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636833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518949.2
申请日:2020-12-2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 越众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福建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
IPC: H04B10/116 , H04B10/50 , H04B10/516 , H04B10/564
Abstract: 一种基于激光的上行、下行可见光通信链路装置,属于可见光通信领域。将以太网物理层的数据通过接口处理硬件电路直接提取出来,不需建立以太网与FPGA或DSP的通信网络接口,简化系统集成复杂度和降低开发周期,避免可见光通信速率降低问题;将以太网接口处理电路与差分转单端、单端转差分电路集成于一个模块中,避免高速信号在传输过程中衰减及信号反射问题。在发射端的光源驱动电路中集成自动功率控制电路,在接收端光电检测电路中设计漏电保护;在下行链路主要采用可见光激光进行通信,实现稳定双向通信,在低成本下满足实际应用中能进行可见光高速、远距离通信传输的要求,且满足家用数字网络电视等其他终端设备上网的性能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636833B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011518949.2
申请日:2020-12-2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 越众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福建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
IPC: H04B10/116 , H04B10/50 , H04B10/516 , H04B10/564
Abstract: 一种基于激光的上行、下行可见光通信链路装置,属于可见光通信领域。将以太网物理层的数据通过接口处理硬件电路直接提取出来,不需建立以太网与FPGA或DSP的通信网络接口,简化系统集成复杂度和降低开发周期,避免可见光通信速率降低问题;将以太网接口处理电路与差分转单端、单端转差分电路集成于一个模块中,避免高速信号在传输过程中衰减及信号反射问题。在发射端的光源驱动电路中集成自动功率控制电路,在接收端光电检测电路中设计漏电保护;在下行链路主要采用可见光激光进行通信,实现稳定双向通信,在低成本下满足实际应用中能进行可见光高速、远距离通信传输的要求,且满足家用数字网络电视等其他终端设备上网的性能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1010232A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911333564.6
申请日:2019-12-2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 福建恒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福建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
IPC: H04B10/116 , H04B10/50
Abstract: 一种提高可见光通信中Micro-LED带宽方法,涉及可见光通信领,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Micro-LED芯片有源区对芯片发光波长的调控机理,构建Micro-LED芯片光学性能模型;2)根据步骤1)构建的Micro-LED芯片光学性能模型制备微纳尺度下量子阱层露出的Micro-LED芯片;3)在步骤2)制备的Micro-LED芯片的侧壁沉积ALD层;4)在Micro-LED芯片上沉积量子点,使量子点和侧壁量子阱接触,从而利用非辐射能量转移机制加大载流子复合效率,降低载流子寿命,进而提高Micro-LED的-3dB带宽。
-
公开(公告)号:CN111010232B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1911333564.6
申请日:2019-12-2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 福建恒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福建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
IPC: H04B10/116 , H04B10/50
Abstract: 一种提高可见光通信中Micro‑LED带宽方法,涉及可见光通信领,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Micro‑LED芯片有源区对芯片发光波长的调控机理,构建Micro‑LED芯片光学性能模型;2)根据步骤1)构建的Micro‑LED芯片光学性能模型制备微纳尺度下量子阱层露出的Micro‑LED芯片;3)在步骤2)制备的Micro‑LED芯片的侧壁沉积ALD层;4)在Micro‑LED芯片上沉积量子点,使量子点和侧壁量子阱接触,从而利用非辐射能量转移机制加大载流子复合效率,降低载流子寿命,进而提高Micro‑LED的‑3dB带宽。
-
公开(公告)号:CN111082867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11333133.X
