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384402B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710604904.9
申请日:2017-07-24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染敏太阳电池的核壳中空增强型上转换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其中核壳中空增强型上转换材料是由贵金属银纳米颗粒和稀土掺杂上转换材料组成的核壳中空结构。本发明利用贵金属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激元效应和远场散射效应增强稀土上转换材料的发光;通过将这种次微米级的增强型上转换材料应用于染料敏化太阳电池中,这样既能够利用上转换材料将近红外光转换成可见光的特性来拓展染料的光谱响应范围,又能够提升电池的散射能力增强光吸收,使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07579409B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710871045.X
申请日:2017-09-22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明亮压缩态光场产生装置,其特征是设置内腔相干布居俘获CPT效应系统,针对内腔CPT效应系统分别设置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第一光源为明亮压缩态激光源,第二光源为相干态激光源;内腔CPT效应系统具有双共振光学谐振腔,在双共振光学谐振腔内置有人工原子;利用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同时与光学谐振腔共振,并分别与人工原子的两个跃迁能级共振作用,形成Lambda型三能级结构,实现内腔CPT效应,并完成第一光源的量子压缩特性向第二光源转化,实现明亮压缩态光场的制备。本发明装置结构紧凑,易于操作,在现有压缩光的基础上可制备其它不同波长的压缩光,从而拓宽压缩光的波长范围,在量子精密测量和量子通讯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8176376B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1810065590.4
申请日:2018-01-23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去除污水中钴离子的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其是首先制备MgFe2O4纳米微球,然后制备淀粉接枝的埃洛石纳米管复合材料,最后对二者进行复合,即获得作为吸附剂的MgFe2O4‑HNT@Starch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可操作性强,所得吸附剂能够快速吸附去除污水中钴离子,易于分离,且除了可用于污水中钴离子的去除,还可以作为光催化剂降解污水中有机物以及去除大气中的SO2。
-
公开(公告)号:CN108176376A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810065590.4
申请日:2018-01-23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效去除污水中钴离子的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其是首先制备MgFe2O4纳米微球,然后制备淀粉接枝的埃洛石纳米管复合材料,最后对二者进行复合,即获得作为吸附剂的MgFe2O4-HNT@Starch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可操作性强,所得吸附剂能够快速吸附去除污水中钴离子,易于分离,且除了可用于污水中钴离子的去除,还可以作为光催化剂降解污水中有机物以及去除大气中的SO2。
-
公开(公告)号:CN107579409A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710871045.X
申请日:2017-09-22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明亮压缩态光场产生装置,其特征是设置内腔相干布居俘获CPT效应系统,针对内腔CPT效应系统分别设置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第一光源为明亮压缩态激光源,第二光源为相干态激光源;内腔CPT效应系统具有双共振光学谐振腔,在双共振光学谐振腔内置有人工原子;利用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同时与光学谐振腔共振,并分别与人工原子的两个跃迁能级共振作用,形成Lambda型三能级结构,实现内腔CPT效应,并完成第一光源的量子压缩特性向第二光源转化,实现明亮压缩态光场的制备。本发明装置结构紧凑,易于操作,在现有压缩光的基础上可制备其它不同波长的压缩光,从而拓宽压缩光的波长范围,在量子精密测量和量子通讯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7384402A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10604904.9
申请日:2017-07-24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染敏太阳电池的核壳中空增强型上转换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其中核壳中空增强型上转换材料是由贵金属银纳米颗粒和稀土掺杂上转换材料组成的核壳中空结构。本发明利用贵金属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激元效应和远场散射效应增强稀土上转换材料的发光;通过将这种次微米级的增强型上转换材料应用于染料敏化太阳电池中,这样既能够利用上转换材料将近红外光转换成可见光的特性来拓展染料的光谱响应范围,又能够提升电池的散射能力增强光吸收,使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