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737870A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2010579489.8
申请日:2020-06-2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线上线下双层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的分析方法,涉及一种双层路由信息传播方法,解决现有社交网络中信息传播方法中没有考虑离线移动网络中的影响,使传播效果差等问题,本发明所述的分析方法在兼顾两种网络的特点后将两层网络压缩为一层。在单层网络中找到形成最佳集合的前k个节点,也就是关键传播者。k个节点的影响并不是简单的求每个节点的总和,而是这k个节点所组成的节点集的轮廓边的总权重。本发明提出的IMOOP算法,可以选择最佳的位于关键节点的人,以便在信息截止日期之前最大化信息影响力。本发明方法为信息传播算法带来了一个更加全面的角度,使得信息传播的准确性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8955693B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810872312.X
申请日:2018-08-0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C2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路网匹配的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基站与覆盖区域内的路段映射关系;获取用户的手机信令数据;对手机信令数据进行清洗;确定用户的所有停留点;确定用户的多段轨迹;对用户的每段轨迹进行特征提取;采用决策树算法确定每段轨迹对应的出行方式;提取出行方式为车辆的所有轨迹,生成待匹配轨迹集合;确定待匹配轨迹集合中每段待匹配轨迹对应的相似历史轨迹;根据相似历史轨迹对待匹配轨迹进行插值,得到更新后的待匹配轨迹集合;将每段轨迹对应的基站序列转换为路段序列;对于每一段轨迹,采用隐马尔可夫模型确定匹配路段序列,得到路网匹配结果。采用本发明的方法或系统,可以提高路网匹配的覆盖范围,提高路网匹配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457722B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310346423.4
申请日:2013-08-1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Shamir门限,提供双向身份认证和数据安全传输的无线体域网安全方法。主要步骤是:1)网络管理者初始化无线体域网,然后每一个使用体域网应用的用户初始化属于自己的各个传感器和智能移动设备中相关的配置信息。2)单个用户的传感器与该用户的智能移动设备进行双向身份认证,成功后将加密数据传输给智能设备。3)收到该用户的所有传感器数据信息后,智能移动设备解密信息进行数据融合,重新计算出一个共享秘密,作为与远程服务设备的对称密钥,然后与远程服务设备进行双向身份认证,成功后发送已加密数据。4)远程服务设备在得到该智能设备的数据信息后,进入下一个时间周期时各个密钥信息将被更新。
-
公开(公告)号:CN108955693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872312.X
申请日:2018-08-0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C2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路网匹配的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基站与覆盖区域内的路段映射关系;获取用户的手机信令数据;对手机信令数据进行清洗;确定用户的所有停留点;确定用户的多段轨迹;对用户的每段轨迹进行特征提取;采用决策树算法确定每段轨迹对应的出行方式;提取出行方式为车辆的所有轨迹,生成待匹配轨迹集合;确定待匹配轨迹集合中每段待匹配轨迹对应的相似历史轨迹;根据相似历史轨迹对待匹配轨迹进行插值,得到更新后的待匹配轨迹集合;将每段轨迹对应的基站序列转换为路段序列;对于每一段轨迹,采用隐马尔可夫模型确定匹配路段序列,得到路网匹配结果。采用本发明的方法或系统,可以提高路网匹配的覆盖范围,提高路网匹配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197889A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711457295.5
申请日:2017-12-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移动性预测的群智感知用户招募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发送移动群智感知任务,所述移动群智感知任务包括预算、目标地点、任务开始的时间和任务结束的时间;获取多个移动用户的个人期望值,所述个人期望值表示移动用户按时到达所述目标地点的概率;根据所述个人期望值和数据上传方式确定成功概率,所述成功概率表示所述移动用户成功完成所述移动群智感知任务的概率;确定所述成功概率的最大值;确定所述成功概率的最大值对应的移动用户为招募对象。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高了移动群智感知应用及其用户招募模块的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326791B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310181774.4
