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航行体高速入水的缓冲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701599B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210412834.8

    申请日:2022-04-19

    Abstract: 一种航行体高速入水的缓冲装置属航行体入水降载技术领域,本发明由航行体主体、整流罩、缓冲吸能装置和限位脱离机构组成,整流罩通过内壁底端侧面的安装孔与缓冲吸能装置下端安装座相连,缓冲吸能装置上端通过滑块与航行体主体表面滑槽相连,整流罩通过内壁限位凸台和航行体主体外侧壁上的电磁锁限位,限位脱离机构通过销轴安装在整流罩内壁上。空飞时,整流罩轴向收缩与主体贴合;入水前,整流罩伸展为自然状态;入水后,整流罩受冲击向后收缩,缓冲吸能装置吸收冲击动能,整流罩收缩至最大压缩位置与主体分离脱落。本发明可在不显著改变航行体主体外形、不降低航行体入水速度的前提下,解决航行体高速入水冲击载荷大的问题。

    一种航行体高速入水的缓冲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701599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412834.8

    申请日:2022-04-19

    Abstract: 一种航行体高速入水的缓冲装置属航行体入水降载技术领域,本发明由航行体主体、整流罩、缓冲吸能装置和限位脱离机构组成,整流罩通过内壁底端侧面的安装孔与缓冲吸能装置下端安装座相连,缓冲吸能装置上端通过滑块与航行体主体表面滑槽相连,整流罩通过内壁限位凸台和航行体主体外侧壁上的电磁锁限位,限位脱离机构通过销轴安装在整流罩内壁上。空飞时,整流罩轴向收缩与主体贴合;入水前,整流罩伸展为自然状态;入水后,整流罩受冲击向后收缩,缓冲吸能装置吸收冲击动能,整流罩收缩至最大压缩位置与主体分离脱落。本发明可在不显著改变航行体主体外形、不降低航行体入水速度的前提下,解决航行体高速入水冲击载荷大的问题。

    一种跨介质航行器入水及出水测试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932171B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1710298021.X

    申请日:2017-04-2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跨介质航行器入水及出水测试系统,其包括实验水箱、配重块、支撑架、可控伸缩机构、直线电机平台及、倾角测量仪、直线电机平台承载架、出入水组件、出入水模型、数据采集系统、高速动态摄像系统以及计算机设备,出入水组件包括自由入水组件、强迫入水组件、自由出水组件和强迫出水组件。本发明可以实现跨介质航行器模型在不同角度和初始速度下的入水和出水试验,可以对跨介质航行器模型的入水和出水初始速度及角度进行精确调控,满足初始速度从0m/s~20m/s的入水和出水及角度从接近0°~90°的入水和出水试验,能够实现跨介质航行器模型自由入水、自由出水、强迫入水、强迫出水等不同入水及出水方式的模拟试验。

    一种连杆机构驱动柔性仿尾鳍推进器

    公开(公告)号:CN115503918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385236.2

    申请日:2022-11-0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杆机构驱动柔性仿尾鳍推进器,包括:安装板;尾鳍摆动机构,尾鳍摆动机构包括摆动部和柔性尾鳍,摆动部设置有两个,两摆动部均设置在安装板的一侧,两摆动部远离安装板的一侧均固接有柔性尾鳍;动力传递机构,动力传递机构包括双向动力输出部和万向传动部,双向动力输出部安装在安装板顶端,双向动力输出部的两端部均固接有万向传动部,两万向传动部的末端分别与两摆动部固接;方向调节机构,方向调节机构安装在安装板底端,两摆动部均与方向调节机构固接。本发明的推进器噪音更小,能够在水中实现灵活变向。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