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549721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583807.1
申请日:2023-05-2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用伤口抗菌和修复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菌/伤口修复型水凝胶的制备及其生物医用方法。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通过席夫碱交联制备贻贝启发类多糖/氧化纤维素复合水凝胶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在伤口位置处通过混合添加水凝胶前体溶液原位形成水凝胶。在形成凝胶后,氧化纤维素可以通过席夫碱交联和凝胶孔隙阻拦两种方法双重“锁定”于凝胶内部,阻止其副作用的发生。该类水凝胶在小鼠皮肤损伤修复模型和体外抑菌实验得到了具体应用。该发明中水凝胶兼具了湿粘附性、抗菌性和伤口修复性,具有良好的生物医学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803434A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310585499.6
申请日:2023-05-2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催化、生物医用止血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血液响应型止血水凝胶的制备及其生物医用方法。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血细胞释放血红蛋白技术,该技术在接触血液时可以快速破碎血细胞使大量血红蛋白释放。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出了被原位释放的血红蛋白在过氧化氢的作用下催化贻贝启发类聚合物溶液交联形成水凝胶的方法。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提出了该类水凝胶在小鼠肝损伤模型、断尾模型和猪急性消化道出血模型中的具体止血应用。该发明中的生物催化系统相比于传统化学合成方法更加绿色环保且生物相容性良好,血液响应的性能弥补了传统水凝胶的缺陷,具有良好的生物医学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461979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812389.X
申请日:2021-07-1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生物催化领域,提供了一种通过血红蛋白催化交联的仿贻贝类水凝胶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称量一定量制备好的水凝胶前体放置于烧杯中,加入磷酸盐缓冲盐溶液,备用;(2)称取一定量的血红蛋白溶解于磷酸盐缓冲盐溶液溶液中,备用;(3)制备H202的磷酸盐缓冲盐溶液溶液,备用;(4)量取步骤(2)中含血红蛋白的磷酸盐缓冲盐溶液溶液加入到步骤(1)中的溶液中;(5)量取50μl步骤(3)中制备的含H202的磷酸盐缓冲盐溶液溶液加入到步骤(4)中搅拌后的混合溶液中;(6)持续搅拌步骤(5)中的溶液直至形成凝胶。
-
公开(公告)号:CN119639029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899032.X
申请日:2024-12-2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C08J3/075 , C08L33/26 , C08L1/02 , C08L97/00 , C08L89/00 , C08L65/00 , C08L25/18 , C08F220/56 , C08F222/38 , A61B5/28 , A61B5/296 , A61B5/266 , A61B5/268 , A61B5/25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韧、抗冻和高导电性的复合水凝胶电极的制备方法与应用,其方法为:步骤一、将纳米纤维素CNF加入去离子水中,得到均匀的分散溶液;步骤二、在室温下搅拌使其溶解得到均匀澄清的前体溶液;步骤三、迅速搅拌得到混合溶液;步骤四、将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与过硫酸铵APS加入到步骤三制得的混合溶液中搅拌15分钟得到水凝胶前驱体溶液,搅拌均匀并超声消泡后,放入烘箱中60℃反应4小时,制得强韧、抗冻和高导电性的水凝胶。有益效果:增强了水凝胶的导电性。具有高灵敏度、高稳定性和较宽的检测范围等优点。能够实现对微弱生理信号的监测,能够用于肌肉电监测、心电监测或运动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6004637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0667444.5
申请日:2022-06-1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酶系统催化2‑烷基、芳基苯并噁唑衍生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通过第53位、第54位定点突变技术改造VHb的基因,提升其催化性能;步骤2:通过E.coli RP523菌株生物表达的方法,将VHb中原始血红素辅基替换为其他金属卟啉,进一步提升催化活力;步骤3:将VHb人工金属酶‑尿素酶应用于双酶系统催化级联反应合成2‑烷基/芳基取代苯并噁唑。该方法通过级联反应可高效合成2‑烷基/芳基取代苯并噁唑化合物。同时,该发明中的生物催化系统相比于传统化学合成方法更加绿色环保,催化剂用量少,底物的价格低廉,弥补了传统化学法的缺陷,并为蛋白在催化非天然反应的应用中开阔了新的应用前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