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碳纳米材料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海水淡化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123150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1082871.8

    申请日:2023-08-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磁性碳纳米材料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海水淡化应用,所述的磁性碳纳米材料水凝胶,包括水凝胶、以及分布于水凝胶中的碳纳米材料和磁纳米颗粒。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水凝胶、碳纳米材料和磁纳米颗粒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溶液;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溶液进行冷冻,得到冷冻产物;3)将步骤2)得到的冷冻产物解冻;4)重复步骤2)的冷冻和步骤3)的解冻,得到所述磁性碳纳米材料水凝胶。本发明制得的磁性碳纳米材料水凝胶在磁场作用下,弹性的磁性蒸发体发生几何形变从而实现动态压缩自排水,能够提高光热界面水蒸体的水蒸发速率。

    一种用于玻璃纳米通道制备的自动化样品组装设备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94792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77603.X

    申请日:2025-01-1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玻璃纳米通道制备的自动化样品组装设备及方法。该设备包括载物台位移模块、物料组装模块、电路通讯模块和人机交互模块;载物台位移模块包括载物台和导轨,载物台上并排设置若干凹槽用于同步搭载多根金属管通杆,载物台沿导轨方向运动;物料组装模块沿导轨路径依次设有夹头位、螺帽位、扩孔位、铜棒或毛细管位、锁紧位五层工作位,工作位处于金属管通杆的轴向两侧并排设置多个通孔;电路通讯模块用于模块间的信号传输;人机交互模块用于操控模块运动。本发明能够实现自动化、批量化、定制化和标准化地组装用于夹持待加工样品的金属管夹持器,有效解决人工组装效率低下、组装完成状态不一致以及容易损坏样品等问题。

    一种高效的碳纳米管垂直阵列杂化剥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75005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310378224.5

    申请日:2023-04-1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的碳纳米管垂直阵列杂化剥离方法,首先通过化学反应在基底上沉积垂直取向结构的碳纳米管阵列,在沉积结束切断碳源供给后,在反应腔室的前端放置含杂原子的前驱体,加热至指定温度保持一定时间实现碳纳米管垂直阵列杂化,之后,降温至指定温度,将反应腔室敞开在空气中,并保持一定时间,即可实现碳纳米管垂直阵列的原位完整剥离。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操作简单,绿色节能,不产生废气废料,适用于工业机械自动化过程,可以高效实现大面积的碳纳米管垂直阵列的剥离,对于任意几何结构沉积出的碳纳米管垂直阵列的基底均能实现剥离且无损伤,在碳纳米管基功能器件、柔性电子器件、电化学电极材料、催化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种基于固液相变的盲文显示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53170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310197496.5

    申请日:2023-03-0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nventor: 侯旭 曹敏 刘静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固液相变的盲文显示系统及方法,包括盲文点发生装置、流体通道和多个刺激单元,流体通道连通盲文点发生装置;盲文点发生装置包括多孔基质和填充于多孔基质孔道中的固液相变材料;盲文点发生装置规划为与刺激单元一一对应的多个盲文点单元,盲文点单元在相应刺激单元的作用下可发生固液相变材料的固态‑液态转变,并通过向流体通道通入流体来推动形成盲文点。本发明基于固液相变材料的固液相变特性形成可逆回复的盲文点,具有能耗低、盲文点高度可控并可锁止等优点,可满足盲人的阅读需求。

    一种电场调控气体脉冲释放系统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398510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371791.8

    申请日:2023-04-1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场调控气体脉冲释放系统及其应用,该系统包括给气单元、输入通道、输出通道、响应性控制单元和电场调控单元;响应性控制单元设于输入通道和输出通道之间以控制气体由输入通道进入输出通道;给气单元包括气体腔室和推进装置,气体腔室连通输入通道,推进装置用于以恒定的推进速率压缩气体腔室内的气体至每次气体的压强超过临界压强阈值时通过响应性控制单元经输出通道输出,实现脉冲释放,并可由电场调控单元无级调控气体通过的临界压强阈值。该系统抗腐蚀、低耗能,可电场调控气体脉冲释放的单次释放量和单次释放间隔;当输出通道外接不同输出单元时,可以实现液滴移动控制、药物控释、化学反应控制等应用。

    一种流体输运控制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70050B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1910927575.0

    申请日:2019-09-2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nventor: 侯旭 盛智芝 刘静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流体输运控制系统及方法。将胶体悬浮液通过毛细力限域在多孔膜的三维网络中,并进一步将多孔膜与胶体悬浮液的复合体系密封在流体输运装置中,通过调节外场,如磁场、电场、声场或光场,可以动态调控胶体颗粒在限域空间的聚集情况及混乱度,进而控制另外一种不互溶的流体通过胶体悬浮液复合膜体系时所需的压强阈值。其中,在待输运流体进入流体输送控制系统之前或是进入之后调控外场的大小和方向均可以有效控制流体的输运。这种流体输运方法具有非接触控制,实时响应性,并且该体系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和优异的抗污染性能。

    基于过膜压强测试的薄膜力学强度表征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218772B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110319895.5

    申请日:2021-03-2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nventor: 侯旭 雷津美 樊漪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过膜压强测试的薄膜力学强度表征方法,是以多孔材料为载体,使待测薄膜承载于载体的第一表面上,将承载有待测薄膜的载体置于一密闭通道中,于密闭通道靠近第二表面的一侧通入流体,检测流体通过载体并破坏待测薄膜时的过膜压强。本发明还提供了原位薄膜力学强度表征方法及装置。本发明针对力学强度较低的薄膜难以采用常规方式检测的问题,利用限域空间压力测试的方式,能够实现较低力学强度薄膜的检测,测试方法可靠,稳定性强,得到的数值具有可比性。

    基于过膜压强测试的薄膜力学强度表征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218772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319895.5

    申请日:2021-03-2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nventor: 侯旭 雷津美 樊漪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过膜压强测试的薄膜力学强度表征方法,是以多孔材料为载体,使待测薄膜承载于载体的第一表面上,将承载有待测薄膜的载体置于一密闭通道中,于密闭通道靠近第二表面的一侧通入流体,检测流体通过载体并破坏待测薄膜时的过膜压强。本发明还提供了原位薄膜力学强度表征方法及装置。本发明针对力学强度较低的薄膜难以采用常规方式检测的问题,利用限域空间压力测试的方式,能够实现较低力学强度薄膜的检测,测试方法可靠,稳定性强,得到的数值具有可比性。

    一种多相分离方法、装置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111444B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1911325781.0

    申请日:2019-12-2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相分离方法、装置及其应用。本发明涉及的装置包括多孔膜及功能液体组成的液体复合膜,密封材料与夹持装置将其密封在装置中,该装置的一侧设有至少两个通道口;另一侧设有至少一个通道口;第一通道口连接第一输入通道,第二通道口连接第一输出通道,第三通道口连接第二输出通道;第一输入通道和第一输出通道之间以及液体复合膜与第二输出通道之间设有连接通道。本发明装置具体实施时,基于液体复合膜的作用机制,利用外界刺激引起的功能液体表面张力变化以及Marangoni流动,使输运物质的过膜性质发生变化,并结合液体复合膜对多相物质调控性的差别,使两相物质从不同的输出通道中流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