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内镜图像病变分类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693944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510192367.6

    申请日:2025-02-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细胞内镜图像病变分类方法及系统,涉及数据分类领域,所述细胞内镜图像病变分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采集目标患者的当前诊断文本、当前诊断图像、历史诊断文本、历史诊断图像和历史治疗文本,对当前和历史诊断文本进行清洗和标准化,提取若干病变标签,形成参照文本,同步存储至历史数据库;步骤2:通过深度学习算法构建分类识别模型,获取历史诊断文本与图像数据进行训练;通过将病变区域主动分割为中心区域和边缘区域,分别提取不同区域的影响系数,结合中心区域和边缘区域各自的影响系数进行融合分析,进而全面反映病变的整体信息,通过整合文本信息与图像数据,弥补单一图像数据的不足,提高分类性能。

    新型消化道病变内镜定位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939794A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510414143.1

    申请日:2015-07-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消化道病变内镜定位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基于磁场的空间分布特点,通过体内外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的磁力大小,检测体内定位机构具体位置;包括体内定位机构、体外检测机构及显示机构。采用一种可经腹腔镜腹壁造口进入到腹腔内的磁力探测棒,对可疑病变部位消化管腔进行检测,当检测到磁力金属夹后,会激发探测棒电磁力开关,指示灯打开,得以确认病变部位,一般磁力金属夹会放置2-3枚于病变的口侧及肛侧进行标记,确认病变的范围边界,从根本上解决腹腔镜下病变的定位难题。

    消化道病变创面封闭伸缩夹

    公开(公告)号:CN106344094A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10863709.3

    申请日:2016-09-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化道病变创面封闭伸缩夹,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包括四根杆,所述杆的两端分别设置铰链孔,相邻两根杆的铰链孔分别通过铰链轴a~d连接,构成平行四边形夹子;平行四边形夹子上两个相对应的铰链轴b、d的一端分别与胃镜的两条操作线缆连接,铰链轴b、d的另一端设置夹持结构;通过控制两条操作线缆使铰链轴b、d相背运动,铰链轴b、d另一端的夹持结构张开;控制两条操作线缆使铰链轴b、d相向运动直至接触,铰链轴b、d 另一端的夹持结构闭合,实现消化道病变创面封闭夹持。有效地扩大了可完全封闭的创面直径;在45°~135°的范围内均可以达到有效牵拉创面口侧及肛侧端黏膜作用,提高了封闭速度。

    消化道病变内镜定位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939794B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510414143.1

    申请日:2015-07-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消化道病变内镜定位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基于磁场的空间分布特点,通过体内外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的磁力大小,检测体内定位机构具体位置;包括体内定位机构、体外检测机构及显示机构。采用一种可经腹腔镜腹壁造口进入到腹腔内的磁力探测棒,对可疑病变部位消化管腔进行检测,当检测到磁力金属夹后,会激发探测棒电磁力开关,指示灯打开,得以确认病变部位,一般磁力金属夹会放置2-3枚于病变的口侧及肛侧进行标记,确认病变的范围边界,从根本上解决腹腔镜下病变的定位难题。

    消化道病变创面封闭伸缩夹

    公开(公告)号:CN106344094B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610863709.3

    申请日:2016-09-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化道病变创面封闭伸缩夹,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包括四根杆,所述杆的两端分别设置铰链孔,相邻两根杆的铰链孔分别通过铰链轴a~d连接,构成平行四边形夹子;平行四边形夹子上两个相对应的铰链轴b、d的一端分别与胃镜的两条操作线缆连接,铰链轴b、d的另一端设置夹持结构;通过控制两条操作线缆使铰链轴b、d相背运动,铰链轴b、d另一端的夹持结构张开;控制两条操作线缆使铰链轴b、d相向运动直至接触,铰链轴b、d另一端的夹持结构闭合,实现消化道病变创面封闭夹持。有效地扩大了可完全封闭的创面直径;在45°~135°的范围内均可以达到有效牵拉创面口侧及肛侧端黏膜作用,提高了封闭速度。

    一种内镜下肛周套管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5461209U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21044537.X

