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解液中镍、铁、铜的萃取分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51253B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110173997.7

    申请日:2011-06-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34 Y02P10/236

    Abstract: 一种电解液中镍、铁、铜的萃取分离方法,涉及一种电解液。在电解液中加入双氧水,对电解液进行预先氧化处理;在经过预先氧化处理的电解液中加入氟化铵掩蔽铁离子;采用氨水调节电解液的pH值至4~5,使用萃取剂与煤油混合溶液第1次萃取铜离子,再采用氨水调节电解液的pH值至4~5,使用萃取剂与煤油混合溶液第2次萃取铜离子,然后将萃余液用氨水调节pH值至10~11,并沉淀过滤除铁,再用萃取剂与煤油混合溶液第1次萃取镍,铜、镍被萃取而钴离子等则留在水相中;用H2SO4溶液反萃铜;用H2SO4溶液反萃镍;经过反萃取操作后,萃取剂中的金属离子完全被洗脱,完成电解液中镍、铁、铜的萃取分离。

    一种石墨烯碳膜包裹的铜纳米丝网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78164A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410327046.4

    申请日:2014-07-1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石墨烯碳膜包裹的铜纳米丝网络的制备方法,涉及金属透明薄膜电极的制备。提供可有效改善Cu纳米丝电极的抗氧化性和光电特性的一种石墨烯碳膜包裹的铜纳米丝网络的制备方法。制作Cu纳米丝薄膜电极;在Cu箔上低温生长石墨烯;调控Cu纳米丝的真空熔点;在Cu纳米丝网络上包裹石墨烯碳膜。采用铜箔胶囊将样品密封,利用磁力杆严格控制样品的固化时间和反应时间的方法,可使得Cu纳米丝在中高温度下保持形貌稳定,并完成包裹石墨烯碳膜后的迅速降温退火处理,使得石墨烯碳膜得以在有效时间内均匀包裹在Cu纳米丝的整个侧壁表面,形成同轴型的包裹结构。

    一种石墨烯碳膜包裹的铜纳米丝网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78164B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410327046.4

    申请日:2014-07-1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石墨烯碳膜包裹的铜纳米丝网络的制备方法,涉及金属透明薄膜电极的制备。提供可有效改善Cu纳米丝电极的抗氧化性和光电特性的一种石墨烯碳膜包裹的铜纳米丝网络的制备方法。制作Cu纳米丝薄膜电极;在Cu箔上低温生长石墨烯;调控Cu纳米丝的真空熔点;在Cu纳米丝网络上包裹石墨烯碳膜。采用铜箔胶囊将样品密封,利用磁力杆严格控制样品的固化时间和反应时间的方法,可使得Cu纳米丝在中高温度下保持形貌稳定,并完成包裹石墨烯碳膜后的迅速降温退火处理,使得石墨烯碳膜得以在有效时间内均匀包裹在Cu纳米丝的整个侧壁表面,形成同轴型的包裹结构。

    一种单分散银核-镍壳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28994A

    公开(公告)日:2011-11-02

    申请号:CN201110165002.2

    申请日:2011-06-2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36

    Abstract: 一种单分散银核-镍壳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金属核壳结构纳米粒子。提供一种工艺简单,可保证产物的单分散性的单分散银核-镍壳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催化硼氢化钠水解制氢上的应用。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将镍的金属盐、银的金属盐、表面稳定剂、烷基胺或烷基胺与高沸点有机溶剂的混合液加入至反应容器中,使混合物均匀化,再升温至170~240℃并在此温度下保温20min~3h,得到反应产物;将所得的反应产物用有机溶剂混合液清洗,离心分离,真空干燥,最后得到单分散银核-镍壳纳米粒子。所述单分散银核-镍壳纳米粒子可用于催化硼氢化钠水解制氢反应。制备工艺简单,成本相对低廉,便于工业化生产。

    一种合金包裹铜纳米线制备多功能核壳纳米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59626A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510385468.1

    申请日:2015-06-3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合金包裹铜纳米线制备多功能核壳纳米材料的方法,涉及核壳纳米材料。将Cu纳米线与金属有机盐混溶于十八烯胺溶液中;将反应容器加热,第一阶段,将反应容器内溶液温度加热至80~120℃后,通入N2,恒温加热10~20min;第二阶段,当金属有机盐为乙酰丙酮镍或乙酰丙酮锌时,反应温度为180~210℃;当金属有机盐为乙酰丙酮钒或乙酰丙酮钛时,反应温度为140~170℃;当反应溶液的温度由80~120℃达到设定温度后,恒温加热30~60min,反应结束;待反应溶液冷却,加入正己烷溶液,超声,将溶液转移至离心管中离心,纳米线固体沉积在离心管底部,将离心管中上层溶液倒掉即得完成包裹后的Cu纳米线。

