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25906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641927.3
申请日:2024-11-1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R31/367 , G01R31/392 , G01R31/38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的早期失效识别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属于电化学技术领域。其中,该方法包括:使用交流阻抗谱测量技术对电池进行阻抗测试,并记录测试过程中电池的测试数据信息;将测试数据以频率为编号,测试数据的类型为特征,每个测试点为样本,构建阻抗信息数据集;确定电池的属性数据,并结合阻抗数据判断电池充放电中的电化学过程,建立神经网络;基于神经网络对电池的阻抗数据进行拟合,使用神经网络划分电池内部各个内界面阻抗响应的权重,并判断出早期失效的电池。通过本发明,解决了电池失效早期预警困难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388766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637622.9
申请日:2024-05-2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绿色溶剂加工的侧链含多个N活性中心的电致变色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电致变色材料颜色变化相对较少,加工过程涉及高毒性卤代溶剂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一、制备侧链含多个N活性中心的电致变色聚合物;二、使用绿色溶剂加工侧链含多个N活性中心的聚合物制备工作电极;三、利用对电极和电解质组装侧链含多个N活性中心的聚合物器件。有益效果:一、本发明制备的聚合物能够在外加电压下实现多种颜色变化,且高度可逆;二、聚合物的成膜过程可使用绿色溶剂,保证操作安全性的同时也保护了环境;三、聚合物在多种有机光电材料技术相关领域中均具备应用潜力,符合当下的智能化发展趋势。
-
公开(公告)号:CN115594829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211300978.0
申请日:2022-10-2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C08G61/12 , G02F1/15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电化学位点的聚芳砜/聚芳酮类电致变色聚合物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目的是解决聚芳砜/聚芳酮类电致变色聚合物在制膜过程中溶解性差、成膜困难的问题。方法:将电极浸入含有苯胺结构、咔唑结构的单体电解质溶液中,利用电化学氧化或还原,使单体活化发生聚合反应,在电极表面形成聚合物薄膜。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应用该方法制备的聚芳砜、聚芳酮类电致变色薄膜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能,在常温常压下可直接在电极表面聚合生长成膜并且可以有效的控制薄膜的厚度。通过该方法制备的电致变色薄膜操作简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如电致变色、超级电容器、电控荧光、聚集诱导发光、信息存储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8671623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666203.8
申请日:2024-05-27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吉林大学
IPC: G01R31/388 , G01R31/367 , G01R31/3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池参数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对待测电池进行混合功率脉冲特性测试,得到衰减振荡周期方波电流和待测电池对应的双极化等效电路在不同候选荷电状态下的目标模型参数;基于双极化等效电路、衰减振荡周期方波电流、恒定电流和双极化等效电路在不同候选荷电状态下的目标模型参数,模拟待测电池在不同间歇周期的放电过程,得到待测电池在不同间歇周期的目标荷电状态和开路电压;根据待测电池在不同间歇周期的目标荷电状态和开路电压,确定待测电池的荷电状态和开路电压之间的关联关系。采用本方法能够,能够缩短电池的平衡时间,即弛豫时间,提高电池特征参数确定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799428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1069186.1
申请日:2023-08-2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H01M50/342 , H01M50/30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8 , H01M10/617 , H01M10/659 , H01M10/6554 , H01M10/6556 , H01M10/6567 , H01M50/258 , H01M50/2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防止热扩散功能的液冷电池模组,涉及电池包技术领域,包括电池模组,电池模组通过液冷散热组件装填在外壳组件内部,电控组件与电池模组连接,排气组件设置在电池模组与外壳组件之间,电池模组包括电芯,电芯顶部设置有热失控排气口,热失控排气口表面包覆有一层电芯排气膜;排气组件包括复合隔热薄膜,复合隔热薄膜粘接在分隔框的方形缺口上,分隔框安装于电芯顶部,分隔框的方形缺口与电芯排气膜相对应,气室安装在分隔框的上方,分隔框与气室密封圈安装在分隔框与气室之间,气室通过螺栓与容置壳体连接,当任一电芯热失控时,该电芯内部气体使该电芯排气膜和该复合隔热薄膜破裂,气体进入气室后通过单向阀排出。
