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000811A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210544338.4
申请日:2012-12-1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 无锡海达安全玻璃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高低折射率材料WO3及LiF构成的一维光子晶体作为背反射镜的倒置型半透明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首先,在导电玻璃衬底上生长一层均匀致密的N型TiO2薄膜,然后旋涂上一层二氯苯溶解的P3HT:PCBM溶液,退火,再依次生长WO3和Ag;最后,在半透明银电极上,再生长[WO3/LiF]N一维光子晶体。本发明制备的半透明聚合物太阳能电池,解决了传统半透明太阳能电池透过率高、效率低的问题。[WO3/LiF]N一维光子晶体的高反射膜结构有利于提高特定波长光的反射和吸收,解决了半透明电池效率与透过率之间的矛盾,有效地提高了能量转换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983277A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1210527846.1
申请日:2012-12-1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 无锡海达安全玻璃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9 , Y02P70/52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光电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银纳米粒子复合空穴传输层的反型结构聚合物有机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是以ITO导电玻璃为阴极(1),以N型TiO2为阴极缓冲层(2),以聚合物为有源层(3),以MoO3/Ag纳米粒子/MoO3为阳极缓冲层(4),以Ag为阳极(5)。有源层(3)为给体材料P3HT与受体材料PCBM按照质量比1:0.8~1的混合,Ag纳米粒子的厚度为1~5nm。Ag纳米粒子通过局域表面等离子体作用以及反向散射增强作用,使有源层对太阳光的利用率提高,并且改善有源层和电极的界面接触性能,提高载流子向阳极的传输能力,进而提高了器件的短路电流密度和能量转化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842677A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申请号:CN201210319233.9
申请日:2012-08-3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 无锡海达安全玻璃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9 , Y02P70/521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包覆的NaYF4纳米颗粒对有源层进行掺杂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首先采用溶剂热法制备PVP包覆的NaYF4纳米晶体颗粒,然后采用溶胶凝胶法在导电玻璃上生长作为电子传输层的TiO2纳米晶体薄膜,采用溶液旋涂方法在TiO2纳米晶体薄膜上制备PVP包覆的NaYF4纳米颗粒掺杂的P3HT:PCBM有源层共混薄膜,采用真空蒸镀法在有源层上制备作为空穴传输层的WO3薄膜,采用真空蒸镀法在WO3薄膜上制备作为顶电极的金属薄膜。本发明制备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具有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可大面积成膜的特点,对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器件的开路电压有明显的提升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842677B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210319233.9
申请日:2012-08-3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 无锡海达安全玻璃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9 , Y02P70/521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包覆的NaYF4纳米颗粒对有源层进行掺杂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首先采用溶剂热法制备PVP包覆的NaYF4纳米晶体颗粒,然后采用溶胶凝胶法在导电玻璃上生长作为电子传输层的TiO2纳米晶体薄膜,采用溶液旋涂方法在TiO2纳米晶体薄膜上制备PVP包覆的NaYF4纳米颗粒掺杂的P3HT:PCBM有源层共混薄膜,采用真空蒸镀法在有源层上制备作为空穴传输层的WO3薄膜,采用真空蒸镀法在WO3薄膜上制备作为顶电极的金属薄膜。本发明制备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具有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可大面积成膜的特点,对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器件的开路电压有明显的提升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832346A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申请号:CN201210319235.8
