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081927A
公开(公告)日:2007-12-05
申请号:CN200710055847.X
申请日:2007-07-0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玻璃微珠填充改性铸型尼龙板材及其制备方法,属材料科学领域。本发明以己内酰胺为基本原料,以空心玻璃微珠为增强耐磨材料,以硬脂酸盐为分散剂,并加入主抗氧剂、辅助抗氧剂、稳定剂、甲醇钠催化剂和甲苯二异氰酸酯助催化剂,采用模压烧结成型法制得增强铸型尼龙板材。该板材的各组分的质量配比为己内酰胺100g、玻璃微珠20g、分散剂硬脂酸盐0.1~1g、主抗氧剂(1010)0.2~0.5g、辅助抗氧剂(DSTP)0.2~0.5g,稳定剂0.2~0.5g、催化剂甲醇钠0.2.~0.3g、助催化剂甲苯二异氰酸酯0.2~0.3g。这种增强铸型尼龙板材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0478093C
公开(公告)日:2009-04-15
申请号:CN200710055761.7
申请日:2007-06-1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型材拉伸夹具装置,本发明由夹具头系统(A)、夹紧套筒(B)、动力系统(C)组成,所述的夹具头系统(A)由至少两块楔型夹模通过胀环机构连接而成,夹模通过夹模压板与动力系统(C)的推力盘螺栓连接,所述的夹紧套筒(B)楔形的内壁与夹模楔形的外壁相配合。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了胀环结构,胀环把分散的夹模拢在一起,使夹模成为一个整体,简化了整个安装过程;由于夹具头系统和动力系统是通过螺栓连接,因此当需要更换夹具头时,只需卸下螺栓及夹模压板而不需把动力系统拆卸,省时、省力。
-
公开(公告)号:CN101823092B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010139984.3
申请日:2010-04-0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21D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体角钢构件拉弯成型工艺。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科学合理地解决车体角钢构件在拉弯成形过程中工件回弹量和截面曲屈变形量过大等缺陷问题。本工艺仿真出对应最小回弹量的预拉力与补拉力,给出了型材初始长度计算公式及夹钳的运动轨迹模型,提高了拉弯件的成形质量、精度、工作效率、车体钢结构制造质量和降低制造维修成本,避免拉弯缺陷,也为型材零件拉弯成形精度控制提供了依据。本发明首次建立了多曲率件型材长度回弹量数学模型,并可以精确确定零件毛坯型材初始长度,通过仿真方法确定最佳预拉力与补拉力,并通过多曲率型材拉弯模型的建立,精确地确定了夹钳运动轨迹,进而保证型材成形后得到理想的成形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1077927A
公开(公告)日:2007-11-28
申请号:CN200710055846.5
申请日:2007-07-0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以硅灰石粉充添铸型尼龙及其制备方法,属材料科学领域。本发明以己内酰胺为基本原料,以硅灰石粉和玻璃纤维为增强材料,以二硫化钼、石墨等为固体润滑剂,并加入氢氧化钠催化剂和聚异氰酸酯胶(JQ-6胶,俗称列克钠胶)助催化剂,采用浇注法制得增强铸型尼龙。铸型尼龙各组分的质量配比为己内酰胺100g、硅灰石粉20g、玻璃纤维5~10g、二硫化钼3~4g、石墨1~2g、氢氧化钠0.1~0.2g、聚异氰酸酯胶1~2g。这种增强铸型尼龙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069900A
公开(公告)日:2007-11-14
申请号:CN200710055761.7
申请日:2007-06-1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型材拉伸夹具装置,本发明由夹具头系统(A)、夹紧套筒(B)、动力系统(C)组成,所述的夹具头系统(A)由至少两块楔型夹模通过胀环机构连接而成,夹模通过夹模压板与动力系统(C)的推力盘螺栓连接,所述的夹紧套筒(B)楔形的内壁与夹模楔形的外壁相配合。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了胀环结构,胀环把分散的夹模拢在一起,使夹模成为一个整体,简化了整个安装过程;由于夹具头系统和动力系统是通过螺栓连接,因此当需要更换夹具头时,只需卸下螺栓及夹模压板而不需把动力系统拆卸,省时、省力。
-
公开(公告)号:CN101823092A
公开(公告)日:2010-09-08
申请号:CN201010139984.3
申请日:2010-04-0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21D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体角钢构件拉弯成型工艺。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科学合理地解决车体角钢构件在拉弯成形过程中工件回弹量和截面曲屈变形量过大等缺陷问题。本工艺仿真出对应最小回弹量的预拉力与补拉力,给出了型材初始长度计算公式及夹钳的运动轨迹模型,提高了拉弯件的成形质量、精度、工作效率、车体钢结构制造质量和降低制造维修成本,避免拉弯缺陷,也为型材零件拉弯成形精度控制提供了依据。本发明首次建立了多曲率件型材长度回弹量数学模型,并可以精确确定零件毛胚型材初始长度,通过仿真方法确定最佳预拉力与补拉力,并通过多曲率型材拉弯模型的建立,精确地确定了夹钳运动轨迹,进而保证型材成形后得到理想的成形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201061812Y
公开(公告)日:2008-05-21
申请号:CN200720093715.1
申请日:2007-05-1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型材拉伸夹具装置,本实用新型由夹具头系统A、夹紧套筒B、动力系统C组成,所述的夹具头系统A由至少两块楔型夹模通过胀环机构连接而成,夹模通过夹模压板与动力系统C的推力盘螺栓连接,所述的夹紧套筒B楔形的内壁与夹模楔形的外壁相配合。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了胀环结构,胀环把分散的夹模拢在一起,使夹模成为一个整体,简化了整个安装过程;由于夹具头系统和动力系统是通过螺栓连接,因此当需要更换夹具头时,只需卸下螺栓及夹模压板而不需把动力系统拆卸,省时、省力。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