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61119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792091.2
申请日:2023-12-2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N27/00 , G01N27/12 , G01N27/407 , G01N27/30 , G01N27/26
Abstract: 一种基于核壳结构NiFe2O4@NiO复合材料的二甲苯气体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气体传感器技术领域。传感器由外表面金电极的Al2O3陶瓷管衬底、涂覆在Al2O3陶瓷管衬底外表面和金电极上的MOF衍生核壳结构NiFe2O4@NiO复合材料、置于Al2O3陶瓷管内的镍铬加热线圈组成。本发明通过溶剂热法、离子交换法和刻蚀技术相结合制备出Fe/Ni‑MOF前驱体,经过烧结得到具有核壳结构的敏感材料。该复合材料具有丰富的孔隙结构,为气体分子扩散提供传输通道,刻蚀过程和P‑P异质结构使材料具有丰富的表面活性位点和化学吸附氧,有利于气体分子的吸附和反应,使得传感器具有优异的气敏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671010B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110948050.2
申请日:2021-08-1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N27/416
Abstract: 一种基于介孔In2O3‑NiO敏感材料的三乙胺气体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半导体氧化物气体传感器技术领域。由外表面带有金电极的Al2O3陶瓷管衬底、涂覆在衬底外表面的介孔In2O3‑NiO敏感材料和置于衬底内的镍铬加热线圈组成。本发明利用Ni‑MOF为模板,通过将Ni2+与In3+交换,将Ni‑MOF转化为In/Ni‑MOF可以防止在煅烧过程中对Ni‑MOF多孔网状骨架和分级结构的破坏。介孔In2O3‑NiO中空复合材料具有大比表面积(55.5m2g‑1),可为VOCs分子提供足够的渗透途径,最大化活性位点,增强VOCs捕获能力,使传感器灵敏度大幅度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514506A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2110788109.6
申请日:2021-07-1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N27/12
Abstract: 一种基于多孔LaFeO3微球纳米敏感材料的丙酮气体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半导体氧化物气体传感器技术领域。传感器是由市售的外表面带有两条平行、环状且彼此分立的金电极的Al2O3陶瓷管、涂敷在环形金电极和Al2O3陶瓷管上的多孔LaFeO3微球纳米敏感材料、以及穿过Al2O3陶瓷管的镍镉加热线圈组成。本发明利用简单水热法合成的多孔LaFeO3微球纳米敏感材料对丙酮气体较快的吸附与脱附速度、高的灵敏度(37‑100ppm),进而开发出了具有高性能的丙酮气体传感器,且传感器有较好的长期稳定性和重复性。此外,器件工艺简单,体积小,适于大批量生产,在检测丙酮含量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732214A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810994969.3
申请日:2018-08-2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N27/12
Abstract: 一种基于三维反蛋白石结构PdO@In2O3复合物纳米敏感材料的丙酮气体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气体传感器技术领域。开发的传感器为旁热式结构,由外表面带有两条平行、环状且彼此分立的金电极的Al2O3陶瓷管衬底、涂覆在陶瓷管外表面和金电极上的三维反蛋白石结构PdO@In2O3复合物纳米敏感材料和置于陶瓷管内的镍镉加热线圈组成。本发明开发了一种对丙酮具有快速响应的高性能的气体传感器,测试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对100ppm丙酮的灵敏度高达52.3,检测下限可达到0.5ppm,具有快速响应和恢复速率,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可重复性。本发明所述传感器在丙酮检测电子器件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548270B
公开(公告)日:2018-07-27
申请号:CN201610020769.9
申请日:2016-01-1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N27/04
Abstract: 种基于α‑FeO/SnO异质结构纳米线阵列的甲苯气体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气体传感器技术领域。器件为平板式结构,由2个分立的铜金合金探针(作为测试电极)、生长在镀Pt硅片上的敏感材料薄膜、硅片背面的微型高温陶瓷加热片构成。本发明所述传感器具有集成度高、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体积较小、结实耐用和大批量生产的优点,并且气敏特性的测试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可在较低的工作温度下对甲苯进行检测和极佳的长期稳定性,使得其对工业生产中甲苯泄露的检测和报警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224070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333166.5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钯掺杂二氧化锡敏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双层膜结构气体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气体传感器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钯掺杂二氧化锡敏感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SnO2凝胶、钯源和还原剂混合,进行还原处理,得到所述钯掺杂二氧化锡敏感材料。