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润滑功能的胃管

    公开(公告)号:CN218607397U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20855166.1

    申请日:2022-04-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润滑功能的胃管,包括主管及至少一个设于主管外壁的侧管;所述主管内设有主腔,该主腔连通主管近端的主管接头和远端的主管流出口;该主管接头通过接头塞子上的注射接口连接注射器注射鼻饲营养液,使鼻饲营养液通过主管流出口从主腔中流出到人体胃腔;所述侧管内设有侧腔,侧腔连通侧管近端的侧管接头和远端区域的侧管流出孔,该侧管接头用于连接注射器注射润滑剂,润滑剂通过侧管流出孔从侧腔中流出,对主管外壁进行润滑。可定期向通过侧管接头对侧腔注入润滑剂,使润滑剂从侧管流出孔溢出,以对包含主管和侧管在内的胃管外壁进行润滑,来减少胃管与体内黏膜摩擦带来的损伤。

    一种颅内静脉血栓取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1511951U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1921690049.9

    申请日:2019-10-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颅内静脉血栓取出装置,包括输送装置、导引导丝和取栓组件;输送装置具有管腔,该管腔形成有侧开孔;导引导丝穿设于侧开孔,并从输送装置的远端穿出,用于在患者的血管内引导;取栓组件包括操作导丝和取栓伞;操作导丝穿设于管腔的近端,并在管腔的远端随着用户操作伸缩移动;取栓伞连接在操作导丝的远端,并随着操作导丝的伸缩移动活动穿设于管腔的远端。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颅内静脉血栓的介入治疗,针对颅内静脉血管的特点,在输送装置上设置侧开孔,将导引导丝和操作导丝行动路径分开,先用导引导丝通过和破坏血栓,再用操作导丝循环释放取栓伞,达到反复取栓的目的,以提高颅内静脉血栓的手术效果、降低手术时间和风险。

    脑卒中预警与病情实时监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9763346U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221211350.9

    申请日:2022-05-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脑卒中预警与病情实时监测装置,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控制模块、服务器端和移动端;数据采集模块包括若干对数据采集装置,每对数据采集装置对应设于人体两侧;各数据采集装置包括采集元件和电刺激元件,采集元件用于采集表面肌电信号,电刺激元件可以释放电刺激;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的各数据采集装置和服务器端;控制模块接收数据采集模块的表面肌电信号数据并传输给服务器端,并根据数据判断是否控制电刺激元件释放电刺激;服务器端对接收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评估患者是否出现新的肌无力症状以及原有肌无力症状是否加重,并判断是否发出预警信息;移动端电连接服务器端,用以接收服务器端的预警信息。

    一种鼻饲装置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614421U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20379836.1

    申请日:2023-03-03

    Abstract: 一种鼻饲装置,包括胃管、装置主体、进液接头、储液罐和废液罐;所述装置主体包括容置仓、泵推模块、温度控制模块和处理模块;该容置仓设于装置主体内部,其第一接头通过电控阀连通储液罐的底部,第二接头通过电控阀连通进液接头,第三接头通过电控阀连通废液罐,第四接头通过电控阀连通泵推模块;所述泵推模块设于装置主体内;泵推模块的一端连接第四接头的电控阀,另一端连通胃管;所述温度控制模块也设于装置主体内,用于对容置仓内的液体进行加温或降温;所述处理模块设于装置主体的外侧面,用于控制各电控阀、泵推模块和温度控制模块运作。可通过储液罐同时满足多种液体的鼻饲工作任务,并利用泵推模块,实现自动化鼻饲,降低人力成本。

    一种简易自助式新冠病毒核酸采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9109533U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222115202.3

    申请日:2022-08-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简易自助式新冠病毒核酸采集器,包括面罩、连接部和储气袋,面罩设有出气口,储气袋设有集气口,连接部设有通气孔,通气孔用于连通出气口和集气口,连接部上端设有供一次性核酸采样滤片伸入的安装孔,安装孔设有便于一次性核酸采样滤片放置及取出的固定机构。与现有采样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存在如下有益效果。首先,采集操作简单,可适用于多种环境,如社区采集、上门采集、隔离点采集。其次,可实现全自助式采集。另外,可实现无接触式采集,降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另外,可改善采集过程舒适度,尤其适用于不耐受传统采集方式的人群。最后,可利用喷嚏反射采集深部下呼吸道的病原微生物,提高检测阳性率。

    一种改良后的腔鼻导管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5386739U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20169799.2

    申请日:2021-01-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良后的腔鼻导管,包括左导管、右导管、出氧管以及接头,出氧管上设置有两出氧孔,两出氧孔分别与左导管和右导管一一对应导通,出氧管上对应出氧孔的位置上分别设置有鼻管,出氧管上还设置有板状鼻托,板状鼻托与鼻管对称设置在出氧管的两侧,鼻托抵触于鼻子与上唇之间。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出氧管上设置有板状鼻托,板状鼻托抵触于鼻子与上唇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免除了医用胶布对出氧管的固定,从而对鼻管进行定位防止鼻管由鼻腔脱落;另一方面,板状鼻托还可以用以手持,辅助将两鼻管插入鼻孔内,手部不直接接触鼻管,相对较为卫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