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高产1,3-丙二醇的丁酸梭菌及一种序列接种发酵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0438052B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1910838790.3

    申请日:2019-09-0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高产1,3‑丙二醇的丁酸梭菌及其序列接种发酵方法。菌株命名为丁酸梭菌DL07(Clostridium butyricum DL07),保藏号为CGMCC NO.17934。本发明菌株利用纯甘油和粗甘油进行发酵可分别产104.78g/L和94.23g/L 1,3‑丙二醇,均是目前已报到的自然微生物利用纯、粗甘油发酵生产1,3‑丙二醇的最高产量。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序列接种发酵工艺及自动流加底物发酵控制方法,节省种子培养时间,实现多级连续发酵,为微生物发酵生产1,3‑丙二醇提供了一种自动化程度高、经济性优异的新的发酵调控模式,具有较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两步盐析萃取分离发酵液中1,3-丙二醇、乙酸和丁酸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17514B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1711342422.7

    申请日:2017-12-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两步盐析萃取分离发酵液中1,3‑丙二醇、乙酸和丁酸的方法。该方法为:将可溶性酸性无机盐溶解于1,3‑丙二醇发酵液中,加入疏水性有机溶剂,振荡混合,室温下静置分相,进行第一步盐析萃取,上相为富含丁酸的有机相,下相为富含1,3‑丙二醇和乙酸的盐相;用碱溶液或碱性无机盐溶液反萃取上相中的丁酸;向下相加入亲水性有机溶剂,进行第二步盐析萃取,萃取1,3‑丙二醇和乙酸。本发明解决了目前发酵法生产1,3‑丙二醇分离工艺中存在的1,3‑丙二醇与副产物难以分离、成本高等问题。该方法工艺简单,分离时间短,回收率高,分离成本低,是一种很有工业应用前景的分离方法。

    一种微生物联产1,3-丙二醇、微纳米碳酸钙和氢气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94395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161811.5

    申请日:2020-0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生物联产1,3-丙二醇、微纳米碳酸钙和氢气的方法,包括:将菌种接种于发酵培养基中,以甘油为底物进行发酵的步骤,在发酵过程中采用氢氧化钙或氨水耦合氢氧化钙作为pH调节剂调节发酵液的pH值。通过氨水和氢氧化钙联合控制发酵过程中的pH,固定发酵尾气中的CO2,提高氢气浓度和1,3-丙二醇的生产强度,降低发酵液电导率,以联产1,3-丙二醇、微纳米碳酸钙和氢气。本发明中,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形成不溶性碳酸钙,经沉淀或低速离心即可分离得到微纳米碳酸钙,而上清液直接经蒸发得到1,3-丙二醇,收集发酵尾气得氢气,分离步骤简单易行,生产成本低,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一株高产1,3-丙二醇的丁酸梭菌及一种序列接种发酵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0438052A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10838790.3

    申请日:2019-09-0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高产1,3-丙二醇的丁酸梭菌及其序列接种发酵方法。菌株命名为丁酸梭菌DL07(Clostridium butyricum DL07),保藏号为CGMCC NO.17934。本发明菌株利用纯甘油和粗甘油进行发酵可分别产104.78g/L和94.23g/L 1,3-丙二醇,均是目前已报到的自然微生物利用纯、粗甘油发酵生产1,3-丙二醇的最高产量。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序列接种发酵工艺及自动流加底物发酵控制方法,节省种子培养时间,实现多级连续发酵,为微生物发酵生产1,3-丙二醇提供了一种自动化程度高、经济性优异的新的发酵调控模式,具有较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一种发酵生产乳酸的微生物混合菌群及发酵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51334A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810035798.1

    申请日:2018-0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酵生产乳酸的微生物混合菌群及发酵方法,所述的微生物混合菌群包括梭状芽孢杆菌属菌株、埃希氏杆菌属菌株和肠球菌属菌株,其总有效活菌数占微生物混合菌群中有效活菌数的94%以上,所述的芽孢杆菌属菌株、埃希氏杆菌属菌株和肠球菌属菌株的有效活菌数比例为40‑60:20‑40:2‑20。相对于单菌发酵,该微生物菌群发酵稳定性好、生物安全性高、糖蜜耐受性高,在500g/L未处理糖蜜中也能够生长代谢,具有高生产强度和乳酸转化率。该微生物混合菌群还具有生产过程中无需灭菌、发酵底物糖蜜无需预处理、生产成本低等优势。

    一种发酵生产1,3-丙二醇的微生物混合菌群及发酵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399204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1059532.8

    申请日:2016-11-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以甘油为底物发酵生产1,3-丙二醇的微生物混合菌群及发酵方法,该微生物菌群以丁酸梭菌为主(95%以上),另含有梭菌属菌株和乳杆菌属菌株组成的混合共生菌(5%以下),混合共生菌中所述梭菌属菌株和乳杆菌属菌株的有效活菌数的比例为1.50~4.99:0.01~0.05。相较于单菌发酵,该微生物混合菌群发酵稳定性好,生物安全性高,具有粗甘油底物耐受性高、生产强度高、生产过程无需灭菌等优势,为1,3-丙二醇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新的发酵模式。以粗甘油为底物的批式流加发酵中,1,3-丙二醇浓度可达79.78g/L,摩尔转化率为0.65mol/mol,生产强度为3.32g/(L·h)。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