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30853B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0747243.5
申请日:2024-06-11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白色木耳菌株及其应用。所述白色木耳菌株为白色毛木耳JAUACW008菌株,该菌株于2024年4月19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M2024719。本发明所述白色毛木耳JAUACW008菌株可以用于毛木耳产品生产,木薯、橡胶盛产的热带地区规模化栽培,海藻糖等营养成分发酵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480451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631751.7
申请日:2024-05-21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铁黑木耳菌株JAUA628及其选育和栽培方法,涉及食用菌育种技术领域。所述菌株为Auricularia heimuer JAUA628,于2024年4月19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4717。本发明在对大量黑木耳种质资源评价基础上,定向选择铁含量高的菌株作为杂交亲本,更易创制出超亲高铁菌株,结合适宜外源铁离子浓度添加培养料定向培养出高铁含量菌株,与单独采用杂交育种技术、诱变育种技术相比更具有定向性、高效性,提高育种效率。同时,本发明既对黑木耳遗传性状进行改良,又结合改变培养条件,双重强化高铁性状,显著提高菌株选育的精确性,为食用菌功能性菌株选育提供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8813844B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0665208.9
申请日:2024-05-27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N15/11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榆耳种质资源SSR标记引物及指纹图谱的构建方法,所述SSR标记引物组包括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2、如SEQ ID NO.3‑4、如SEQ ID NO.5‑6、如SEQ ID NO.7‑8、如SEQ ID NO.9‑10、如SEQ ID NO.11‑12、如SEQ ID NO.13‑14、如SEQ ID NO.15‑16、如SEQ ID NO.17‑18、如SEQ ID NO.19‑20所示的引物组。本发明利用SSR引物,揭示不同榆耳种质的遗传差异和亲缘关系,为榆耳种质资源的鉴定、开发、保护与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8703665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665217.8
申请日:2024-05-27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N15/11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金顶侧耳种质资源SSR标记引物及指纹图谱的构建方法,所述SSR标记引物组包括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2所示的引物组一、如SEQ ID NO.3‑4所示的引物组二、如SEQ ID NO.5‑6所示的引物组三、如SEQ ID NO.7‑8所示的引物组四、如SEQ ID NO.9‑10所示的引物组五、如SEQ ID NO.11‑12所示的引物组六。本发明公开了6对SSR引物,对金顶侧耳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和指纹图谱绘制,揭示不同金顶侧耳种质的遗传差异和亲缘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18530853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747243.5
申请日:2024-06-11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白色木耳菌株及其应用。所述白色木耳菌株为白色毛木耳JAUACW008菌株,该菌株于2024年4月19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M2024719。本发明所述白色毛木耳JAUACW008菌株可以用于毛木耳产品生产,木薯、橡胶盛产的热带地区规模化栽培,海藻糖等营养成分发酵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703665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0665217.8
申请日:2024-05-27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N15/11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金顶侧耳种质资源SSR标记引物及指纹图谱的构建方法,所述SSR标记引物组包括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2所示的引物组一、如SEQ ID NO.3‑4所示的引物组二、如SEQ ID NO.5‑6所示的引物组三、如SEQ ID NO.7‑8所示的引物组四、如SEQ ID NO.9‑10所示的引物组五、如SEQ ID NO.11‑12所示的引物组六。本发明公开了6对SSR引物,对金顶侧耳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和指纹图谱绘制,揭示不同金顶侧耳种质的遗传差异和亲缘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18813844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665208.9
申请日:2024-05-27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N15/11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榆耳种质资源SSR标记引物及指纹图谱的构建方法,所述SSR标记引物组包括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2、如SEQ ID NO.3‑4、如SEQ ID NO.5‑6、如SEQ ID NO.7‑8、如SEQ ID NO.9‑10、如SEQ ID NO.11‑12、如SEQ ID NO.13‑14、如SEQ ID NO.15‑16、如SEQ ID NO.17‑18、如SEQ ID NO.19‑20所示的引物组。本发明利用SSR引物,揭示不同榆耳种质的遗传差异和亲缘关系,为榆耳种质资源的鉴定、开发、保护与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8497395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0593286.2
申请日:2024-05-14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Q1/686 , C12N15/11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金顶侧耳杂交菌株细胞质来源的引物设计方法、引物及其应用,涉及生物技术领域。所述引物包括,上游引物MT‑S5‑F的核苷酸序列为:5’‑AGCGTTAACACACCCCC‑3’;下游引物MT‑S5‑R的核苷酸序列为:5’‑CTGAAAATGCAGACCCG‑3’。本发明设计出了特异性鉴定引物MT‑S5,能够通过DNA体外扩增后观察电泳条带结果对比参照鉴定出金顶侧耳杂交菌株的细胞质究竟来源哪一方亲本,为优良杂交后代的快速筛选鉴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通过明确杂交菌株的细胞质来源,将金顶侧耳杂交育种中引入父母本鉴别的方法,不仅能够明确金顶侧耳杂交过程中的父母本构成以及细胞质遗传规律,更能够为其他食用菌的遗传育种提供一定借鉴思路,有利于分析杂交菌株的遗传构成,进而有利于对优良亲本的筛选确认。
-
公开(公告)号:CN118497395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593286.2
申请日:2024-05-14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Q1/686 , C12N15/11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金顶侧耳杂交菌株细胞质来源的引物设计方法、引物及其应用,涉及生物技术领域。所述引物包括,上游引物MT‑S5‑F的核苷酸序列为:5’‑AGCGTTAACACACCCCC‑3’;下游引物MT‑S5‑R的核苷酸序列为:5’‑CTGAAAATGCAGACCCG‑3’。本发明设计出了特异性鉴定引物MT‑S5,能够通过DNA体外扩增后观察电泳条带结果对比参照鉴定出金顶侧耳杂交菌株的细胞质究竟来源哪一方亲本,为优良杂交后代的快速筛选鉴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通过明确杂交菌株的细胞质来源,将金顶侧耳杂交育种中引入父母本鉴别的方法,不仅能够明确金顶侧耳杂交过程中的父母本构成以及细胞质遗传规律,更能够为其他食用菌的遗传育种提供一定借鉴思路,有利于分析杂交菌株的遗传构成,进而有利于对优良亲本的筛选确认。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