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894197B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410140436.0
申请日:2014-04-09
Applicant: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IPC: B01J23/72 , B01J32/00 , C02F1/30 , C02F1/32 , C02F101/38
Abstract: 一种利用海蛎壳负载纳米Cu2O-TiO2光催化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光催化复合材料。先进行海蛎壳预处理;再制备纳米二氧化钛-海蛎壳复合材料;最后制备利用海蛎壳负载纳米Cu2O-TiO2光催化复合材料。采用溶胶-凝胶法与共沉淀法相结合来制备海蛎壳负载纳米Cu2O-TiO2光催化复合材料,海蛎壳通过活化后,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和表面吸附性,提高了光催化材料的光能吸收率,增强了海蛎壳的吸附能力,提高了光催化活性,解决了目前光催化材料应用于废水处理中存在的分离回收难度大、寿命短、光能利用率低等问题。此外,原材料价格低,可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4724750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510089831.5
申请日:2015-02-27
Applicant: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G9/02 , B01J23/06 , B01J3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以醋酸锌和过氧化钠采用水热法制备纳米氧化锌材料。醋酸锌在一定的条件下,经水解在水中形成游离的Zn2+后投加过氧化钠,过氧化钠瞬间产生游离的O2-与Zn2+结合制成纳米氧化锌。材料应用于废水处理领域中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本发明解决水溶液沉淀技术制备的颗粒团聚问题,优化了现今复杂的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降低生产成本,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5734042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610288081.9
申请日:2016-05-04
Applicant: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催化型固定化脱氮除磷颗粒的制备方法,将海藻酸钠、聚乙烯醇混合溶解后,添加除磷菌粉和脱氮菌粉中的一种或两种,形成混合液C;将硼酸、氯化钙和掺杂氮的纳米二氧化钛进行混合,形成混合液D;在制作光催化型固定化脱氮除磷颗粒的装置系统中,将混合液C通过蠕动泵缓缓输到装置(a)中,在蠕动泵的推动力下,混合液C缓慢滴入到装有混合液D的装置(b)中,并不断用磁力搅拌转子进行搅拌,经过钙化反应后,制得光催化型固定化脱氮除磷颗粒。本发明可以缓解近海岸的富营养化危机,脱氮率均超过80%,除磷率均超过70%,COD去除率均超过60%,而且操作简单,自制的装置系统实现连续运行,为机械化生产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02259032B
公开(公告)日:2013-07-24
申请号:CN201110146845.8
申请日:2011-05-31
Applicant: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Abstract: 一种活性污泥/二氧化钛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复合材料。提供一种制作时间短、制作成本低、在活性污泥表面形成均匀二氧化钛光催化层从而明显提高吸附能力和光催化性能的活性污泥/二氧化钛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将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烘干后破碎,过筛备用;将乙醇、钛酸四正丁酯和冰醋酸混合,得溶液A;将预处理后的活性污泥与溶液A混合,得混合物B;将乙醇用硝酸调节溶液的pH=2~3,得到溶液C;将溶液C加到混合物B中,直至成为凝胶;将凝胶烘干;将烘干后的凝胶转移到坩埚中煅烧后,洗涤,抽滤,烘干,即得活性污泥/二氧化钛复合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5734042B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610288081.9
申请日:2016-05-04
