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脉动热管的电机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104167B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010454820.3

    申请日:2020-05-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脉动热管的电机,包括分布式的定子绕组、定子铁芯、中心轴和脉动热管,定子绕组、定子铁芯及中心轴均同轴设置;定子铁芯设置有多个用于放置绕组的定子槽;脉动热管包括冷凝段及蒸发段;在定子的径向上,定子槽内的脉动热管的蒸发段位于定子槽的底部与定子绕组的一个有效边之间。本技术方案通过脉动热管直接冷却绕组,降低定子组件的温度,提高电机冷却效率。

    一种电机液冷结构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078764A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110353361.4

    申请日:2021-04-0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机冷却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机液冷结构,包括设置于机壳内的冷却流道,冷却流道具有至少一个进液口和至少一个出液口,至少一条设置于冷却流道中的隔流板,隔流板将冷却流道分为至少两条分流支道,冷却流道还包括多个开设于隔流板、连通隔流板两侧的分流支道的连通槽,连通槽的两端连接压强不同的两个区域。通过在隔流板上的斜切槽增加了流道内的对流换热面积,并促进不同分支流道间的流体混合,增强扰流,破坏流道内壁面上的流体边界层,提升对流换热系数。

    基于脉动热管的电机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104167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0454820.3

    申请日:2020-05-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脉动热管的电机,包括分布式的定子绕组、定子铁芯、中心轴和脉动热管,定子绕组、定子铁芯及中心轴均同轴设置;定子铁芯设置有多个用于放置绕组的定子槽;脉动热管包括冷凝段及蒸发段;在定子的径向上,定子槽内的脉动热管的蒸发段位于定子槽的底部与定子绕组的一个有效边之间。本技术方案通过脉动热管直接冷却绕组,降低定子组件的温度,提高电机冷却效率。

    一种电机液冷结构
    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5221912U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20662425.4

    申请日:2021-04-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冷却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机液冷结构,包括设置于机壳内的冷却流道,冷却流道具有至少一个进液口和至少一个出液口,至少一条设置于冷却流道中的隔流板,隔流板将冷却流道分为至少两条分流支道,冷却流道还包括多个开设于隔流板、连通隔流板两侧的分流支道的连通槽,连通槽的两端连接压强不同的两个区域。通过在隔流板上的斜切槽增加了流道内的对流换热面积,并促进不同分支流道间的流体混合,增强扰流,破坏流道内壁面上的流体边界层,提升对流换热系数。

    一种冷凝式恒压结构及冷却剂蒸发冷却式散热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6845200U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123384060.2

    申请日:2021-12-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冷却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冷凝式恒压结构及冷却剂蒸发冷却式散热系统。该冷凝式恒压结构包括冷凝器、通过管路与冷凝器连通的集液器;冷凝器上设有与其内部冷凝通道连通的蒸汽入口,蒸汽入口与设于冷凝器下方的容纳有冷却剂的容器内部连通,以使容器中的气态冷却剂和/或空气通过蒸汽入口流入冷凝通道中;且冷凝器内设有用于使冷凝通道内表面温度小于冷却剂冷凝温度的散热结构,以使冷却剂在冷凝通道中由气态冷凝为液态,并受重力作用回流至容器内;集液器上设有与外部空气连通的外部接口,以使外部空气通过外部接口依次流经集液器、冷凝器进入容器内。其有效解决了冷却剂蒸发冷却式散热系统中的恒压问题。

    一种集成液体介质冷却系统的控制柜

    公开(公告)号:CN216852897U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123370516.X

    申请日:2021-12-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集成液体介质冷却系统的控制柜,所述控制柜中包括竖直方向上分布的制冷系统、配电控制器以及散热装置;所述制冷系统通过管路一方面与所述配电控制器相连接、另一方面与所述散热装置相连接;所述制冷系统用于将所述配电控制器产生的热量输送至所述散热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成液体介质冷却系统的控制柜,将配电控制器、制冷系统以及散热装置集成于控制柜中,减少了控制柜外部的管路和线路的布置,外部结构简洁方便使用,通过对配电控制器、制冷系统以及散热装置垂直方向的结构布局节约了控制柜的占地面积,降低了使用成本。

    一种电机转轴散热结构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4014068U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022892879.9

    申请日:2020-12-0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机转轴散热结构,包括空心转轴和喷管,所述喷管的输出口靠近所述空心转轴的头部,所述喷管用于向所述空心转轴的内部输送用于冷却所述空心转轴的冷却介质;所述空心转轴的内部设有与所述空心转轴固接的扰流组件,通过所述扰流组件跟随所述空心转轴旋转以搅动所述空心转轴内的冷却介质并能够推动冷却介质沿远离所述喷管的输出口的方向流动。上述电机转轴散热结构能够对冷却介质起到搅动和推动的作用,从而达到强化对流散热以及降低冷却介质在转轴内的流动阻力的目的,并可以将转轴的热量传递至扰流组件,从而提升散热的效率;同时,上述电机转轴散热结构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其可行性和通用性更高。

    一种电机内冷却系统及潜水电机

    公开(公告)号:CN215419966U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20705941.0

    申请日:2021-04-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机内冷却系统及潜水电机,所述冷却系统,包括机筒、定子、转子、主轴,以及上端盖组件和下端盖组件,位于定子和转子之间设有一屏蔽套,屏蔽套的内壁依次与主轴的下部外侧面、转子的外侧面以及主轴的上部外侧面构成一可使冷却介质在其间流动的通道一;主轴内具有一可使冷却介质在其内流动的通道二,通道二的上端部通过一连接通道与通道一的上端部连通,通道二的下端部通过下端盖组件内的流通腔室与通道一的下端部连通;屏蔽套的内壁上设有螺旋波纹。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内冷却系统,使得电机内部的轴向上温度分布更为均匀,散热效果更优,具有广泛的市场应用前景。

    一种升降桌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4759766U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023278853.1

    申请日:2020-12-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桌子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升降桌,包括桌板、第一桌腿和桌脚;桌脚用于支撑第一桌腿和桌板;第一桌腿具有升降立柱和伸缩罩组件,升降立柱与桌脚固定连接,升降立柱用于驱动桌板升降;伸缩罩组件包括上外罩和下外罩;下外罩与桌脚连接,不随桌板升降;上外罩连接桌板,随桌板升降;上外罩内具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一通道;下外罩内具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二通道;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连通,以构成穿线通道;上外罩的上端设有穿线通道的进线口,下外罩的下端设有穿线通道的出线口。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升降桌,可以通过桌腿内的穿线通道收纳隐藏升降桌搭载的设备的电线,使办公环境整体外观更加整洁。

    一种电机转子冷却结构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4205126U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023216423.7

    申请日:2020-12-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内嵌式转子的电机转子冷却结构,转子铁芯上开设有磁钢槽,磁钢位于磁钢槽内,磁钢槽包括位于转子铁芯和磁钢之间的空隙部,转子两端开有通气孔,通气孔的位置与空隙部的位置对应,通气孔和空隙部连通,以形成轴向贯通的空气通道,其中,转子的一端上的通气孔为具有内凹的导流结构的进气孔。不需要配合风扇即可利用磁钢槽风冷转子,具有较小的的轴向尺寸;对已经定型量产的电机,可以通过替换其原有的转子端部盖板或者平衡环,将其改造为本提案提供的电机转子冷却机构来冷却电机转子,改造后不会增加转子的轴向尺寸,也不会增加可能与其他零件干涉的凸起,不影响转子磁路的电磁设计。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