本发明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钯掺杂二氧化锡敏感材料,该材料具有多孔结构,比表面积大,有利气体扩散,能够实现气体快速吸附和脱附。并且本发明采用钯掺杂二氧化锡作为敏感层和Na型X分子筛作为覆盖层来构筑双层膜结构器件,制备的气体传感器具有优异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678525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660878.7
申请日:2023-06-0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L1/20 , B32B27/28 , B32B27/34 , B32B27/02 , B32B27/08 , B32B27/12 , B32B27/30 , B32B15/02 , B32B15/088 , B32B15/14 , B32B15/20 , D04H1/728 , D01D5/00 , D04H1/4334 , D06M11/83 , D06M15/61 , D01F8/12 , D01F8/10 , D06M101/34 , D06M101/20
Abstract: 一种基于PA6全纤维网络的防水透气的柔性电阻型压力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柔性压力传感器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基于PA6的多种纤维结构并制作得到了全纤维的电阻型压力传感器。其中,PA6/PS纤维作为最外层提供防水特性,PA6/Au纤维为柔性电极层,纯PA6纤维为隔离层,PA6/PANI纤维为敏感层。隔离层的引入显著提高了传感器的线性度,随着隔离层厚度的增加,线性检测范围逐渐增大,并且传感器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快速的响应恢复时间。除此之外,本发明制备的传感器采用全纤维结构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在长时间佩戴过程中能够使得汗液充分挥发;传感器外层由疏水的纤维封装,表现出良好的防水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326889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0950171.5
申请日:2022-08-0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N27/12
Abstract: 一种基于MOF衍生的核壳介孔Sn掺杂NiO敏感材料的二甲苯气体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半导体氧化物气体传感器技术领域。由外表面带有金电极的陶瓷管衬底、涂覆在陶瓷管衬底和金电极上的基于MOF衍生的核壳介孔Sn掺杂NiO敏感材料、置于陶瓷管内的镍铬加热线圈组成。本发明通过溶剂热法和离子交换过程得到Sn/Ni‑MOF前驱体,再通过在空气中煅烧得到敏感材料;离子交换可以实现Sn4+的精确原位掺杂,实现对半导体载流子浓度的调控。MOF衍生的介孔结构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可以提高传感反应位点的数量,有利于气体的吸附,并为气体的扩散提供渗透通道,增加对二甲苯气体的捕获能力,使传感器对二甲苯具有优异的气敏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64366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794776.5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N27/22 , C07D213/04 , G08C17/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湿度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线无源柔性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柔性传感器,包括柔性基底、设置于所述柔性基底表面的平面螺旋电感和敏感电容和覆盖于所述敏感电容表面的湿敏薄膜;所述平面螺旋电感和敏感电容串联连接;所述湿敏薄膜由单取代羧乙基紫精化合物构成。在本发明中,所述单取代羧乙基紫精化合物具有良好亲水性,且具有介电常数随吸附水分子含量变化的特性,本发明将其用于湿敏薄膜提高了传感器检测湿度的灵敏度;同时本发明通过电磁耦合的方式来实现信号的无线传输;本发明提供的柔性无线无源传感器能够轻易置于狭小密闭空间且能够精密监测环境湿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326889B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210950171.5
申请日:2022-08-0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N27/12
Abstract: 一种基于MOF衍生的核壳介孔Sn掺杂NiO敏感材料的二甲苯气体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半导体氧化物气体传感器技术领域。由外表面带有金电极的陶瓷管衬底、涂覆在陶瓷管衬底和金电极上的基于MOF衍生的核壳介孔Sn掺杂NiO敏感材料、置于陶瓷管内的镍铬加热线圈组成。本发明通过溶剂热法和离子交换过程得到Sn/Ni‑MOF前驱体,再通过在空气中煅烧得到敏感材料;离子交换可以实现Sn4+的精确原位掺杂,实现对半导体载流子浓度的调控。MOF衍生的介孔结构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可以提高传感反应位点的数量,有利于气体的吸附,并为气体的扩散提供渗透通道,增加对二甲苯气体的捕获能力,使传感器对二甲苯具有优异的气敏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