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废弃聚苯乙烯制备核壳结构导电聚苯乙烯粒子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80285B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1811054405.8

    申请日:2018-09-1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废弃聚苯乙烯制备核壳结构导电聚苯乙烯粒子的方法,是将利用废旧聚苯乙烯功能化重塑的方法制备的聚苯乙烯粒子加入到含有导电材料的混合溶剂中进行搅拌使聚苯乙烯粒子表面溶胀,导电材料进入聚苯乙烯粒子表面溶胀网络空间,除去混合溶剂后得到外壳导电的聚苯乙烯粒子。本发明核壳结构导电聚苯乙烯粒子的制备方法制备的外壳导电聚苯乙烯,其工艺简单、导电材料用量小、导电率高、成本低,可以有效地解决导电聚苯乙烯制备工艺复杂、材料力学性能差和制备成本过高的问题。同时有效利用废弃聚苯乙烯,解决了废弃聚苯乙烯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

    一种由可发性聚苯乙烯粒子制备彩色可发性聚苯乙烯粒子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03373A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711291130.5

    申请日:2017-12-0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可发性聚苯乙烯粒子制备彩色可发性聚苯乙烯粒子的方法,是将聚苯乙烯粒子加入到含有染料的混合溶剂中进行搅拌使聚苯乙烯粒子发生溶胀,染料进入聚苯乙烯粒子溶胀空间,混合溶剂挥发后得到带有颜色的聚苯乙烯粒子。本发明制备彩色聚苯乙烯粒子所用试剂种类少、工艺简单、聚苯乙烯粒子内部染色均匀、制备成本低,可以有效地解决聚苯乙烯颜色单一、悬浮聚合彩色聚苯乙烯时染料阻聚作用和直接染色可发性聚苯乙烯粒子内部无法着色的问题。

    以NiO/NiFe2O4复合纳米纤维为敏感材料的三乙胺传感器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52181A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110811525.3

    申请日:2021-07-1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以NiO/NiFe2O4复合纳米纤维为敏感材料的三乙胺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半导体氧化物气体传感器技术领域,其由外表面带有两条平行、环状且彼此分立的金电极的Al2O3陶瓷管衬底、涂覆在Al2O3陶瓷管外表面和金电极上的NiO/NiFe2O4复合纳米敏感材料和置于Al2O3陶瓷管内的镍铬合金加热线圈组成。本发明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NiO/NiFe2O4复合纳米纤维为敏感材料,内部由纳米线组成,外部由疏松多孔的纳米管组成,这种特殊结构有利于气体分子的扩散。NiO的加入降低了传感器的基线电阻,在测试温度300℃时,对50ppm三乙胺恢复时间为3~5s,制作方法简单,成本低廉,适合工业上批量生产。

    一种利用废弃聚苯乙烯制备核壳结构导电聚苯乙烯粒子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80285A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811054405.8

    申请日:2018-09-1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废弃聚苯乙烯制备核壳结构导电聚苯乙烯粒子的方法,是将利用废旧聚苯乙烯功能化重塑的方法制备的聚苯乙烯粒子加入到含有导电材料的混合溶剂中进行搅拌使聚苯乙烯粒子表面溶胀,导电材料进入聚苯乙烯粒子表面溶胀网络空间,除去混合溶剂后得到外壳导电的聚苯乙烯粒子。本发明核壳结构导电聚苯乙烯粒子的制备方法制备的外壳导电聚苯乙烯,其工艺简单、导电材料用量小、导电率高、成本低,可以有效地解决导电聚苯乙烯制备工艺复杂、材料力学性能差和制备成本过高的问题。同时有效利用废弃聚苯乙烯,解决了废弃聚苯乙烯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