    申请日:2021-05-17

    Inventor: 徐红 朱李 杨栋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镜下肛周套管,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第一套管,所述第一套管具有第二套管;第一管芯,所述第一管芯设置在所述第一套管与所述第二套管的内部;翻转组件,所述翻转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套管右端的顶面,用于翻转肛周套管;两个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设置在所述第二套管右端的顶面,两个所述固定块的一侧均开设有转动孔;转动轴,所述转动轴活动套设在所述转动孔的内部;两个转动槽,两个所述转动槽开设在所述第一套管右端的底面,两个所述转动槽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开设有旋转槽,所述固定块活动插接在所述转动槽的内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翻转组件,可达到翻转、调节灵活、角度多变的优点。

    一种用于结肠镜上的多功能套管

    公开(公告)号:CN213129628U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2021390019.9

    申请日:2020-07-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结肠镜上的多功能套管,是在套管本体上开设有侧口,套管本体上设置有长度刻度线,套管本体的前部设置为前支撑部,套管本体的后部设置为后支撑部,前支撑部和后支撑部之间设置有镜下工作窗。套管本体的前端设置为锥形,套管本体的头端设置为圆弧的钝状。套管本体为透明软质材料制成。有益效果:满足不同位置镜下操作。满足精准测量需求。保护肠粘膜,套管本体的前端设置为锥形,能够有效并稳定地套设在镜身上,减少插入时阻力套管本体的前部为前支撑部,套管本体的后部为后支撑部,前支撑部和后支撑部之间设置为镜下工作窗。抗肠管痉挛,支撑镜下术野,为结肠镜下手术保驾护航。

    新型消化道病变内镜定位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4909363U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520509783.6

    申请日:2015-07-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消化道病变内镜定位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基于磁场的空间分布特点,通过体内外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的磁力大小,检测体内定位机构具体位置;包括体内定位机构、体外检测机构及显示机构。采用一种可经腹腔镜腹壁造口进入到腹腔内的磁力探测棒,对可疑病变部位消化管腔进行检测,当检测到磁力金属夹后,会激发探测棒电磁力开关,指示灯打开,得以确认病变部位,一般磁力金属夹会放置2-3枚于病变的口侧及肛侧进行标记,确认病变的范围边界,从根本上解决腹腔镜下病变的定位难题。

    一种冲吸分离式吸引灌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5230767U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121110383.X

    申请日:2021-05-24

    Abstract: 一种冲吸分离式吸引灌流装置,涉及临床医学技术领域,包括吸引管、冲洗控制器和冲洗管,所述的吸引管和冲洗管完全分离,所述的吸引管上装有单向阀、单向阀冲洗口和旋转阀门,所述的冲洗控制器在壳体内装有冲洗泵,冲洗泵与冲洗管连接,由电池供电并由按压手柄和电路板控制输出功率。本实用新型通过冲洗控制器单独控制冲洗管的通断和冲洗量,既可同冲同吸,也可单冲单吸。吸引管上安装的单向阀防止废液回流,单向阀冲洗口和旋转阀门用于冲洗单向阀,避免因长时间吸引废液而在单向阀处产生堵塞。吸引管与冲洗管完全分离,避免交叉感染。该装置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安全高效。

    内镜下多功能辅助套管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3283116U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021807898.0

    申请日:2020-08-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镜下多功能辅助套管,包括套管和操作模块,所述套管用于套装于内镜的镜杆上,所述套管的侧边为分离结构,所述套管的分离部分两侧均设置有L型凹槽,所述操作模块的两侧设置有与所述L型凹槽对应的L型侧翼,所述操作模块通过所述L型侧翼与所述L型凹槽拼接契合。解决复杂消化道条件下内镜下置管操作困难的问题,更换锥形头套管,并嵌合置管模块,在内镜引导下置入套管,扩张狭窄段消化管腔,留置减压/营养管,直视下退管、退镜。本实用新型解决消化道出血止血过程中,快速清理积血的问题,将套管中的吸引模块与套管组装后,头端过滤网可有效阻挡血凝块及食物残渣及粪渣附着,快速吸除血性液体,利于内镜手术进行。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