开了一种森林质量综合指数评价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S1,采用改进的航拍方案对待评价的森林进行拍摄,获得多张航拍图像;S2,基于多张航拍图像得到拼接图像;S3,基于拼接图像计算待评价的森林的植被覆盖率;S4,基于植被覆盖率计算待评价的森林的综合评价指数。本发明的航线规划方式能够避免了一出现海拔变化率较高的区域便设置过小的航线间的间隔,能够有效地减少航线的数量。另外,本发明使用了自适应的拍摄间隔来在同一条航线上进行拍摄,从而提高了对海拔变化率较高的区域的航拍图像的数量,还能保持基于拍摄得到的航拍图像所拼接得到的拼接图像的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662128B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010525996.3
申请日:2020-06-10
Applicant: 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C09K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旱缓释型盐碱土壤调理剂,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腐植酸尿素40‑50份、棉粕20‑30份、无机肥10‑15份、木质素5‑10份、聚乙烯醇5‑10份、保水剂2‑3份和表面活性剂2‑3份;制备过程包括:称取原料、保水剂中加入水,在80‑100℃下搅拌至溶解,得到料液A、料液A中加入聚乙烯醇和表面活性剂,在80‑100℃下搅拌至溶解,得到料液B、料液B中加入无机肥和腐植酸尿素,搅拌至溶解,得到料液C、料液C冷冻干燥、粉碎,得到颗粒剂;颗粒剂中加入木质素和棉粕,搅拌均匀,得到土壤调理剂。
-
公开(公告)号:CN113179952B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110621574.0
申请日:2021-06-02
Applicant: 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紫椴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培养基,包括:(1)诱导培养基1:在MS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2,4‑D,玉米素,KT,脯氨酸,亮氨酸,壳聚糖;和(2)诱导培养基2:在MS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2,4‑D,玉米素,KT,硫代硫酸钠,脯氨酸,酪氨酸,壳聚糖,活性炭粉;并且公开了培养方法。本发明培养基及方法可提高愈伤组织形成的速度和质量,进而提高繁育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436326A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2010271424.7
申请日:2020-04-08
Applicant: 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栎类近自然林经营作业方法,涉及森林经营和管理技术领域。包括将待处理的栎类林区进行分区,再将全部林木分为保护类林木与清除类林木,7~10年对清除类林木采伐完毕,采伐时清理地表剩余物,对采伐后空出土地及时进行整地,按不同分区及时补种阔叶类、针叶类林木,且每个分区补种林木物种不同;补种针叶类林木占整体15~20%,补种阔叶类林木占整体60~65%,使每公顷林木850~1200株,平均胸径15.5~21.0cm,最后进行林下经营。本发明显著提高改造后林区的经济价值、生物多样性,协调发展了林下经济,提高了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对病虫害防治、森林防火具有促进作用,并对林区的可持续开发与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1345194A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2010194909.0
申请日:2020-03-18
Applicant: 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流防护林的配置方法,包括:1)整地填土;2)在河流两侧0~3m范围,种植草本植物;3)在河流两侧3-10m范围,种植小乔木;4)在河流两侧10-15m范围,种植观赏植物;5)在河流两侧15-20m范围,种植高大乔木。该配置模式利用带块状混交及农林混交的方式,避免了水土流失,同时调节了地表径流量及土壤中营养成分的含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584088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1067855.6
申请日:2024-08-06
Applicant: 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吉林省林业生物防治中心站)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壤检测修复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环绕树木而设的土壤检测修复再生装置,包括机体,机体上开设有环形腔以及穿树通道,环形腔环绕穿树通道设置,机体底壁固接有两个以上插杆,环形腔内连接有取样检测组件;取样检测组件包括气缸、活塞杆、环形板、传动环、环形滑轨、滑件、永磁板、电机本体、齿轮、取样筒、承托板、探头以及风机。本发明能够远程自动对树木周围的土壤进行取样至承托板上,通过探头和摄影装置能够对土壤进行自动检测和拍摄,从多个方面获取土壤的状态供用户查看,以便于用户判断是否需要对土壤进行修复再生,无需人工到达现场操作,可进行远程操作,方便快捷,实现对土壤的多点取样检测以便于修复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5942272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310218321.8
