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尘抑尘剂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010453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578814.2

    申请日:2016-07-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3/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尘抑尘剂,其组成按质量份数构成为:凹凸棒黏土‑黄原胶‑丙烯酸/丙烯酰胺改性吸水性树脂40‑70份,改性矿物粘土10‑30份,聚丙烯酸钠5‑10份,改性天然纤维素5‑20份,粘多糖5‑10份。本发明防尘抑尘剂为水溶性粉体,无毒、无害、安全环保,使用时用水冲稀50‑100倍即可,喷洒到煤堆、粉尘等表面,形成一层坚硬壳体,抑尘防尘率≥85%。

    凝藻净化平台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234808A

    公开(公告)日:2008-08-06

    申请号:CN200810020706.9

    申请日:2008-02-22

    Abstract: 凝藻净化平台,其特征是设置漂浮式平台,漂浮式平台自前端向尾部依次为收集区、反应区、浓缩区和分离区,位于反应区、浓缩区和分离区的两侧,分别设置人工操作区;漂浮式平台设置为水密性隔离材质的两侧帮,两侧帮的上沿口为气囊式浮体;收集区的两侧帮呈喇叭状朝向平台的前方开口,收集区的两侧帮之间为空底;反应区、浓缩区和分离区中位于两侧帮之间的底部为滤网层。本发明能够在大面积水体中对突发蓝藻实施应急隔离并进行高效清除,降低蓝藻暴发带来的环境危害,避免二次污染。

    一种抗风浪浮筒组合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158839A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310088709.7

    申请日:2013-03-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风浪浮筒组合装置,其包括中空的浮筒以及固定设于筒底部的滑轮,穿过所述滑轮设有绳索,在所述绳索的两端分别固联有沉入水底的大坠重以及悬浮于水中的小坠重。所述浮筒的上部为圆筒形下部为圆锥形,在所述浮筒的内腔底部设有配重物使得浮筒在水中形成不倒翁。本发明能够适应湖面风浪、水流、水位自然涨落、深水等自然条件,寿命5-8年,易于维护。可适用于湖泊、河流、海洋的围油、围污、围藻等工程,也可以用于水面标示、限位等工程。

    一种生态凝藻材料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234809B

    公开(公告)日:2011-03-16

    申请号:CN200810020707.3

    申请日:2008-02-22

    Abstract: 一种生态凝藻材料,由5~70%的天然纤维材料和30~95%的天然高分子材料所组成。天然纤维材料选自植物纤维和/或动物纤维,天然高分子材料选自蟹壳衍生物和/或虾壳衍生物以及植物粘汁,植物粘汁在天然高分子材料组分中不少于5%。本凝藻材料均为天然物质、对人、畜、环境和水生动植物均无毒无害,且对藻类具有凝聚、吸附、缠结和网捕作用,本凝藻材料用量为0.1~10mg/L时,藻去除率达95%以上。而且絮凝得到的藻凝体抱合力强、漂浮性和滤水性好,藻泥少,后处理十分方便,可以用于暴发的海水赤潮、淡水水华的应急处理。

    一种热塑性树脂涂覆布膜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38800A

    公开(公告)日:2009-09-23

    申请号:CN200910116625.3

    申请日:2009-04-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U、TPU、PA、PC、PE、EVA、PVF、PVDF等热塑性树脂涂覆布膜材料,包括基材及其基材表面的涂层,热塑性树脂层与基材之间有底胶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树脂是由PU、TPU、PA、PC、PE、EVA、PVF、PVDF等不黄变热塑性树脂一次或多次涂覆在基材表面并烘干后形成的涂层薄膜。所述的热塑性树脂由含下述重量含量的原料配制而成,由60~90%热塑性树脂溶剂溶液或水分散液,10~40%功能添加剂混合物组成。该热塑性树脂涂覆布膜材料:面密度≤280g/m2,耐臭氧耐紫外(户外使用5~10年)、耐低温(-70℃)、经纬向断裂强度≥750N/cm,经纬向切口撕裂强度≥600N,剥离强度≥2400N/m,断裂伸长率≤5%,可超声波热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