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系统的无通讯并机方法、协调控制器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5360773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0907534.7

    申请日:2022-07-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储能系统的无通讯并机方法、协调控制器及存储介质。储能系统包括多个并联的储能变流器,储能系统的无通讯并机方法用于控制储能系统中的每个储能变流器,该方法包括:基于有功功率和频率的下垂特性,获取储能变流器的有功功率参考值;基于虚拟惯量,根据有功功率给定值确定储能变流器的角频率参考值;基于无功功率和电压的下垂特性,获取储能变流器的电压振幅参考值;根据电压振幅参考值和角频率参考值,生成储能变流器的电压参考值;基于电压参考值,对储能变流器进行电压环和电流环控制,以实现无通讯并机。本发明可以实现各个储能变流器的功率均分以及系统的稳定运行,能够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且响应速度快,不受通信干扰。

    离网切换至并网的方法、系统及储能变流器

    公开(公告)号:CN111049172B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1911415000.7

    申请日:2019-12-31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电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离网切换至并网的方法、系统及储能变流器,包括:获取所述储能变流器以电压源模式离网运行时的电网参数,并根据所述电网参数确定电网是否正常;若确定电网正常,则判断所述储能变流器的输出参数与所述电网参数是否一致;若所述储能变流器的输出参数和所述电网参数一致,则向所述切换柜发送闭合指令,所述闭合指令用于指示所述切换柜闭合;经过预设时间后,由所述电压源模式切换为电流源模式,并向并离网切换开关发送切换指令,同时将电流环给定值作为并网环路的初始值,所述切换指令用于指示所述并离网切换开关由离网环路切换至并网环路。本发明能够在市电恢复正常后,成功实现离网到并网的平滑切换。

    一种逆变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701933A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2011526266.1

    申请日:2020-1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逆变装置,包括第一壳体,其内沿其第一端和第二端延伸设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将第一壳体分隔为第一容纳部和第二容纳部,所述第一隔板上设有插口;第二壳体,其与第一壳体于所述第二端连接;变换模块,其包括多个功率器件,至少部分功率器件装设于第一容纳部内;散热模块,其装设于第二容纳部内,并用于为变换模块散热,所述插口被散热模块封闭;和输出模块,其装设于第二壳体内,其与变换模块电连接以输出交流电。本发明的逆变装置,散热效果佳,且功率器件的防护性高,不易损坏。

    直流电弧故障检测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07994866B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711283972.6

    申请日:2017-12-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电弧故障检测的方法、装置、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在预先采集的光伏系统的电流信号内,选取第一预设个数的连续采样点进行快速傅里叶分析,以便得到所述连续采样点的频谱幅值的平方;提取预选频段内的快速傅里叶分析结果,并将所述预选频段划分为第二预设个数的子频段,求取各子频段内所有连续采样点的频谱幅值的平方和作为所述各子频段的频谱能量;根据各子频段的预设权重系数以及所述频谱能量,求取加权频谱能量;根据所述加权频谱能量以及预设频谱能量阈值的比较结果,判断所述光伏系统是否产生直流电弧故障。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提高了光伏系统直流电弧故障检测的精度。

    微电网中储能装置输出功率的控制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9687489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811480635.0

    申请日:2018-12-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32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微电网技术领域,提供了微电网中储能装置输出功率的控制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储能装置的最大放电功率、最大充电功率、最大输出电压和最大充电电压,根据最大放电功率、最大充电功率、最大放电电压和最大充电电压计算下垂系数,获取每台储能装置的输出功率,基于下垂系数和输出功率,根据预设规则调整每台储能装置的输出电压,直至全部储能装置的输出功率均相同,简化了调整的步骤,提高了调整的效率,且无需对储能装置进行改造,减少了储能装置的改造成本。

    光伏发电系统的最大功率点追踪方法、装置以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7979115A

    公开(公告)日:2018-05-01

    申请号:CN201711367347.X

    申请日:2017-12-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的最大功率点追踪方法,先通过第一MPPT设备对光伏发电系统进行最大功率点追踪,在此期间所述第一MPPT设备的输出功率逐渐增大,当第一MPPT设备的输出功率达到预设输出功率时,就利用第一MPPT设备向第二MPPT设备发送启动指令以便切换到第二MPPT对光伏电池设备进行最大功率点追踪。可见,本发明提供的光伏发电系统的最大功率点追踪方法,在进行最大功率点追踪的过程中,第一MPPT设备和第二MPPT设备之间只需要传递启动指令,传递的信息量较小,降低了耦合程度。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的最大功率点追踪装置、设备以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作用与上述方法的作用相对应。

    一种并网设备的辅助电源的智能供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602598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1167638.X

    申请日:2016-12-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382 H02J3/32 H02J2003/38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并网设备的辅助电源的智能供电系统,其包括并网设备及供电选择电路;供电选择电路设置在并网设备与电网之间;并网设备包括辅助电源,辅助电源为并网设备内部的风机供电;并网设备和电网之间设有断路器;断路器断开,并网设备与电网离;断路器闭合,并网设备与电网并网。本发明利用供电选择电路实现辅助电源从电网输出或逆变输出先供电处供电,并且断开后供电处与输出供电点的连接;本发明的逆变输出或电网输出供电后都经过隔离变压器和整流桥堆,利用隔离变压器将电压调节到各个电压值,而后经过整流桥堆供风机等大功率的器件使用。由于隔离变压器带载能力比反激电源板强,故解决了以往反激电源板给大功率器件供电存在可靠性差缺陷。

    一种可变开关频率提高并网性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51742B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210259276.2

    申请日:2012-07-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变开关频率提高并网性能的方法,该方法是通过实时检测电网电压值和并网逆变器的并网电流值,计算并网逆变器的输出功率值,根据并网逆变器的输出功率值,动态调整并网逆变器的功率开关管的开关频率值。本发明通过调整功率开关管的开关频率的方法,改善了并网逆变器的输出功率在较小情况下并网电流谐波差的问题,降低对电网的污染,同时可以兼顾并网逆变器的输出功率在较大情况下提高逆变效率,减小LC滤波器的体积,降低成本,改善温升,降低成本,提高系统可靠性的优点。

    一种光伏并网逆变器可靠性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768319A

    公开(公告)日:2012-11-07

    申请号:CN201210274994.7

    申请日:2012-08-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伏并网逆变器可靠性试验装置,包括三相市电输入模块,a个单相整流器,b个待测光伏并网逆变器,c个单相整流器,d个待测光伏并网逆变器,e个单相整流器,f个待测光伏并网逆变器,所述a、b、c、d、e、f是不为0的自然数。本发明采用三相四线制交流电源供电,直流电压使用工频隔离变压器隔离,使用简单的全波整流技术,利用三相电源每相电压本身的相位差,有效地抑制了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直流输入端纹波电流,同时电路简单,成本低,效率高,可靠性高。

    一种可变开关频率提高并网性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51742A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申请号:CN201210259276.2

    申请日:2012-07-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变开关频率提高并网性能的方法,该方法是通过实时检测电网电压值和并网逆变器的并网电流值,计算并网逆变器的输出功率值,根据并网逆变器的输出功率值,动态调整并网逆变器的功率开关管的开关频率值。本发明通过调整功率开关管的开关频率的方法,改善了并网逆变器的输出功率在较小情况下并网电流谐波差的问题,降低对电网的污染,同时可以兼顾并网逆变器的输出功率在较大情况下提高逆变效率,减小LC滤波器的体积,降低成本,改善温升,降低成本,提高系统可靠性的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