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448608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447949.1
申请日:2023-11-0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耐腐蚀性抗高温氧化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该合金熔炼时加入的合金元素及其重量百分含量为:Ni:10%,Sn:1%~5%,余量为Cu,形成三元铜合金。在保护性气氛中进行热处理,表面形成具一定厚度的复合保护膜覆盖住合金基体,对合金进行保护,抑制盐雾环境中有害离子进一步向内部扩散导致的合金腐蚀,提升铜合金的耐腐蚀性能。三元铜合金通过控制氧分压气氛进行退火处理,其中包括超低氧分压气体调控以及热处理,形成一定厚度的Ni和Sn元素的复合氧化膜,使其抗氧化性能提升,在600℃下氧化12小时不发生明显的表面氧化现象,使合金能够应对更加复杂的腐蚀环境;本发明工艺简单有效,绿色无污染,对现代金属材料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1411277A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2010436109.5
申请日:2020-05-2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金属复合物抗氧化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提高镁抗氧化能力的方法及镁钙合金,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镁与钙按照(95~99):(1~5)的质量比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料;将混合料置于250~350℃的温度下,并通入保护气体后,再进行熔炼,得到熔体;所述保护气体包括六氟化硫和二氧化碳,所述六氟化硫和二氧化碳的体积比为1:(150~250);往熔体中通入惰性气体,并进行搅拌精炼后,再进行压铸,得到合金锭;将合金锭置于300~500℃的温度下进行退火处理,得到镁钙合金。该方法可以在镁钙合金中形成致密且性能稳定的MgO-CaO复合物附着膜,从而可以使镁金属基体在高温纯氧的条件下不易被氧化。
-
公开(公告)号:CN109950503A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910261271.5
申请日:2019-04-0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CoMoOx/碳/硫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负极及锂离子半电池。本发明结合水热法、金属氧化物表面硫化改性技术以及锂电池的组装与电化学测试,通过对钼酸钴纳米线进行碳化和硫化,作为锂电的负极材料组装成半电池,该负极材料使用安全并且廉价的钼酸钴为原料,成本较低,安全性高。该复合纳米结构具有超大的比表面积,能同时增强电子和电解液离子的传输,金属氧化物的选择保证了纳米材料具备一定的初始容量,碳化增强了材料的导电性,而硫化的表面改性进一步增多了该负极材料的反应活性位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886840B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610487597.6
申请日:2016-06-2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镍氢电池用具有超长寿命储氢合金的制备及其快速鉴定方法。通过提高合金的抗腐蚀能力设计了具有超长循环寿命的AB5型储氢合金。与传统商用的长寿命储氢合金相比,在半电池测试条件下,所述合金其循环寿命由500次增加至1400次,提高了将近三倍,这将极大地提高镍氢电池在服役期间的可存储能量,延长其服役寿命。同时,对于长寿命储氢合金,目前需要进行长时间的测试来确定其循环稳定性,不利于快速的产业化生产。传统的化学成分检验方法只能评估成分的准确性,无法准确表征合金的循环稳定性,不利于异常产品的及时发现。本发明提出了快速鉴定储氢合金的新方法,能快速准确地鉴定出某合金是否属于长寿命储氢合金。
-
公开(公告)号:CN105406032A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510996773.4
申请日:2015-12-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AB5型储氢合金(HSAs)与纳米多孔镍(NPNi)复合材料(HSAs/NPNi)的制备方法及其作为镍氢电池负极材料的应用。通过水热法和随后的退火处理这样一种简单的方法制备了HSAs/NPNi复合材料。具体制备步骤如下:a、在氩气保护条件下,通过电弧炉熔炼稀土元素和其他金属元素,获得其铸锭;b、将铸锭在氩气保护气氛下退火并机械研磨得到合金粉末,其平均颗粒直径为50μm;c、用简单的水热方法制备Ni(OH)2粉末;d、将所制备的Ni(OH)2与HSAs集成,将混合物在电烘箱中干燥,然后在管式炉Ar/H2混合气气氛中退火使Ni(OH)2还原,制备HSAs/NPNi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作为镍氢电池的负极材料具有优良的高倍率放电性能,在放电电流密度为3000mAg-1时,其容量保留率高达43.11%,为单独储氢合金电极的3.2倍。
-
公开(公告)号:CN105118997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622092.1
