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301688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770800.0
申请日:2016-08-3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prach抗干扰技术中支持小区间联合检测的方法,若本小区A先于邻小区B检测到干扰并触发prach抗干扰流程,则本小区A需从频域干扰和邻小区B的PRACH频域位置之外的频域位置选择可用的PRACH位置;若本小区A后于邻小区B检测到干扰并触发prach抗干扰流程,则本小区A需从频域干扰和更新后的邻小区B的PRACH频域位置之外的频域位置选择可用的PRACH位置;若两小区同时检测到干扰并触发抗干扰流程,各自将当前PRACH的频域位置制为无效,并通知给对方,其中一方先进行调整,选择后将新的PRACH频域位置告知对方,对方结合当前的干扰位置选择新的PRACH频域位置,有效解决由于抗干扰功能生效后导致Prach位置不可控而造成相邻小区Prach资源重叠的问题,具有效率高、准确性高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022055A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510400541.8
申请日:2015-07-0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S11/00 , G01C21/18 , G01C21/2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IMU室内定位方法,包括:步数检测:通过加速度传感器获取Z轴方向的加速度数据,利用步数检测算法计算行走步数;自适应步长估计:根据沿着行走方向的相关数据,结合自适应步长估计算法得出用户行走一步的距离,所述数据包括加速度和步频;航向估计:通过方向传感器和陀螺仪计算得出用户的行走方向;室内定位:基于几何中心的部分重采样粒子滤波算法对用户进行室内定位。本发明计算得到的步数和步长更加精准,并且在本发明中设计粒子滤波算法完成了IMU室内定位信息的整合和优化,针对粒子滤波的出现的贫化和退化问题,提出了基于几何中心的粒子滤波重采样算法,减少了计算复杂度,提高了定位精度。
-
-
公开(公告)号:CN106384067A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610788933.0
申请日:2016-08-3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6K7/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K7/100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RFID未知标签识别系统及识别方法,首先利用Hash函数使系统标签匹配时隙,构造指示向量使阅读器准确判断时帧各时隙的预计状态,在Aloha协议基础上充分利用时隙预计状态和实际状态的变化,最终完成分类别RFID系统中未知标签的识别。该方法能够判断并识别未知标签,同时减少了系统的总执行时间,大大提高了识别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444763A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510789169.4
申请日:2015-11-1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IMU室内定位方法,包括:步数检测:通过加速度传感器获取Z轴方向的加速度数据,利用步数检测算法计算行走步数;自适应步长估计:根据沿着行走方向的相关数据,结合自适应步长估计算法得出用户行走一步的距离,所述数据包括加速度和步频;航向估计:通过方向传感器和陀螺仪计算得出用户的行走方向;室内定位:基于几何中心的部分重采样粒子滤波算法对用户进行室内定位。本发明计算得到的步数和步长更加精准,并且在本发明中设计粒子滤波算法完成了IMU室内定位信息的整合和优化,针对粒子滤波的出现的贫化和退化问题,提出了基于几何中心的粒子滤波重采样算法,减少了计算复杂度,提高了定位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301688B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610770800.0
申请日:2016-08-3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prach抗干扰技术中支持小区间联合检测的方法,若本小区A先于邻小区B检测到干扰并触发prach抗干扰流程,则本小区A需从频域干扰和邻小区B的PRACH频域位置之外的频域位置选择可用的PRACH位置;若本小区A后于邻小区B检测到干扰并触发prach抗干扰流程,则本小区A需从频域干扰和更新后的邻小区B的PRACH频域位置之外的频域位置选择可用的PRACH位置;若两小区同时检测到干扰并触发抗干扰流程,各自将当前PRACH的频域位置制为无效,并通知给对方,其中一方先进行调整,选择后将新的PRACH频域位置告知对方,对方结合当前的干扰位置选择新的PRACH频域位置,有效解决由于抗干扰功能生效后导致Prach位置不可控而造成相邻小区Prach资源重叠的问题,具有效率高、准确性高的特点。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