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076861B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510576866.1
申请日:2015-09-12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IPC: A23K50/80 , A23K10/22 , A23K20/142 , A23K20/174 , A23K10/20 , A23K20/147 , A23K20/20 , A23K10/37 , A23K10/30 , A23K20/158 , A01K61/10 , A61K38/12 , A61P3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乌鳢的抗病免疫增强剂环‑(苯丙氨酸‑丝氨酸),提供的一种乌鳢配合饲料中添加了海洋细菌Pseudomonas putida代谢物环‑(苯丙氨酸‑丝氨酸),具有提高乌鳢抗病能力及促进生长的作用;喂食配合饲料后通过免疫学检测,实验组乌鳢的血清溶菌酶活性、血清噬菌能力、血清杀菌能力均有显著提高,最大值分别为78.26U/mL、63.52U/mL、75.69U/mL,远超过对照组的17.23U/mL、20.96U/mL、39.36U/mL;上调了实验组乌鳢IL‑1β基因的相对表达为25.81,对照组仅为2.45;通过向鱼腹腔注射半致死浓度细菌检测其抗病能力,15天后实验组累计死亡率最小为36%,对照组为68%,实验组成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本发明提供的综合饲养方法,搭配养殖充分利用水体,添加免疫增强剂,提高免疫力,促进生长,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5076861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576866.1
申请日:2015-09-12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乌鳢的抗病免疫增强剂环-(苯丙氨酸-丝氨酸),提供的一种乌鳢配合饲料中添加了海洋细菌Pseudomonas putida代谢物环-(苯丙氨酸-丝氨酸),具有提高乌鳢抗病能力及促进生长的作用;喂食配合饲料后通过免疫学检测,实验组乌鳢的血清溶菌酶活性、血清噬菌能力、血清杀菌能力均有显著提高,最大值分别为78.26U/mL、63.52U/mL、75.69U/mL,远超过对照组的17.23U/mL、20.96U/mL、39.36U/mL;上调了实验组乌鳢IL-1β基因的相对表达为25.81,对照组仅为2.45;通过向鱼腹腔注射半致死浓度细菌检测其抗病能力,15天后实验组累计死亡率最小为36%,对照组为68%,实验组成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本发明提供的综合饲养方法,搭配养殖充分利用水体,添加免疫增强剂,提高免疫力,促进生长,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7173298B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1710498288.3
申请日:2017-06-27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拉氏鱥繁殖场及繁殖拉氏鱥方法,拉氏鱥繁殖场,包括:养殖池塘、产卵平台、平台注水口、深水井、养殖池塘放水口;所述的产卵平台由支架上固定在养殖池塘内;产卵平台上设有砾石层;繁殖拉氏鱥方法,包括:向养殖池塘注水;投放亲鱼;刺激拉氏鱥亲鱼产卵;用渔网拉出亲鱼;孵化仔鱼。该种方式不用注射人工催产药物,不用人工挤卵,鱼卵完全是在天然的状态下受精的,受精卵也未作人工处理,整个繁殖过程几乎都是在模仿自然状态下进行的;不伤亲鱼,繁殖后的亲鱼仍然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整个繁殖过程均是在仿照拉氏鱥在自然条件下的繁殖环境中进行的,繁殖出的鱼苗体质健壮,成活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8094768A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申请号:CN201711285453.3
申请日:2017-12-07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IPC: A23K50/90 , A23K10/12 , A23K10/37 ,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培育孑孓秸秆发酵基质及其培育孑孓方法,它是利用秸秆资源培育孑孓作为经济水生动物的生物饵料,特别是观赏鱼类、鲑鱼苗、鳝苗、蟹苗的培育及稚鳖的饲养过程中的饵料;利用本发明培育孑孓鱼饲料,产量高并且稳定,平均每平方米一个培育周期可培育新鲜孑孓2公斤左右,合计每亩一个生产周期产量可达1000‑1300公斤;实验测定,孑孓干物质中含粗蛋白62.6%,粗脂肪25.3%;本发明把农业废弃物的秸秆经生物处理,使之产生大量的糖类、细菌和单细胞藻类等蚊子及其幼虫孑孓喜爱的食物,培育好孑孓可为养殖水产品提供长期稳定的优质动物饲料,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和养成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08042691A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711374176.3
申请日:2017-12-19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IPC: A61K36/8964 , A61P3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乌鳢腹水病的中药添加剂,它的重量组分为:白花蛇舌草50‑55份、黄连20‑25份、黄芪40‑50份、白术25‑30份、黄芩25‑30份、蒲公英50‑55份、板蓝根50‑55份、柴胡25‑30份、枳壳25‑30份、赤芍25‑30份、香附45‑50份、川芎20‑25份、陈皮50‑55份、半夏20‑25份、知母20‑25份、泽泻25‑30份、厚朴25‑30份、猪苓50‑55份、茯苓45‑50份、甘草20‑30份;将上述药物经有机组合,辩证配伍和相互辅佐,增强了该方杀菌解毒、温中健脾、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利水消肿等功效,从而达到治愈乌鳢腹水病的目的。本发明的一种防治乌鳢腹水病的中药添加剂具有成本低、制备容易,无毒副作用、且疗效显著的优点;临床实践证明,该药的治愈率90.0%,有效率100%。
