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疏镜头采集的组合立体图像系统中立体元的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47934B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110341659.X

    申请日:2011-11-0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稀疏镜头采集的组合立体图像系统中立体元的合成方法属立体图像生成技术领域,包括:设置稀疏相机矩阵;计算每幅拍摄图像与水平和垂直相邻图像间的视差图;将双目立体视觉模型扩展为多目立体视觉模型,分别根据每幅图像的水平视差图和垂直视差图计算出每幅图像中像素点所对应实际物点的空间位置坐标;将所有图像中计算得到的像素点所对应实际物点的空间位置坐标换算到同一坐标系中;虚拟一个相机阵列,将同一坐标系下每幅图像中像素点所对应的实际物点投影到每个虚拟相机中,生成子图像;对未填充点插值;生成立体元图像。本发明能实现大量虚拟视点的并行生成,更适合于立体元图像的虚拟合成,使组合立体图像系统的图像源从电脑制作走向实景拍摄。

    立体元图像多等级混合预测编码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2006468B

    公开(公告)日:2012-11-14

    申请号:CN201010266938.X

    申请日:2010-08-2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立体元图像多等级混合预测编码结构属立体视频编码技术领域,本发明将立体元图像分为两种,包括关键图像和非关键图像;以关键图像为基准将立体元图像阵列分为二维的图像组阵列;关键图像采用图像内预测进行编码,非关键图像根据其在相应图像组内的位置选择不同的预测模式进行编码。与现有的单视点视频预测编码结构相比,本发明能在不改变每个立体元图像的空间位置的同时,使大多数的立体元图像拥有更多的参考图像用于预测编码,从而提高编码效率。

    基于立体元图像多等级混合预测编码结构的并行实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06469B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010266968.0

    申请日:2010-08-2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基于立体元图像多等级混合预测编码结构的并行实现方法属立体视频编码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将第一列图像组中的立体元图像按照行间预测等级RLN的升序进行编码,并且RLN相等的立体元图像并行编码,其中通过已编码宏块在选取预测模式时的最小率失真开销值,自适应地选择合适的图像组大小,然后采用选择的图像组大小,将下一列图像组中的行按照RLN的升序进行编码,且RLN相等的行并行编码,直到最后一列图像组编码结束,最后将每行立体元图像编码后得到的单独的码流合成为一个码流;与每行逐一进行编码的串行实现方法相比,本发明能降低复杂的预测编码带来的编码延时,同时由于选择了合适的图像组大小,故能获得更高的编码效率。

    基于立体元图像多等级混合预测编码结构的并行实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06469A

    公开(公告)日:2011-04-06

    申请号:CN201010266968.0

    申请日:2010-08-2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基于立体元图像多等级混合预测编码结构的并行实现方法属立体视频编码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将第一列图像组中的立体元图像按照行间预测等级RLN的升序进行编码,并且RLN相等的立体元图像并行编码,其中通过已编码宏块在选取预测模式时的最小率失真开销值,自适应地选择合适的图像组大小,然后采用选择的图像组大小,将下一列图像组中的行按照RLN的升序进行编码,且RLN相等的行并行编码,直到最后一列图像组编码结束,最后将每行立体元图像编码后得到的单独的码流合成为一个码流;与每行逐一进行编码的串行实现方法相比,本发明能降低复杂的预测编码带来的编码延时,同时由于选择了合适的图像组大小,故能获得更高的编码效率。

    离散视点采集结合窗截取算法的立体元图像阵列生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96113B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310051957.4

    申请日:2013-02-1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离散视点采集结合窗截取算法的立体元图像阵列生成方法属立体图像生成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下列步骤:采集离散视点图像阵列;计算拍摄对象在每幅离散视点图像中的位置;计算截取窗在离散视点图像阵列任意两幅水平相邻离散视点图像中的水平相对位移和截取窗在离散视点图像阵列中任意两幅垂直相邻离散视点图像中的垂直相对位移;计算截取窗大小;计算截取窗右下角在离散视点图像阵列的第一行、第一列离散视点图像中的位置;对离散视点图像阵列进行截取生成子图像阵列;将子图像阵列转化成立体元图像阵列。本发明不受采集设备的限制,能生成实际景物的高分辨率立体元图像阵列,与传统的相机阵列直接采集法相比,本发明可大大降低拍摄成本和工作量。

