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251963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310039248.8
申请日:2023-01-13
Abstract: 一种具有室温磁相变性能的镍锰锡钴合金及其高效增材制造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属于增材制造和固体制冷领域。本发明针对现有镍锰基合金增材制造过程中,原材料粉末质量和成形态零件的性能较差以及具有良好性能的样品制备工艺复杂,需要后处理等缺点。本发明的方法:先按Ni41Mn43Sn10Co6的原子计量比称取原料,在此基础上再额外称取过量锰片,将合金原料采用高频感应法熔炼,得到合金液;然后气雾化制粉;最后采用激光粉末床熔融工艺进行成形。本发明通过合金成分设计以及制备工艺的协同调控获得了具有特定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制备态样品,在不经过热处理的条件下获得了具有优异巨磁热效应的样品,大大减少了工艺流程,降低了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344332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170922.2
申请日:2023-09-12
Abstract: 一种Heusler合金纤维OER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属于OER催化剂领域。本发明针对现有析氧反应催化剂催化效率低、制备成本高且不易回收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创新性地选择不含贵金属和有毒元素的镍锰锡钴合金为催化剂,通过感应熔炼法制备合金块体后,再采用泰勒拔丝法将块体制备成微米纤维形态,从而提高其比表面积,后与锰片、钛丝一同密封石英管中,在高温下进行热处理,进而提高微米纤维成分均匀性。本发明利用镍锰锡钴绿色经济特点,在增大比表面积的同时,还保持了回收容易的优点,进而让镍锰锡钴纤维在电催化水分解方面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251963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310039248.8
申请日:2023-01-13
Abstract: 一种具有室温磁相变性能的镍锰锡钴合金及其高效增材制造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属于增材制造和固体制冷领域。本发明针对现有镍锰基合金增材制造过程中,原材料粉末质量和成形态零件的性能较差以及具有良好性能的样品制备工艺复杂,需要后处理等缺点。本发明的方法:先按Ni41Mn43Sn10Co6的原子计量比称取原料,在此基础上再额外称取过量锰片,将合金原料采用高频感应法熔炼,得到合金液;然后气雾化制粉;最后采用激光粉末床熔融工艺进行成形。本发明通过合金成分设计以及制备工艺的协同调控获得了具有特定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制备态样品,在不经过热处理的条件下获得了具有优异巨磁热效应的样品,大大减少了工艺流程,降低了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275065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061158.9
申请日:2023-01-18
Abstract: 一种镍锰基合金多孔材料及其简易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属于固体制冷领域。本发明针对目前合金粉末烧结制备镍锰基多孔材料的方法由于引入粘结剂易造成碳、氧污染,以研磨态粉末为原料易引起相变温度的变化,以及元素粉末烧结法过程复杂、无法保证成分均匀性等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方法:称料、熔炼;然后进行气雾化制粉;最后进行烧结。本发明通过成分设计和工艺调整,以低压烧结的方式,获得了一种成分可控、并具有特定孔隙率范围,相变温度区间在室温附近,磁热性能优异的多孔结构样品,让镍锰基合金的实际应用成为了可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226107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058022.9
申请日:2023-08-22
Abstract: 一种镍锰锡钴合金的孔隙率可控增材制造方法及所得产品的应用。本发明属于固体制冷领域。本发明针对镍锰锡基合金具有本征脆性,传统铸造与数控加工的方式难以将其加工成复杂形状的零件,限制了其应用。同时,针对现有增材制造方法容易产生残余应力、元素偏析,影响其结构完整性以及磁热性能的问题。本发明通过使用水基粘结剂进行合金粉的逐层喷射成形,随后加入除氧剂和锰粉,在真空条件下进行高温烧结,得到孔隙率可控的镍锰锡钴合金。本发明的方法有效地避免了样品氧化,使得样品保持了良好的磁‑结构特性,获得了具有特定孔隙率、相变温度区间在室温附近、磁热性能媲美传统方式制备的镍锰锡基合金,在磁制冷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220837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350485.7