-
公开(公告)号:CN107258878A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710498226.2
申请日:2017-06-27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IPC: A23B4/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B4/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葛氏鲈塘鳢活体保存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葛氏鲈塘鳢活鱼运至5-8℃恒温车间,和运进的水体一起倒入暂存箱中,鱼体温达到5-8℃;用5-8℃水漂洗,挑选健康葛氏鲈塘鳢鱼沥水;将鱼放入加满含氧量不小于10mg/L的水的金属冷冻盘中,盖上盖,所述的盖带有密布的通气小孔;将金属冷冻盘速冻;取出葛氏鲈塘鳢鱼冻品;冻品-20℃以下温度冷库中保存;冻品放入容器中室温融化;溶化后,即得到鲜活的葛氏鲈塘鳢鱼。葛氏鲈塘鳢的加工,为鲜活鱼类长时间活体储存提供一种全新的储存方法。本方法储存葛氏鲈塘鳢,不受时间、空间限制,方法简单易行,完全不同于过去在水体中储存鲜活鱼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7173298A
公开(公告)日:2017-09-19
申请号:CN201710498288.3
申请日:2017-06-27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拉氏鱥繁殖场及繁殖拉氏鱥方法,拉氏鱥繁殖场,包括:养殖池塘、产卵平台、平台注水口、深水井、养殖池塘放水口;所述的产卵平台由支架上固定在养殖池塘内;产卵平台上设有砾石层;繁殖拉氏鱥方法,包括:向养殖池塘注水;投放亲鱼;刺激拉氏鱥亲鱼产卵;用渔网拉出亲鱼;孵化仔鱼。该种方式不用注射人工催产药物,不用人工挤卵,鱼卵完全是在天然的状态下受精的,受精卵也未作人工处理,整个繁殖过程几乎都是在模仿自然状态下进行的;不伤亲鱼,繁殖后的亲鱼仍然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整个繁殖过程均是在仿照拉氏鱥在自然条件下的繁殖环境中进行的,繁殖出的鱼苗体质健壮,成活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7296917B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710478596.X
申请日:2017-06-22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IPC: A61K36/90 , A61K36/896 , A61P31/04 , A61K35/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林蛙红腿病中药组合物,它的重量组分为:五倍子50‑55份、黄连40‑50份、诃子40‑50份、黄芩30‑40份、乌梅45‑50份、白兰根40‑50份、蒲公英40‑45份、紫花地丁30‑35份、穿心莲30‑40份、鱼腥草20‑25份、白屈菜30‑35份、土茯苓50‑55份、红藤20‑25份、七叶一枝花20‑25份、白花蛇舌草20‑30份、小蓟20‑25份、甘草20‑30份;可活血祛瘀、利水消肿、清热解毒、抗菌杀虫,对嗜水气单胞菌等主要引起林蛙红腿病的细菌具有强大的杀灭作用,并提高林蛙的免疫力,从而达到治愈林蛙红腿病的目的,成本低、制备容易,无毒副作用,疗效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07296917A
公开(公告)日:2017-10-27
申请号:CN201710478596.X
申请日:2017-06-22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IPC: A61K36/90 , A61K36/896 , A61P31/04 , A61K35/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林蛙红腿病中药组合物,它的重量组分为:五倍子50-55份、黄连40-50份、诃子40-50份、黄芩30-40份、乌梅45-50份、白兰根40-50份、蒲公英40-45份、紫花地丁30-35份、穿心莲30-40份、鱼腥草20-25份、白屈菜30-35份、土茯苓50-55份、红藤20-25份、七叶一枝花20-25份、白花蛇舌草20-30份、小蓟20-25份、甘草20-30份;可活血祛瘀、利水消肿、清热解毒、抗菌杀虫,对嗜水气单胞菌等主要引起林蛙红腿病的细菌具有强大的杀灭作用,并提高林蛙的免疫力,从而达到治愈林蛙红腿病的目的,成本低、制备容易,无毒副作用,疗效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05341507A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510576867.6
申请日:2015-09-12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乌鳢的抗病免疫增强剂环-(丙氨酸-色氨酸),提供的一种乌鳢配合饲料中添加了海洋细菌代谢物环-(丙氨酸-色氨酸),具有提高乌鳢抗病能力及促进生长的作用;喂食配合饲料后通过免疫学检测,实验组乌鳢的血清溶菌酶活性、血清噬菌能力、血清杀菌能力均有显著提高,远超过对照组;上调了实验组乌鳢IL-1β基因的相对表达;通过向鱼腹腔注射半致死浓度细菌检测其抗病能力,15天后实验组累计死亡率最小为32%,对照组为68%;本发明提供的综合饲养方法,搭配养殖充分利用水体,添加免疫增强剂,提高免疫力,促进生长,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