申请日:2019-12-2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福建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 , 福建恒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4B10/116 , H04B3/54
Abstract: 一种基于可见光通信与电力线传输的单光源双向通信系统,涉及通信系统领域,第一接口处理模块与设备端口连接;光源调制模块与第一接口处理模块连接,将可见光源点亮并作为信号发送端;光源接收与光电转换模块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信号放大与去噪模块和光源接收与光电转换模块连接;第二接口处理模块和信号放大与去噪模块连接,将信号传送至终端模块,完成下行链路的通信;电力线信号调制模块与第二接口处理模块连接,将终端模块回传给第二接口处理模块的信号调制到电力线上进行上行链路信号传输;电力线信号接收模块用于将电力线上的信号提取传输至第一接口处理模块,第一接口处理模块将该信号传输至所述设备端口,完成上行链路的通信。
-
公开(公告)号:CN110927643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266775.2
申请日:2019-12-11
IPC: G01R33/46
Abstract: 一种压制轴峰的相敏选择性J谱方法,涉及核磁共振多维谱方法。施加一个90度硬脉冲,将磁化矢量从Z方向旋转到XY平面,用180度选择性脉冲和一对散相梯度选择出S核并散相其他的横向磁化矢量,施加完美回波模块;设置PSYCHE模块的参数,激发角度及对应的梯度;确定间接维采样点数ni和谱宽SW1,保证SW1所测量的J耦合常数大;设置采样窗口的循环次数Nt;采样得到的N型信号和R型信号沿直接维傅里叶变换,并把傅里叶变换后的N型和R型信号的实部相加作为合成信号的实部,相减作为合成信号的虚部,对合成信号进行间接维傅里叶变换得到相敏选择性J谱。更加精确,谱图分辨率高,可在复杂的化合物结构分析中广泛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927643B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1911266775.2
申请日:2019-12-11
IPC: G01R33/46
Abstract: 一种压制轴峰的相敏选择性J谱方法,涉及核磁共振多维谱方法。施加一个90度硬脉冲,将磁化矢量从Z方向旋转到XY平面,用180度选择性脉冲和一对散相梯度选择出S核并散相其他的横向磁化矢量,施加完美回波模块;设置PSYCHE模块的参数,激发角度及对应的梯度;确定间接维采样点数ni和谱宽SW1,保证SW1所测量的J耦合常数大;设置采样窗口的循环次数Nt;采样得到的N型信号和R型信号沿直接维傅里叶变换,并把傅里叶变换后的N型和R型信号的实部相加作为合成信号的实部,相减作为合成信号的虚部,对合成信号进行间接维傅里叶变换得到相敏选择性J谱。更加精确,谱图分辨率高,可在复杂的化合物结构分析中广泛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493545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656103.3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显示屏动态背景图像增强的晕车缓解方法和系统,通过传感器采集车的加速度和姿态数据,结合数据融合算法对数据进行实时融合处理,再通过对输入的显示画面进行裁剪和缩放、设置黑白条纹区域、控制黑白条纹移动、通过算法利用传感器数据实时调整有效显示区域的旋转角度、在有效显示区域设置黑点上下移动进行视觉补偿等处理,将视频信号转码并处理后,输出到适配的显示接口,实现视频内容的显示,通过对车内乘客引入视觉提示从而缓解晕车,提升乘客的舒适度和安全感。
-
公开(公告)号:CN119300591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278280.2
申请日:2024-09-1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10H29/24 , H10H29/856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双向出光的微型LED器件,包括:共同承载板;光源组,光源组由N个微型LED芯片组成,微型LED芯片倒装设置于共同承载板下表面,其中N为自然数,且N≥3;以及微型LED芯片通过金属连接线两两相连;局部反射层,局部反射层设置于共同承载板上表面,且局部反射层在共同承载板上的投影与第一微型LED芯片和第N微型LED芯片在共同承载板上的投影均不交叠。该方案既能够实现微型LED在底面方向的光出射,又不会造成多次反射而发生自吸收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269567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392709.0
申请日:2024-10-0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系离子电池的磁共振成像离子浓度实时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O,组装水系离子电池;S1,将水系离子电池放入磁共振成像仪的检测区域,连接电化学工作站;S2,通过磁共振成像仪确定电极—电解液界面所在区域;S3,通电,等间隔时间采集电极—电解液界面二维图像数据,得到电解液离子浓度的表征图谱。本发明适用于磁共振成像仪对所述电池在原位实验中的检测,可以获得水系离子电池—电极界面离子浓度信息,从而分析电极界面金属的沉积与剥离,控制灵敏度高,检测结果稳定可靠,具有广泛推广的可能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