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569252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910057019.2
申请日:2019-01-22
Applicant: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主动式甲醛吸收与处置集成系统,包括集气罩,所述集气罩的进气口经螺旋吸收管组件与生物处理器的下部相连通,所述螺旋吸收管组件的内腔装有用以溶解甲醛的吸收液,所述生物处理器的内腔填充有生物填料,所述生物处理器的上部设置有出气口;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主动式甲醛吸收与处置集成系统的工作方法。本发明不仅结构设计简单、合理,而且可以对甲醛进行高效降解,方便快捷,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734042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610288081.9
申请日:2016-05-04
Applicant: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催化型固定化脱氮除磷颗粒的制备方法,将海藻酸钠、聚乙烯醇混合溶解后,添加除磷菌粉和脱氮菌粉中的一种或两种,形成混合液C;将硼酸、氯化钙和掺杂氮的纳米二氧化钛进行混合,形成混合液D;在制作光催化型固定化脱氮除磷颗粒的装置系统中,将混合液C通过蠕动泵缓缓输到装置(a)中,在蠕动泵的推动力下,混合液C缓慢滴入到装有混合液D的装置(b)中,并不断用磁力搅拌转子进行搅拌,经过钙化反应后,制得光催化型固定化脱氮除磷颗粒。本发明可以缓解近海岸的富营养化危机,脱氮率均超过80%,除磷率均超过70%,COD去除率均超过60%,而且操作简单,自制的装置系统实现连续运行,为机械化生产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02259032B
公开(公告)日:2013-07-24
申请号:CN201110146845.8
申请日:2011-05-31
Applicant: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Abstract: 一种活性污泥/二氧化钛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复合材料。提供一种制作时间短、制作成本低、在活性污泥表面形成均匀二氧化钛光催化层从而明显提高吸附能力和光催化性能的活性污泥/二氧化钛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将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烘干后破碎,过筛备用;将乙醇、钛酸四正丁酯和冰醋酸混合,得溶液A;将预处理后的活性污泥与溶液A混合,得混合物B;将乙醇用硝酸调节溶液的pH=2~3,得到溶液C;将溶液C加到混合物B中,直至成为凝胶;将凝胶烘干;将烘干后的凝胶转移到坩埚中煅烧后,洗涤,抽滤,烘干,即得活性污泥/二氧化钛复合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9569252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1910057019.2
申请日:2019-01-22
Applicant: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主动式甲醛吸收与处置集成系统,包括集气罩,所述集气罩的进气口经螺旋吸收管组件与生物处理器的下部相连通,所述螺旋吸收管组件的内腔装有用以溶解甲醛的吸收液,所述生物处理器的内腔填充有生物填料,所述生物处理器的上部设置有出气口;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主动式甲醛吸收与处置集成系统的工作方法。本发明不仅结构设计简单、合理,而且可以对甲醛进行高效降解,方便快捷,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967435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1710340724.4
申请日:2017-05-16
Applicant: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IPC: C09K17/32 , C09K105/00 , C09K10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首先制备纤维微晶、丙烯酸钾和菌悬液,然后将制得的纤维微晶、丙烯酸钾与引发剂和交联剂混合,在60℃水浴条件下搅拌反应,降低温度至40℃,缓慢加入菌悬液,继续搅拌,然后静置陈化形成凝胶,再经清洗、干燥和粉碎后制得土壤改良剂。本发明操作简单,技术难度低,可操作性强,并且本发明所得的土壤改良剂具有保水、保肥性能,兼有降解有机质的性能,此外对于重金属也有一定的吸收,可以有效改善土壤贫瘠、沙漠化、盐碱化,具有良好的市场价值和运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2259032A
公开(公告)日:2011-11-30
申请号:CN201110146845.8
申请日:2011-05-31
Applicant: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Abstract: 一种活性污泥/二氧化钛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复合材料。提供一种制作时间短、制作成本低、在活性污泥表面形成均匀二氧化钛光催化层从而明显提高吸附能力和光催化性能的活性污泥/二氧化钛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将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烘干后破碎,过筛备用;将乙醇、钛酸四正丁酯和冰醋酸混合,得溶液A;将预处理后的活性污泥与溶液A混合,得混合物B;将乙醇用硝酸调节溶液的pH=2~3,得到溶液C;将溶液C加到混合物B中,直至成为凝胶;将凝胶烘干;将烘干后的凝胶转移到坩埚中煅烧后,洗涤,抽滤,烘干,即得活性污泥/二氧化钛复合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6967435A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710340724.4
申请日:2017-05-16
Applicant: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IPC: C09K17/32 , C09K105/00 , C09K10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17/32 , C09K2101/00 , C09K210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首先制备纤维微晶、丙烯酸钾和菌悬液,然后将制得的纤维微晶、丙烯酸钾与引发剂和交联剂混合,在60℃水浴条件下搅拌反应,降低温度至40℃,缓慢加入菌悬液,继续搅拌,然后静置陈化形成凝胶,再经清洗、干燥和粉碎后制得土壤改良剂。本发明操作简单,技术难度低,可操作性强,并且本发明所得的土壤改良剂具有保水、保肥性能,兼有降解有机质的性能,此外对于重金属也有一定的吸收,可以有效改善土壤贫瘠、沙漠化、盐碱化,具有良好的市场价值和运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894197B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410140436.0
申请日:2014-04-09
Applicant: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IPC: B01J23/72 , B01J32/00 , C02F1/30 , C02F1/32 , C02F101/38
Abstract: 一种利用海蛎壳负载纳米Cu2O-TiO2光催化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光催化复合材料。先进行海蛎壳预处理;再制备纳米二氧化钛-海蛎壳复合材料;最后制备利用海蛎壳负载纳米Cu2O-TiO2光催化复合材料。采用溶胶-凝胶法与共沉淀法相结合来制备海蛎壳负载纳米Cu2O-TiO2光催化复合材料,海蛎壳通过活化后,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和表面吸附性,提高了光催化材料的光能吸收率,增强了海蛎壳的吸附能力,提高了光催化活性,解决了目前光催化材料应用于废水处理中存在的分离回收难度大、寿命短、光能利用率低等问题。此外,原材料价格低,可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4724750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510089831.5
申请日:2015-02-27
Applicant: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G9/02 , B01J23/06 , B01J3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以醋酸锌和过氧化钠采用水热法制备纳米氧化锌材料。醋酸锌在一定的条件下,经水解在水中形成游离的Zn2+后投加过氧化钠,过氧化钠瞬间产生游离的O2-与Zn2+结合制成纳米氧化锌。材料应用于废水处理领域中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本发明解决水溶液沉淀技术制备的颗粒团聚问题,优化了现今复杂的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降低生产成本,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4872177A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510180412.2
申请日:2015-04-16
Applicant: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IPC: A01N59/16 , A01N25/08 , A01P1/00 , A61L9/014 , A61L101/04 , A61L101/02
Abstract: 一种基于碳纳米银光触媒的抗菌除臭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将碳悬液A与混合液B混合,加入乙醇和水形成凝胶,烘干、煅烧,加入硝酸银溶液后,再与还原剂反应,既得碳纳米银/二氧化钛复合材料,其中碳悬液A为纳米颗粒碳加入无水乙醇中形成,混合液B为将钛酸四丁酯加入至乙醇和乙酸的混合液中形成。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技术难度低,可操作性强,所得碳纳米银/二氧化钛复合材料具有可见光高利用率和强抗菌效果的特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