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类新型柱芳烃基聚合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70840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510238908.4

    申请日:2025-03-0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有机光催化剂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类新型柱芳烃基聚合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通过引入超分子大环柱芳烃作为构筑单元,设计并制备了具有半导体特性的无金属有机催化剂聚合物材料TpAP[n],通过席夫碱缩合反应合成,其独特的层间有序堆叠限制了载流子的复合,形成有效的电子‑空穴传输路径,并提供了更多活性位点,有利于反应物与催化中心的高效接触。实验结果显示,该材料在光照条件下能显著提升H2O2的产生速率,展现出优异的光催化性能,且制备过程环保,符合绿色化学原则,为后续系列无金属有机催化剂的设计制备提供了支撑和理论基础。

    一种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496846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968576.0

    申请日:2024-07-1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nventor: 杨英威 张坤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分析化学的荧光探针传感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所涉及的主体分子以及客体分子的合成产率较高、制备方法简便。利用超分子组装诱导发射增强这一机理检测银离子可以用肉眼观察到荧光的显著变化。本发明将胞嘧啶基团引入到精巧型柱[5]芳烃单元中,与双溴链修饰的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性质的四苯基乙烯荧光分子通过主客体相互作用进行自组装,形成的复合物可作为荧光探针检测银离子,检测限低至1.3×10‑7 M。同时该复合物在吸附银离子之后形成超分子聚合物网络,其荧光显著增强。该复合物可通过硫化钠的简单处理以实现材料的回收再利用,且经过五次循环,材料活性几乎无明显损失。

    超分子大环受体拓展型柱[6]芳烃、其功能化衍生物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86946A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711088780.X

    申请日:2017-11-0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nventor: 杨英威 吴佳睿

    Abstract: 超分子大环受体拓展型柱[6]芳烃及其功能化衍生物,属于有机合成化学技术领域,其结构式如(1)、(2)、(3)所示。本发明针对结构(1)所采用的超分子大环受体的合成方法——三氯化铝-二氯甲烷催化体系与其它催化体系相比较,具有产率高、催化效率高等优点。同时本发明针对(1)、(2)、(3)结构化合物的所有合成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原料和试剂易得,条件温和,反应步骤少,后处理简单,产物易分离纯化,产率高等特点,适用于合成多种全功能化拓展型柱[6]芳烃衍生物,并有望实现商品的产业化。

    一种超分子杂化纳米酶级联递送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697871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1205212.3

    申请日:2024-08-3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nventor: 杨英威 王鑫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超分子杂化纳米酶级联递送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筑等离激元材料库和多价过渡金属氧化物及硫化物数据库;使用等离激元材料和多价过渡金属氧化物及硫化物构筑等离激元纳米酶基底;利用水溶性大环芳烃构筑超分子杂化纳米酶级联递送体系。本发明立足于深层感染伤口的治疗现状和需求,利用等离激元效应精准调控局域表面等离子共振吸收峰的波长,显著提高杂化纳米酶的催化活性,基于大环芳烃的修饰和络合作用,构筑具有刺激响应的超分子杂化纳米酶级联递送体系,为开发多功能抗菌平台提供指导,实现对深层感染伤口的可视化联合抗菌并促进其愈合。

    一种新型超分子配位聚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924731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111350.9

    申请日:2024-01-2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nventor: 杨英威 郭子旋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染料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新型超分子配位聚合物(Cd‑CPs)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合成方法包括:将4,4’‑联吡啶、1,2‑二溴乙烷和100 mL的DMF混合在250 mL圆底烧瓶中,在120°C下加热回流24 h,抽滤,用乙醇洗涤,真空烘箱100℃烘干,得到化合物V‑3;将化合物V‑3和CdCl2·2.5H2O加入到5 mL玻璃瓶中,然后加入去离子水和乙腈的混合物,将混合液加热到120°C反应24 h,冷却后得到新型超分子配位聚合物。本发明制得的Cd‑CPs不仅对阴离子型染料具有较高的去除效率,并且成本低廉、应用范围广泛,能对pH为5‑11的染料废水进行有效脱色。

    一种壳聚糖-MOFs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732450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410114893.6

    申请日:2024-01-2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农业生产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壳聚糖‑MOFs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壳聚糖‑MOFs复合材料的原料包括植物生长调节剂、MOFs和壳聚糖;所述植物生长调节剂包括萘乙酸和色氨酸;所述壳聚糖‑MOFs复合材料包括NT@CS@UZ(s)和NT@CS@UZ(b)。本发明成功制备了兼具海绵和微球形态的壳聚糖‑MOFs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具有吸附‑控释双重功能。在环境中,该复合材料能够高效吸附铝离子,同时能够智能控制释放植物生长调节剂;本发明提供的可循环利用的创新技术不仅能够显著提高植物的生长速度和产量,还能够降低使用成本;基于该复合材料的吸附‑控释双功能,有望拓展其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一种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496846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968576.0

    申请日:2024-07-1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nventor: 杨英威 张坤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分析化学的荧光探针传感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所涉及的主体分子以及客体分子的合成产率较高、制备方法简便。利用超分子组装诱导发射增强这一机理检测银离子可以用肉眼观察到荧光的显著变化。本发明将胞嘧啶基团引入到精巧型柱[5]芳烃单元中,与双溴链修饰的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性质的四苯基乙烯荧光分子通过主客体相互作用进行自组装,形成的复合物可作为荧光探针检测银离子,检测限低至1.3×10‑7 M。同时该复合物在吸附银离子之后形成超分子聚合物网络,其荧光显著增强。该复合物可通过硫化钠的简单处理以实现材料的回收再利用,且经过五次循环,材料活性几乎无明显损失。

    一种检测甲醇的超分子变色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924732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111387.1

    申请日:2024-01-2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nventor: 杨英威 李萌昊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功能材料合成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检测甲醇的超分子变色材料(TPCN‑P5)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超分子变色材料检测甲醇的具体操作为:将TPCN‑P5粉末加热活化并干燥后,进行研磨,随后将粉末放入不同的溶剂气氛中,熏蒸过后将粉末取出,待表面溶剂挥发后,在紫外光激发下观察粉末的颜色变化;若为甲醇溶剂,则白色粉末变成粉红色。本发明设计并合成了一种操作简便、门槛低、易于便携且检测选择性好的甲醇响应性材料,该材料在能够实现对甲醇的单一响应的同时,还具有稳定性好、准确性高等特点;在实际应用于检测甲醇中时,不需要大型仪器如色谱仪、光谱仪和核磁共振仪等昂贵仪器的辅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