申请日:2024-09-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超弹性Mg‑Sc基形状记忆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属于形状记忆合金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Mg‑Sc基形状记忆合金无法兼顾性能和制造成本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方法:先按Mg‑xat.%Sc‑yat.%Gd,x=17~22,y=1~2,称取原料;然后在高温密闭条件下分阶段进行熔炼,冷却后得到铸锭;接着对铸锭进行均匀化处理;最后对铸锭进行热挤压,冷轧和循环热处理。本发明通过严格控制低成本稀土元素Gd的掺杂量,达到既最大限度的提升合金的强度,同时又起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与此同时,结合热挤压、冷轧以及循环热处理的方法综合提升了提升Mg‑Sc基记忆合金的超弹性性能以及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326209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392599.1
申请日:2024-04-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22C21/00 , C22C32/00 , C22C49/06 , C22C49/14 , C22C1/05 , C22C1/059 , C22C47/14 , B22F9/04 , B22F3/105 , B22F3/14 , B22F3/20 , C22C101/10
Abstract: 一种多级混晶铝基复合材料及其混晶比例可控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属于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领域。本发明通过分区球磨的方式,充分发挥不同性质增强相的优势,对铝粉与硬质纳米粒子采取高能量球磨,从而获得晶内分布的纳米晶集合体;对铝粉与柔性纳米碳采取中等能量球磨,在保证纳米碳结构完整性的前提下获得柔性纳米碳均匀包覆的微纳米晶集合体,最后通过将纯金属粉与以上两区复合粉末进行混合,引入有利于材料塑性的粗晶区,最终得到硬质纳米粒子富集的纳米晶区增强,柔性纳米碳晶界分布的微纳米晶区过渡缓冲,Al粗晶区塑性辅助的多级混晶铝基复合材料。本发明的方法可控性高,制备成本低。可用于制备基于其他金属的多级混晶金属基复合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8272691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385493.9
申请日:2024-04-0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性能仿生布里冈结构陶瓷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高效成型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属于陶瓷颗粒增强复合材料制备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性能仿生布里冈结构陶瓷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高效成型方法,具体是先建立布里冈结构三维模型,然后依据三维模型逐层进行陶瓷颗粒铺粉和粘结剂喷射,打印完成后经干燥,得到布里冈结构陶瓷坯体,对坯体进行烧结,得到预制体;进一步地,将加热熔融后的金属液通过液压机浸渗到预制体中。本发明的方法高效便捷、且有效解决了陶瓷颗粒增强复合材料3D打印方法的固有缺陷,可广泛应用于3D打印制备陶瓷增强复合材料领域。所得复合材料兼具强韧性,可在航空航天、军事、建筑等领域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918406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210439323.5
申请日:2022-04-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制备多孔材料的新型冷冻铸造装置及铸造方法,属于多孔材料冷冻铸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制备多孔材料的新型冷冻铸造装置及铸造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难以实现对冷冻温度、温度梯度、凝固前沿速度、多孔材料形状以及外力场的精确控制的问题。它包括浆料模具、两个铜帽、两个双层冷却铜棒和温度控制系统,所述浆料模具的两侧均设置有铜帽,所述两个铜帽对称设置,所述铜帽一端与料浆模具间隙配合,另一端与双层冷却铜棒的一端间隙配合,所述双层冷却铜棒包括内层腔体与外层腔体,所述内层腔体设置在外层腔体内部。它主要用于多孔材料的冷冻铸造。
-
公开(公告)号:CN117620206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587253.9
申请日:2023-11-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22F10/28 , B22F9/08 , C22C9/05 , C22C1/02 , B22F10/364 , B22F10/366 , B22F10/64 , C22F1/08 , C22F1/02 , B33Y10/00 , B33Y70/00 , B33Y4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宽温域的超弹性多晶铜铝锰合金的增材制造方法,包括:步骤1:对铜铝锰原料进行预处理;步骤2:按照固定成分配比称取所需质量的预处理后的铜铝锰原料;步骤3:对成分配比后的铜铝锰原料进行电弧熔炼,得到铜铝锰合金铸锭;步骤4:对铜铝锰合金铸锭进行雾化,得到铜铝锰合金粉末;步骤5:对所述铜铝锰合金粉末进行3D打印和原位二次熔化,打印结束后线切割得到铜铝锰合金样品;步骤6:对铜铝锰合金样品进行去应力热处理,得到多晶铜铝锰合金。本发明通过成分设计,并采用激光增材制造方法制备形态可控、晶粒细小、成分均匀、有利织构条件下超弹性应变大、逆相变完全的无需固溶处理即具有优异超弹性的多晶铜铝锰合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