申请日:2012-08-3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 无锡海达安全玻璃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微腔结构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该太阳能电池以石英玻璃为衬底,以WO3/Ag/WO3膜为底电极,以聚合物材料为有源层,以LiF/Al复合层为顶电极,Ag和Al电极之间形成金属微腔结构。首先在玻璃衬底上依次生长均匀致密的WO3、Ag、WO3薄膜,然后旋涂上一层二氯苯等溶解的P3HT:PCBM溶液,退火,最后利用真空蒸镀技术依次生长LiF、Al。利用本方法制备的微腔结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解决了传统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吸收范围窄、光子率利用率低的问题。微腔结构通过金属Ag和Al的共振效应提高光子吸收,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983277B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210527846.1
申请日:2012-12-1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 无锡海达安全玻璃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9 , Y02P70/52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光电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银纳米粒子复合空穴传输层的反型结构聚合物有机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是以ITO导电玻璃为阴极(1),以N型TiO2为阴极缓冲层(2),以聚合物为有源层(3),以MoO3/Ag纳米粒子/MoO3为阳极缓冲层(4),以Ag为阳极(5)。有源层(3)为给体材料P3HT与受体材料PCBM按照质量比1:0.8~1的混合,Ag纳米粒子的厚度为1~5nm。Ag纳米粒子通过局域表面等离子体作用以及反向散射增强作用,使有源层对太阳光的利用率提高,并且改善有源层和电极的界面接触性能,提高载流子向阳极的传输能力,进而提高了器件的短路电流密度和能量转化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897076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011614741.0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无锡海达安全玻璃有限公司
Inventor: 陆斌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玻璃上片定位装置,其能在玻璃上片后对其进行定位摆正,便于吸盘机构进行吸取。其包括输送轨道、安装座,安装座之间依次设有托架一、输送带一、吸盘轨道、输送带二、托架二;托架一和托架二分别与顶升气缸连接;安装座通过支架安装有位于输送带一和输送带二上方的定位组件,定位组件包括横向导轨一、横向导轨二、纵向导轨一、纵向导轨二,纵向导轨一和纵向导轨二分别通过连接气缸连接有纵向定位块,横向导轨一和横向导轨二分别连接有横向定位块。
-
公开(公告)号:CN106738369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210435.4
申请日:2016-12-24
Applicant: 无锡海达安全玻璃有限公司
Inventor: 陆斌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玻璃加工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通过平台伺服移动控制实现多孔打孔的装置,其能够实现一块玻璃的多个孔的打孔操作,提高打孔效率,其包括底座,底座上安装有移动工作台,所述移动工作台底部通过丝杆螺母连接丝杆,所述丝杆连接伺服电机,所述移动工作台上设置有打孔台面,所述打孔台面上表面均匀布置有圆形凸起,所述打孔台面中间开有打孔槽,在所述打孔台面上端,所述底座上安装有上端打孔座,所述上端打孔座上安装有液压油缸,所述液压油缸的活塞杆上连接打孔头,所述打孔头设置于所述打孔槽上方,所述上端打孔座上安装有摆杆,所述摆杆一端铰接所述上端打孔座,所述摆杆另一端安装有环形压套,所述打孔头位于所述环形压套中间。
-
公开(公告)号:CN102627175A
公开(公告)日:2012-08-08
申请号:CN201210108623.1
申请日:2012-04-15
Applicant: 无锡海达安全玻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改进的太阳能背板玻璃的包装结构,其能解决现有太阳能背板玻璃的包装形式存在的玻璃易被划伤的问题,并能降低包装成本。其包括底板、面板、至少两组“凵”形支撑架,至少两组“凵”形支撑架的底部分别安装有定位块,底板铺装于至少两组“凵”形支撑架底表面,待包装玻璃外部包裹塑料薄膜后放置于底板上、并且待包装玻璃依次竖向靠立于至少两组“凵”形支撑架的侧部支撑,面板盖装于至少两组“凵”形支撑架上部,面板、放置于至少两组“凵”形支撑架内的待包装玻璃以及至少“凵”形支撑架之间通过钢带沿“凵”形支撑架外周打包固定,待包装玻璃的位于至少两组“凵”形支撑架的前后分别设置有前侧板与后侧板,前侧板、后侧板以及至少两组“凵”形支撑架的外周通过塑料带打包固定。
-
公开(公告)号:CN101844877B
公开(公告)日:2012-06-06
申请号:CN201010186069.X
申请日:2010-05-29
Applicant: 无锡海达安全玻璃有限公司
Inventor: 陆斌武
IPC: G02B1/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0 , Y02P70/5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封装用高增透玻璃的加工方法,其可控性强、生产成本低、工艺简单,制备出的镀镆太阳能电池组件封装玻璃表面质量好,机械强度高,增透效果显著。其首先制备SiO2增透膜溶液,然后将SiO2增透膜溶液在玻璃表面镀镆,最后将镀镆玻璃进行高温钢化处理,其特征在于:SiO2增透膜溶液的制备,在常温下,将硅酸酯加入稀释剂,硅酸酯与稀释剂的体积比为1∶(5~20),在剧烈搅拌下,依次加入水和水解催化剂,其中硅酸酯与水的体积比为1∶(0.1~0.3),硅酸酯与水解催化剂的体积比为1∶(0.005~0.15),调节反应体系的pH值为2~5,加入1~5克的硅酸镁锂,然后密封搅拌2~10小时,室温陈化7天~15天即得到SiO2增透膜溶液,硅酸镁锂与硅酸酯的克升比为2∶3。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