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123131B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210818261.9
申请日:2022-07-08
Applicant: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IPC: B60R21/0134 , B60R21/26 , B60R22/46 , B60Q9/00 , G08B25/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辆安全电子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车辆安全电子控制方法包括:获取车辆行驶过程的行驶信息和环境信息,结合所述行驶信息和环境信息对预测所述车辆发生碰撞状况的碰撞概率;根据所述碰撞概率确定对应的分级保护策略,通过所述分级保护策略控制对应的保护设备响应,以对人员进行保护。可以理解,本申请基于车辆的行驶信息和环境信息,预测碰撞概率,为分级保护策略提供关键信息,以提高对成员保护约束的精准度以及保护强度,并且通过损伤预测实现在发生碰撞后,及时与相关救援部门建立连接,第一时间开展事故救援,以保障事故救援。
-
-
公开(公告)号:CN114724406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288661.3
申请日:2022-03-22
Applicant: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文公开一种安全防护方法,应用于弱势道路使用者的安全防护装置,包括:获取弱势道路使用者驾驶的交通工具的运动数据和位置信息,将所述运动数据和位置信息通过V2X通讯发送给车联网内的汽车;接收所述汽车的运动数据和位置信息;根据接收到的汽车的运动数据和位置信息以及弱势道路使用者驾驶的交通工具的运动数据和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弱势道路使用者驾驶的交通工具与汽车之间的空间运动关系;根据所述空间运动关系判断所述弱势道路使用者是否处于汽车开门防护场景;在所述弱势道路使用者处于汽车开门防护场景时采取对应的预警保护措施。本文的方案能够提升弱势道路使用者驾驶交通工具时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537323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210519.7
申请日:2022-03-04
Applicant: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安全带及其安全带佩戴识别方法和装置,该安全带包括:带体和设置于带体上的可识别标识;可识别标识包括:具有红外反射功能的第一标识和/或具有红外透射功能的第二标识。通过该实施例方案,使得安全带状态的判断不受人员上衣颜色以及车内光线的影响,减少了误判,并降低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726464A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11229138.5
申请日:2021-10-21
Applicant: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与骑乘人员双向预警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智能驾驶技术领域。车辆与骑乘人员双向预警方法包括:安装在头盔上的智能头盔端获取骑乘人员行驶信息,并将骑乘人员行驶信息传送给云端;安装在车辆上的车端获取车辆行驶信息,并将车辆行驶信息传送给云端;若骑乘人员行驶信息和车辆行驶信息符合预设潜在危险条件,云端分别向智能头盔端和车端发出预警信息;根据预警信息,车端和智能头盔端对应做出预警行为。有效解决了头盔仅在碰撞前发出单向预警,以及碰撞后对骑行者颈部保护不足问题。实现了潜在危险场景下骑乘人员及车辆信息互联及双向预警。极大保障了骑行人员和驾驶员的生命健康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8749755B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810532254.6
申请日:2018-05-29
Applicant: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IPC: B60R19/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吸能汽车防撞梁,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防撞梁吸收撞击能量的效果差的问题。本柔性吸能汽车防撞梁,包括前防撞板、后防撞板以及设置在前防撞板和后防撞板之间若干个吸能件,若干个吸能件沿防撞梁的长度方向布置,吸能件为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块状体,吸能件的前后端均具有呈条状的抵靠面,若干个吸能件包括抵靠面沿横向布置的多个吸能件一和抵靠面沿竖向设置的多个吸能件二,吸能件一和吸能件二相间隔布置。本结构中的吸能件能够对防撞梁的横向和纵向均能起到支撑和吸能作用,吸能件一和吸能件二具有变形恢复的趋势,从而产生较大的反力和反力矩,进一步改变受力的方向,使得两车具有分离的趋势。
-
公开(公告)号:CN108995622A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810905424.0
申请日:2018-08-09
Applicant: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IPC: B60R21/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摔落行人保护气囊及汽车,涉及汽车保护气囊的技术领域。一种防摔落行人保护气囊包括:气囊本体、气体发生器、检测元件和控制元件;气囊本体设置在汽车翼子板内侧,汽车翼子板上开设有用于弹出气囊本体的开口,开口处设置有盖板;气囊本体与气体发生器连接,气体发生器与控制元件连接,检测元件与控制元件连接;当发生碰撞时,检测元件检测到碰撞信息,并将碰撞信息传递给控制元件,经控制元件分析判断后控制气体发生器启动,用于向气囊本体中充气,充气后的气囊本体能够顶开盖板从开口中弹出,并能够阻挡行人从发动机罩的两侧落地。一种汽车包括防摔落行人保护气囊。解决了行人二次伤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749755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532254.6
申请日:2018-05-29
Applicant: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IPC: B60R19/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吸能汽车防撞梁,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防撞梁吸收撞击能量的效果差的问题。本柔性吸能汽车防撞梁,包括前防撞板、后防撞板以及设置在前防撞板和后防撞板之间若干个吸能件,若干个吸能件沿防撞梁的长度方向布置,吸能件为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块状体,吸能件的前后端均具有呈条状的抵靠面,若干个吸能件包括抵靠面沿横向布置的多个吸能件一和抵靠面沿竖向设置的多个吸能件二,吸能件一和吸能件二相间隔布置。本结构中的吸能件能够对防撞梁的横向和纵向均能起到支撑和吸能作用,吸能件一和吸能件二具有变形恢复的趋势,从而产生较大的反力和反力矩,进一步改变受力的方向,使得两车具有分离的趋势。
-
公开(公告)号:CN115123131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818261.9
申请日:2022-07-08
Applicant: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IPC: B60R21/0134 , B60R21/26 , B60R22/46 , B60Q9/00 , G08B25/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辆安全电子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车辆安全电子控制方法包括:获取车辆行驶过程的行驶信息和环境信息,结合所述行驶信息和环境信息对预测所述车辆发生碰撞状况的碰撞概率;根据所述碰撞概率确定对应的分级保护策略,通过所述分级保护策略控制对应的保护设备响应,以对人员进行保护。可以理解,本申请基于车辆的行驶信息和环境信息,预测碰撞概率,为分级保护策略提供关键信息,以提高对成员保护约束的精准度以及保护强度,并且通过损伤预测实现在发生碰撞后,及时与相关救援部门建立连接,第一时间开展事故救援,以保障事故救援。
-
公开(公告)号:CN109109811A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810903078.2
申请日:2018-08-09
Applicant: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IPC: B60R21/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安全气囊、安全气囊装置及汽车,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安全气囊包括气囊本体;气囊本体为环状,气囊本体用于设置在汽车上,且在气囊本体点爆后,气囊本体能够覆盖汽车前挡风玻璃的外表面的边缘区域以及汽车前挡风玻璃四周的车身的外表面。汽车外部的人员与汽车发生碰撞后,气囊本体点爆,点爆后的气囊本体能够覆盖汽车前挡风玻璃的外表面的边缘区域以及汽车前挡风玻璃四周的车身的外表面,增大了气囊本体的覆盖面积,提高了汽车外部人员的落点能够位于气囊本体上的概率,当汽车外部的人员与的落点位于气囊本体上时,能够缓冲撞击,为汽车外部的人员提供保护,降低汽车外部的人员的死亡率和受伤概率,提高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