申请日:2013-05-1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D70/124 , Y02D70/14 , Y02D70/4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超声波无线传感器网络(UWSN)的用于远程医疗的生理数据收集方法。本发明中,生理数据通过超声波无线传感器网络收集。超声波无线传感器网络由传感器和Sink节点组成,传感器和Sink节点通过超声波通信。传感器首先在预先设定的频谱范围内将连接请求通过一定的路由策略发送给Sink节点。由Sink节点生成确认回复,并返回给该传感器节点,生成连接。传感器节点将采集到的生理参数发送给Sink节点。Sink节点判断该数据的合法性,如合法,缓存该数据;如不合法,则激活此传感器附近检测相同参数的处于休眠状态的冗余节点,以获取合法数据。进而将数据应用于远程医疗系统。本发明传输性能良好,对人体无有害影响,网络生存时间长,节能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11667339B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010457761.5
申请日:2020-05-2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改进递归神经网络的诽谤性恶意用户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搭建层次化双注意力递归神经网络HDAN模型;步骤S2,联合过滤;步骤S3,改进的非负矩阵分解推荐系统。本发明通过诽谤性恶意用户检测推荐系统框架SDRS,结合HDAN模型,可以为推荐系统在真实世界中的表现带来极大的提升,从这些用户的交互行为方式出发,将这类用户的特点抽象为评论与评级之间存在语义鸿沟,再利用HDAN来对评论中的语义进行情感分析,结合联合过滤的策略,可以检测并过滤掉此类恶意用户,为推荐系统带来了一个更为优质和纯净的输入,使得推荐系统的性能得以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03530977A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310482145.5
申请日:2013-10-1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体域网环境下的无线指纹报警器,尤其能实现在一指触发下对报警人身份和相关信息的快速定位和查询,并能防止报警的误操作和抵赖。一种体域网环境下的无线指纹报警器,包括微处理器、无线传输模块、环境感知模块、移动通信模块、指纹识别模块和报警器6个部分,其特征在于:无线传输模块将采集的体域网节点或身体上的主节点发来的危险信号传输给微处理器,当信息值超过微处理器当中预设的数值时,微处理器控制报警器发出警告,提醒查看病症;当需要报警时,指纹识别模块采集、验证指纹信息,环境感知模块采集周边环境信息,分别输入到微处理器,通过微处理器触发GPRS/GSM模块将指纹信息和环境信息传送到急救中心服务站。
-
公开(公告)号:CN103530977B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310482145.5
申请日:2013-10-1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体域网环境下的无线指纹报警器,尤其能实现在一指触发下对报警人身份和相关信息的快速定位和查询,并能防止报警的误操作和抵赖。一种体域网环境下的无线指纹报警器,包括微处理器、无线传输模块、环境感知模块、移动通信模块、指纹识别模块和报警器6个部分,其特征在于:无线传输模块将采集的体域网节点或身体上的主节点发来的危险信号传输给微处理器,当信息值超过微处理器当中预设的数值时,微处理器控制报警器发出警告,提醒查看病症;当需要报警时,指纹识别模块采集、验证指纹信息,环境感知模块采集周边环境信息,分别输入到微处理器,通过微处理器触发GPRS/GSM模块将指纹信息和环境信息传送到急救中心服务站。
-
公开(公告)号:CN103700019A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310694131.X
申请日:2013-12-1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6Q5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食品质量分析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根据食品生产链,构建食品质量分析本体模型,构建食品质量分析本体推理机制,建立食品质量分析模型,分析所述食品质量分析模型获取食品质量分析结果。即采用本体推理方式对食品质量进行预测分析,并实现对食品企业整条生产链上的信息采集,通过对食品领域本体库的构建以及建立食品质量分析本体推理规则,实现了食品质量分析,并且根据不同种类食品生产的特点,不断添加生产实例和调整本体推理规则,实现获取可靠的食品质量分析结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