    离散视点采集结合窗截取算法的立体元图像阵列生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96113A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310051957.4

    申请日:2013-02-1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离散视点采集结合窗截取算法的立体元图像阵列生成方法属立体图像生成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下列步骤:采集离散视点图像阵列;计算拍摄对象在每幅离散视点图像中的位置;计算截取窗在离散视点图像阵列任意两幅水平相邻离散视点图像中的水平相对位移和截取窗在离散视点图像阵列中任意两幅垂直相邻离散视点图像中的垂直相对位移;计算截取窗大小;计算截取窗右下角在离散视点图像阵列的第一行、第一列离散视点图像中的位置;对离散视点图像阵列进行截取生成子图像阵列;将子图像阵列转化成立体元图像阵列。本发明不受采集设备的限制,能生成实际景物的高分辨率立体元图像阵列,与传统的相机阵列直接采集法相比,本发明可大大降低拍摄成本和工作量。

    采用同步时分复用提高组合立体图像显示分辨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97571B

    公开(公告)日:2013-10-23

    申请号:CN201110439373.5

    申请日:2011-12-2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采用同步时分复用提高组合立体图像显示分辨率的方法属真三维立体图像显示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在组合立体图像的显示过程中,使透镜阵列在其所在平面内做周期性快速运动,运动轨迹为直线或曲线;生成与运动的透镜阵列对应的组合立体图像序列;透镜阵列与投影仪的同步显示;本发明能在不提高透镜阵列分辨率的情况下,实现立体图像分辨率的显著提高,克服了组合立体图像在显示过程中的硬件障碍。

    采用同步时分复用提高组合立体图像显示分辨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97571A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1110439373.5

    申请日:2011-12-2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采用同步时分复用提高组合立体图像显示分辨率的方法属真三维立体图像显示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在组合立体图像的显示过程中,使透镜阵列在其所在平面内做周期性快速运动,运动轨迹为直线或曲线;生成与运动的透镜阵列对应的组合立体图像序列;透镜阵列与投影仪的同步显示;本发明能在不提高透镜阵列分辨率的情况下,实现立体图像分辨率的显著提高,克服了组合立体图像在显示过程中的硬件障碍。

    稀疏镜头采集的组合立体图像系统中立体元的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47934A

    公开(公告)日:2012-05-09

    申请号:CN201110341659.X

    申请日:2011-11-0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稀疏镜头采集的组合立体图像系统中立体元的合成方法属立体图像生成技术领域,包括:设置稀疏相机矩阵;计算每幅拍摄图像与水平和垂直相邻图像间的视差图;将双目立体视觉模型扩展为多目立体视觉模型,分别根据每幅图像的水平视差图和垂直视差图计算出每幅图像中像素点所对应实际物点的空间位置坐标;将所有图像中计算得到的像素点所对应实际物点的空间位置坐标换算到同一坐标系中;虚拟一个相机阵列,将同一坐标系下每幅图像中像素点所对应的实际物点投影到每个虚拟相机中,生成子图像;对未填充点插值;生成立体元图像。本发明能实现大量虚拟视点的并行生成,更适合于立体元图像的虚拟合成,使组合立体图像系统的图像源从电脑制作走向实景拍摄。

    立体元图像多等级混合预测编码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2006468A

    公开(公告)日:2011-04-06

    申请号:CN201010266938.X

    申请日:2010-08-2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立体元图像多等级混合预测编码结构属立体视频编码技术领域,本发明将立体元图像分为两种,包括关键图像和非关键图像;以关键图像为基准将立体元图像阵列分为二维的图像组阵列;关键图像采用图像内预测进行编码,非关键图像根据其在相应图像组内的位置选择不同的预测模式进行编码。与现有的单视点视频预测编码结构相比,本发明能在不改变每个立体元图像的空间位置的同时,使大多数的立体元图像拥有更多的参考图像用于预测编码,从而提高编码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