Applicant: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IPC: C12N11/14 , C12N11/10 , C12N11/0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催化型固定化脱氮除磷颗粒的制备方法,将海藻酸钠、聚乙烯醇混合溶解后,添加除磷菌粉和脱氮菌粉中的一种或两种,形成混合液C;将硼酸、氯化钙和掺杂氮的纳米二氧化钛进行混合,形成混合液D;在制作光催化型固定化脱氮除磷颗粒的装置系统中,将混合液C通过蠕动泵缓缓输到装置(a)中,在蠕动泵的推动力下,混合液C缓慢滴入到装有混合液D的装置(b)中,并不断用磁力搅拌转子进行搅拌,经过钙化反应后,制得光催化型固定化脱氮除磷颗粒。本发明可以缓解近海岸的的富营养化危机,脱氮率均超过80%,除磷率均超过70%,COD去除率均超过60%,而且操作简单,自制的装置系统实现连续运行,为机械化生产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06140100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510245328.4
申请日:2015-05-14
Applicant: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IPC: B01J20/24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亚甲基蓝废水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磷酸改性花生壳;(2)制备磷酸改性木屑;(3)将步骤(1)制得的磷酸改性花生壳和步骤(2)制得的磷酸改性木屑以1:1~4的质量比混合,制得复合吸附剂;(4)以0.1~0.7g/100mL的量将上述复合吸附剂投入亚甲基蓝废水中,于25~65℃的温度下,40~140r/min震荡吸附20~120min,上述亚甲基蓝废水的pH值为2~12,其中亚甲基蓝的含量为5~10mg/L。本发明的方法采用磷酸改性花生壳和磷酸改性木屑混合处理受亚甲基蓝污染的废水,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效率高,操作过程简单,吸附条件要求低,吸附材料成本低廉,达到“以废治污”。
-
公开(公告)号:CN102259032A
公开(公告)日:2011-11-30
申请号:CN201110146845.8
申请日:2011-05-31
Applicant: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Abstract: 一种活性污泥/二氧化钛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复合材料。提供一种制作时间短、制作成本低、在活性污泥表面形成均匀二氧化钛光催化层从而明显提高吸附能力和光催化性能的活性污泥/二氧化钛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将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烘干后破碎,过筛备用;将乙醇、钛酸四正丁酯和冰醋酸混合,得溶液A;将预处理后的活性污泥与溶液A混合,得混合物B;将乙醇用硝酸调节溶液的pH=2~3,得到溶液C;将溶液C加到混合物B中,直至成为凝胶;将凝胶烘干;将烘干后的凝胶转移到坩埚中煅烧后,洗涤,抽滤,烘干,即得活性污泥/二氧化钛复合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3894197A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410140436.0
申请日:2014-04-09
Applicant: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IPC: B01J23/72 , B01J32/00 , C02F1/30 , C02F1/32 , C02F101/38
Abstract: 一种利用海蛎壳负载纳米Cu2O-TiO2光催化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光催化复合材料。先进行海蛎壳预处理;再制备纳米二氧化钛-海蛎壳复合材料;最后制备利用海蛎壳负载纳米Cu2O-TiO2光催化复合材料。采用溶胶-凝胶法与共沉淀法相结合来制备海蛎壳负载纳米Cu2O-TiO2光催化复合材料,海蛎壳通过活化后,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和表面吸附性,提高了光催化材料的光能吸收率,增强了海蛎壳的吸附能力,提高了光催化活性,解决了目前光催化材料应用于废水处理中存在的分离回收难度大、寿命短、光能利用率低等问题。此外,原材料价格低,可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06428028U
公开(公告)日:2017-08-22
申请号:CN201720057956.4
申请日:2017-01-17
Applicant: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IPC: C02F1/28 , C02F103/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保控速净水器,包括外壳,外壳内腔中安装有内胆,内胆开口端设有内胆锁扣插口,内胆锁扣插口中旋接有锁扣,锁扣上安装有进水口,内胆容腔包括净水腔、控水腔和储水腔,净水腔中安装有三层吸附结构,控水腔与净水腔通过控水挡板隔离,控水挡板上设有联通孔,控水腔与储水腔之间通过储水挡板隔离,储水挡板上设有储水通孔,控水腔中安装有浮球结构,浮球结构安装于靠近联通孔处且浮球结构上安装有密封材料,所述储水腔中安装有去异味吸附装置。该净水器含三层吸附层装置,在底部附加一活性炭吸附装置,自制浮球控制开关控制净水时间,在使用时实现零电能消耗,净水效率最大化,外形美观大方,环保且极具经济效益。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