-
公开(公告)号:CN102280251A
公开(公告)日:2011-12-14
申请号:CN201110140808.6
申请日:2011-05-2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3
Abstract: 一种基于石墨烯和聚芳醚的超级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超级电容器技术领域。电容器由树脂外壳、两个电极极柱及电容器主体组成,电极极柱旋转安装在树脂外壳上,电容器主体封装于树脂外壳内;电容器主体依次由第一电极金属集流体、石墨烯膜第一电极片、聚芳醚隔膜、石墨烯膜第二电极片、第二电极金属集流体组成;两个电极极柱分别与电容器主体中的第一电极金属集流体和第二电极金属集流体电连。本发明获得的超级电容器具有较高的质量比电容,采用聚芳醚制成的聚合物电解质膜,可以实现超级电容器的半固态、全固态,提高了超级电容器的安全性,利于器件的装配空间设计,在电子设备、汽车、风电等领域具有广泛的潜在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221926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331724.8
申请日:2024-03-2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C08G65/40 , C08G75/23 , H01M4/60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侧链含有三苯胺及其衍生物的聚芳醚类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针对主链含三苯胺结构的聚芳醚类聚合物热稳定性差的问题,本发明从分子设计的角度出发,采用亲核取代缩聚的方法制备了含有光电功能基团且侧链含三苯胺及其衍生物结构的聚芳醚类聚合物。本发明采用亲核取代的缩聚方法不但能够得到分子量较高的聚合物,而且反应聚合度可控。本发明将特定结构的光电活性基团引入聚芳醚聚合物的侧链中,不但能够使聚合物表现出良好的光电活性和光电功能特性,还具有良好热稳定性和溶解性,在电致变色、智能窗口、电子显示器、电池储能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565428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833751.0
申请日:2023-07-1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H01M50/244 , H01M50/256 , H01M50/249 , H01M50/264 , H01M50/24 , H01M50/224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仿蜂窝结构的防撞击三元锂电池外壳,涉及电池外壳技术领域,包括外壳体、壳盖,位于外壳体的上方设置有壳盖,外壳体为内、外双层的一体结构,外壳体、壳盖的两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固定件,外壳体的内壁均匀固定连接有开槽板,开槽板的上端面均开设有定位孔,开槽板的内部设置有滑块,通过托架与外壳体的配合使用,可在安装三元锂电池时自由向上提移出,形成高于外壳体上端面独立的安装空间,保证安装三元锂电池过程的操作自由度,而利用托架形成独立的安装空间,在人员安装三元锂电池时,可避免人员的手部在下放三元锂电池时,被外壳体的外壳刮伤,以保证人员安装三元锂电池过程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265687A
公开(公告)日:2013-08-28
申请号:CN201310206461.X
申请日:2013-05-2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9 , Y02P70/521
Abstract: 含有大体积支化烷氧基侧链的聚合物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新能源技术领域。该聚合物材料设计采用具有高光电性能潜质的PBDT-DTBTff主链结构,通过在BDT单元引入大体积支化烷氧基侧链结构和DTBTff结构单元引入大体积烷基侧链结构,在保持共轭聚合物高光电性能的同时,也实现对聚合物溶解性的提高,使其与富勒烯衍生物PCBM在溶液中混合更均匀,沉积后形成的太阳能电池器件活性层薄膜具有理想的相结构,在不需任何后处理工艺的条件下即可获得较高的器件转化效率(>7%),能够较好解决目前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电池在大面积器件民用化生产中遇到的后处理加工困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2280251B
公开(公告)日:2012-09-26
申请号:CN201110140808.6
申请日:2011-05-2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3
Abstract: 一种基于石墨烯和聚芳醚的超级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超级电容器技术领域。电容器由树脂外壳、两个电极极柱及电容器主体组成,电极极柱旋转安装在树脂外壳上,电容器主体封装于树脂外壳内;电容器主体依次由第一电极金属集流体、石墨烯膜第一电极片、聚芳醚隔膜、石墨烯膜第二电极片、第二电极金属集流体组成;两个电极极柱分别与电容器主体中的第一电极金属集流体和第二电极金属集流体电连。本发明获得的超级电容器具有较高的质量比电容,采用聚芳醚制成的聚合物电解质膜,可以实现超级电容器的半固态、全固态,提高了超级电容器的安全性,利于器件的装配空间设计,在电子设备、汽车、风电等领域具有广泛的潜在应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