申请日:2023-03-09
Applicant: 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H04W4/38 , H04L67/12 , H04B7/185 , G06Q10/0639 , H04W84/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评估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森林质量综合评估方法,包括S1,通过无线传感器节点获取需要进行评估的森林区域的环境方面的参数,无线传感器节点用于将环境方面的参数传输至具有卫星通信能力的通信中继装置;S2,通过通信中继装置将环境方面的参数传输至云服务器;S3,从云服务器中获取评估指标,评估指标包括基于环境方面的参数计算得到的环境指标;S4,获取每种类型的评估指标的权重值;S5,将预设类型的评估指标与对应的权重值相乘,将所有相乘的结果进行求和,得到评估数值。本发明能够提高对森林质量进行综合评估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480630B
公开(公告)日:2020-05-26
申请号:CN201710685811.3
申请日:2017-08-11
Applicant: 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张忠辉 , 包广道 , 张大伟 , 胡长群 , 刘婷 , 何怀江 , 王娟 , 张春雨 , 林士杰 , 王梓默 , 史宝库 , 杨雨春 , 赵珊珊 , 罗也 , 赵吉胜 , 杨晶 , 杨文香 , 宋彦彦
IPC: G06K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态功能区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种利用遥感技术进行森林生态功能区划的方法,通过卫星或者航拍获得遥感图像数据,运用GIS软件对图像内的森林生态资源进行分析、归类,然后选择其中某一区域,记录所述区域内的生态资源分部情况;建立Excel表格A,然后将Excel表格A中的数据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通过Matlab软件对所述数学模型进行仿真,得到相应的仿真图像,通过GIS软件获取选定区域内的森林生态资源数据,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再通过Matlab软件将数学模型进行仿真模拟,将模拟得到的仿真图像和实时得到的遥感图像进行对比分析,在得到森林生态数据的同时,也利用了相关数据进行仿真,对未来生态功能的区划的趋势的预测有着良好的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07480630A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710685811.3
申请日:2017-08-11
Applicant: 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张忠辉 , 包广道 , 张大伟 , 胡长群 , 刘婷 , 何怀江 , 王娟 , 张春雨 , 林士杰 , 王梓默 , 史宝库 , 杨雨春 , 赵珊珊 , 罗也 , 赵吉胜 , 杨晶 , 杨文香 , 宋彦彦
IPC: G06K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态功能区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遥感技术进行森林生态功能区划的方法,通过卫星或者航拍获得遥感图像数据,运用GIS软件对图像内的森林生态资源进行分析、归类,然后选择其中某一区域,记录所述区域内的生态资源分部情况;建立Excel表格A,然后将Excel表格A中的数据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通过Matlab软件对所述数学模型进行仿真,得到相应的仿真图像,通过GIS软件获取选定区域内的森林生态资源数据,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再通过Matlab软件将数学模型进行仿真模拟,将模拟得到的仿真图像和实时得到的遥感图像进行对比分析,在得到森林生态数据的同时,也利用了相关数据进行仿真,对未来生态功能的区划的趋势的预测有着良好的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9054557B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571665.8
申请日:2024-11-06
Applicant: 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吉林省林业生物防治中心站)
Inventor: 何怀江 , 张忠辉 , 包广道 , 王梓默 , 郝珉辉 , 刘婷 , 孙越 , 周鹏程 , 任皎 , 林士杰 , 朱红波 , 朱佳恒 , 姜润华 , 杨帆 , 王红博 , 陈贝贝 , 王万峰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培育领域,提供了一种蒙古栎林的植物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收集蒙古栎种子,把问题种子挑选出来进行剔除;步骤二、把挑选后的蒙古栎种子放入杀虫及催芽一体化装置内进行处理,完成杀虫和催芽操作;步骤三、整地深翻三十厘米至五十厘米,对土壤进行消毒,播下已经杀虫和催芽得蒙古栎种子,回填土壤;步骤四、对土壤进行灌水,直至地表下一厘米至二厘米处土壤湿润;杀虫及催芽一体化装置包括装置本体,装置腔内壁固接有杀虫及催芽箱和支撑板,杀虫及催芽箱上开设有工作腔,工作腔内壁设有网箱,装置腔内设有液体循环组件和杀虫气体产生组件。本发明能够通过一个驱动电机的驱动,对蒙古栎种子完成杀虫操作和催芽操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