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710554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211696156.9
申请日:2022-12-28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IPC: C12N1/14 , C02F3/34 , C12R1/645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脱色及污水COD去除的肺形侧耳菌株及其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所述菌株为肺形侧耳(Pleurotuspulmonarius)RG‑171,于2022年12月08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单位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编号:CGMCCNo.40366。本发明以黄孢原毛平革菌作为对照,测定各菌株对污水的脱色率和COD去除率,再经复筛得到了一株具有脱色和COD去除效果的菌株肺形侧耳RG‑171。本发明中的肺形侧耳RG‑171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公开的用于处理废水的黄孢原毛平革菌,其脱色和污水COD降解效果更加优良。
-
公开(公告)号:CN115710554A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211696156.9
申请日:2022-12-28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IPC: C12N1/14 , C02F3/34 , C12R1/645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脱色及污水COD去除的肺形侧耳菌株及其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所述菌株为肺形侧耳(Pleurotuspulmonarius)RG‑171,于2022年12月08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单位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编号:CGMCCNo.40366。本发明以黄孢原毛平革菌作为对照,测定各菌株对污水的脱色率和COD去除率,再经复筛得到了一株具有脱色和COD去除效果的菌株肺形侧耳RG‑171。本发明中的肺形侧耳RG‑171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公开的用于处理废水的黄孢原毛平革菌,其脱色和污水COD降解效果更加优良。
-
公开(公告)号:CN117136789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311354084.4
申请日:2023-10-19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IPC: A01G18/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玉米秸秆和鹿粪发酵制备的双孢蘑菇培养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农业技术领域。所述双孢蘑菇培养料以玉米秸秆和鹿粪作为栽培基质通过四次发酵制备而成。制备方法为将原料混合,并经过四次发酵、原基期和出菇管理后制备得到所述双孢蘑菇培养料。本发明通过基质替代、改进双孢蘑菇培养料制作工艺,可以为更多农业废弃物的处理提供新方法,同时改善因原料的结构性较差而导致的堆肥质量不好的问题,扩大双孢蘑菇基质选择的范围,促进双孢蘑菇的产业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7467548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363552.4
申请日:2023-10-19
Applicant: 黑龙江黑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吉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菜用灵芝菌株及其人工栽培方法。所述菜用灵芝菌株为铁杉灵芝(Ganoderma tsugae)GS13,于2023年6月25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40669。本发明获得的菜用灵芝菌株GS13具有子实体肉厚,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生育周期短,可直接作为烹饪食材等特点,满足了市场多样性需求,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7136789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354084.4
申请日:2023-10-19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IPC: A01G18/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玉米秸秆和鹿粪发酵制备的双孢蘑菇培养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农业技术领域。所述双孢蘑菇培养料以玉米秸秆和鹿粪作为栽培基质通过四次发酵制备而成。制备方法为将原料混合,并经过四次发酵、原基期和出菇管理后制备得到所述双孢蘑菇培养料。本发明通过基质替代、改进双孢蘑菇培养料制作工艺,可以为更多农业废弃物的处理提供新方法,同时改善因原料的结构性较差而导致的堆肥质量不好的问题,扩大双孢蘑菇基质选择的范围,促进双孢蘑菇的产业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9790898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233648.1
申请日:2025-02-28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 江苏华绿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A01G18/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海绵为主要原料的双孢蘑菇覆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按体积百分比计,所述以海绵为主要原料的双孢蘑菇覆土材料的原料包括:海绵72‑92%、泥土4‑20%、草木灰1‑2%、蘑菇子实体提取物1‑2%、发酵粉料1‑2%和辅料1‑2%;所述海绵为多孔聚氨酯海绵块或多孔聚氨酯海绵粒。本发明的覆土材料中的各组分协同作用,能有效提高双孢蘑菇的出菇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222786582U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21512513.6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食用菌恒温保湿种植箱,涉及食用菌种植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箱体,箱体一侧设有种植室、铰接有与种植室相对应的箱门,种植室内壁下侧设有集水池;种植室内滑动配合有多个搁架,搁架上面设有多个摆放槽、下面设有与摆放槽相连通的多个漏水孔,摆放槽内放置有食用菌菌包,种植室内壁两侧均装设有与搁架相对应的C型支撑条,搁架两侧均设有滑动配合在C型支撑条内的滑条。本实用新型通过加湿器对水进行雾化,利用水雾的特性使其快速扩散到种植室内,提高对种植室加湿的效果和水分在空气中的停留时间,通过漏水孔便于流入到摆放槽内的水向下流出,降低水在摆放槽内积攒和对食用菌菌包造成浸泡的概率。
-
公开(公告)号:CN221449352U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20075972.6
申请日:2024-01-11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IPC: A01G18/5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用菌生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食用菌菌种接种器,包括:托板,所述托板放置在栽培袋料上,所述托板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上设置有接种筒;夹持组件,包括两夹持件和两连接件,两所述夹持件分别设置在所述托板两侧,所述托板通过所述夹持件与所述栽培袋料限位连接,所述夹持件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接种筒连接;密封组件,包括密封件,所述支撑块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接种筒通过滑动件滑动连接在所述通孔内,所述密封件设置在所述通孔内,所述密封件用于将所述接种筒的底端开口密封在所述通孔内。本实用新型保证接种过程中的稳定,避免菌种长时间与外界接触造成污染,保证整体的接种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21489021U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20067144.8
申请日:2024-01-11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用菌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一种食用菌烘干机,包括外壳,外壳的一侧设置为开放端,外壳的开放端设置有箱门;进气壳体,进气壳体固接在外壳内腔顶部,进气壳体内腔两侧分别设置有加热机构,外壳的顶面设置有进气机构,且进气机构与进气壳体内腔中部连通设置;两喷气壳体,两喷气壳体分别固接在外壳内腔两侧,且两喷气壳体通过若干导气管与外壳内腔两侧连通设置;出气壳体,出气壳体内腔连通设置有出气机构,出气壳体固接在外壳内腔中部,出气壳体的两侧分别与两喷气壳体之间形成烘干腔,烘干腔内竖向等间距设置有若干承托机构,承托机构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通风机构。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对食用菌的均匀烘干。
-
公开(公告)号:CN221615779U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20016696.6
申请日:2024-01-04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IPC: A01G18/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菌棒回收技术领域,提出一种菌棒破袋机,包括:第一料斗;固定件,设置于第一料斗内,固定件被配置为将菌棒袋固定;第二料斗,连通布置在第一料斗底部;切刀,设置于第二料斗内,切刀被配置为伸入第一料斗且与菌棒袋接触;第一驱动件,设置于第二料斗内,第一驱动件的驱动端与切刀相连,切刀通过第一驱动件相对于第二料斗滑动配合;粉碎件,粉碎件的粉碎端被配置为与第二料斗的底部连通用以粉碎菌棒、且相对于第二料斗形成有输料通道,输料通道的出料口连通有收集箱。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菌棒破袋分离的效率,降低人力消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