申请日:2015-09-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H01M4/583 , H01M4/1393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3 , H01M4/1393 , H01M4/3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聚吡咯碳化的无定形碳与多壁纳米碳管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纳米复合材料制备工艺技术领域,具体制备步骤如下:a.在甲基橙水溶液中依次加入三氯化铁和吡咯后室温下搅拌得到聚吡咯;b.将聚吡咯洗涤至中性、真空干燥后在管式炉中700-970℃下进行1-4小时碳化处理得到无定形碳;c.将无定形碳和多壁纳米碳管在乙醇中磁力搅拌处理4-9小时,在50-70℃下真空干燥10-30小时,得到基于聚吡咯碳化的无定形碳与多壁纳米碳管复合电极材料,可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和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电化学性能优良,无记忆效应,无污染和自放电率低,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成本低廉和工艺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01831566B
公开(公告)日:2012-03-21
申请号:CN201010195885.7
申请日:2010-06-1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集成电路铜引线抗氧化复合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将少量Al与Cu混合,在电弧炉中反复熔炼,制成CuAl合金;并在加热炉中氢气氛下退火、保温一定时间,冷却至室温,制备成抗氧化铜。添加Al元素后在氢气中退火通过偏析作用使合金中的Al偏析到Cu表面并与退火气氛中剩余的O反应在合金表面生成Al2O3,在Cu表面形成机械性能良好的Cu-Al2O3复合物附着膜,阻碍了Cu的进一步氧化,很好的解决铜内连接线的氧化问题。现有的集成电路中封装材料的封装温度低于400℃,使用CuAl合金作引线框架材料在其表面形成Cu-Al2O3复合物附着膜不仅提高了引线材料的抗氧化能力,还降低了封装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307965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429523.8
申请日:2024-10-1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C25B11/091 , C25B11/031 , C25B11/052 , C01G51/15 , C01G49/08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OER催化剂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钴铁基异质结构组成的纳米线列阵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泡沫镍基底进行预处理;通过水热法在NF上原位生长前驱体CoFe‑LDH纳米片;合成钴铁基异质结构组成的纳米线列阵:将前驱体放入马弗炉中,升温后并保持,使前驱体彻底转化为Co‑Fe‑O中间体,将长有中间体的NF浸入聚四氟乙烯反应釜内衬中,进行水热反应,待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得到Co9S8‑Fe3O4/VNF复合材料(硫化后的NF简写为VNF),即钴铁基异质结构组成的纳米线列阵。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钴铁基异质结构组成的纳米线列阵及其在制备析氧反应催化剂的工作电极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异质结构催化剂,可优化OER中间体的吸附强度以实现高的本征OER活性,实现高效稳定的水分解。
-
公开(公告)号:CN115440965B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211253596.7
申请日:2022-10-1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H01M4/36 , C01B32/324 , C01B32/34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极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沉积碱金属的氮硫共掺杂介孔碳复合材料,采用介孔结构的活性炭作为三维基体材料,介孔结构可以增强该复合材料的离子传导率,为复合材料的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奠定基础;介孔结构还可以消除锂(钠/钾)化/脱锂(钠/钾)化过程中的体积膨胀,以此提升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同时在三维基体材料上含有含氮官能团和含硫官能团,可以为锂/钠/钾碱金属提供亲和位点,以此增强该复合材料的亲和力和离子传导率,还可以提高金属单质的沉积量,有利于锂/钠/钾金属的成核和均匀沉积,以此抑制枝晶的生长和死锂(钠/钾)的形成,有利于提升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其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2662905B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011399854.3
申请日:2020-12-0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复合物抗氧化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提高镁抗氧化性能的方法,所述提高镁抗氧化性能的方法通过控制镁氧化钙合金中的氧化钙含量,并在至少含有氢气的保护气氛下进行热处理得到具有高温抗氧化性能的镁制品,工艺流程简单,成本低,可操作性强,高效且无污染,通过氢气可在高温度下与氧结合生成水,进一步降低氧分压,使得样品热处理过程中发生氧化反应,氧化膜能有效且完整的覆盖到表面,在简化工艺条件的同时又最大限度提高镁合金的高温抗氧化能力,提高了金属镁的利用率,有利于扩大其使用范围,提高其竞争优势,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