    一种镍离子催化合成铜纳米线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12721B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310172203.4

    申请日:2013-05-1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镍离子催化合成铜纳米线的方法,涉及一种金属纳米线制备方法。将含镍的前驱盐和含氯的铜前驱盐溶解于含有胺基的有机溶剂中,得到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通入惰性气体,加热后保温,排去水和氧气后,继续加热后再保温,然后降温;将得到的溶液通过离心处理,倒去母液,清洗后干燥,即得铜纳米线。或将含镍的前驱盐和含氯的铜前驱盐溶解于含有胺基的有机溶剂中,得到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通入惰性气体,加热后保温,排去水和氧气后,继续加热后再保温,等待反应一段时间后,再缓慢升温至更高温度并保温;将得到的溶液施加一个外加磁场,将产物吸住,然后倒去母液,得到由铜镍合金包裹的表面残留有机物的铜纳米线,清洗干燥后即得铜纳米线。

    一种电解液中镍、铁、铜的萃取分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51253A

    公开(公告)日:2011-11-23

    申请号:CN201110173997.7

    申请日:2011-06-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34 Y02P10/236

    Abstract: 一种电解液中镍、铁、铜的萃取分离方法,涉及一种电解液。在电解液中加入双氧水,对电解液进行预先氧化处理;在经过预先氧化处理的电解液中加入氟化铵掩蔽铁离子;采用氨水调节电解液的pH值至4~5,使用萃取剂与煤油混合溶液第1次萃取铜离子,再采用氨水调节电解液的pH值至4~5,使用萃取剂与煤油混合溶液第2次萃取铜离子,然后将萃余液用氨水调节pH值至10~11,并沉淀过滤除铁,再用萃取剂与煤油混合溶液第1次萃取镍,铜、镍被萃取而钴离子等则留在水相中;用H2SO4溶液反萃铜;用H2SO4溶液反萃镍;经过反萃取操作后,萃取剂中的金属离子完全被洗脱,完成电解液中镍、铁、铜的萃取分离。

    一种合金包裹铜纳米线制备多功能核壳纳米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59626B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510385468.1

    申请日:2015-06-3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合金包裹铜纳米线制备多功能核壳纳米材料的方法,涉及核壳纳米材料。将Cu纳米线与金属有机盐混溶于十八烯胺溶液中;将反应容器加热,第一阶段,将反应容器内溶液温度加热至80~120℃后,通入N2,恒温加热10~20min;第二阶段,当金属有机盐为乙酰丙酮镍或乙酰丙酮锌时,反应温度为180~210℃;当金属有机盐为乙酰丙酮钒或乙酰丙酮钛时,反应温度为140~170℃;当反应溶液的温度由80~120℃达到设定温度后,恒温加热30~60min,反应结束;待反应溶液冷却,加入正己烷溶液,超声,将溶液转移至离心管中离心,纳米线固体沉积在离心管底部,将离心管中上层溶液倒掉即得完成包裹后的Cu纳米线。

    金属纳米丝透明欧姆电极的压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26991A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310373675.6

    申请日:2013-08-2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金属纳米丝透明欧姆电极的压印方法,涉及透明薄膜电极。将Cu纳米分散于有机溶液中;通过真空抽滤,将分散于有机溶液中的Cu纳米线沉积于滤膜上;将沉积有Cu纳米线的滤膜覆盖在基片上,并在基片背面施加压力,再揭去滤膜后,Cu纳米线薄膜即被转移到基片背面,然后在真空气氛中退火,即完成金属纳米丝透明欧姆电极的压印。所制成的金属纳米丝的透明欧姆电极,具有良好的电导率和透光性,并能与半导体器件形成良好欧姆接触,可以提高器件电注入效率及其出光效率。制作灵活,易于图案化,可以在很多不规则的区域或者超大面积上形成透明导电电极。

    一种镍离子催化合成铜纳米线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12721A

    公开(公告)日:2013-07-24

    申请号:CN201310172203.4

    申请日:2013-05-1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镍离子催化合成铜纳米线的方法,涉及一种金属纳米线制备方法。将含镍的前驱盐和含氯的铜前驱盐溶解于含有胺基的有机溶剂中,得到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通入惰性气体,加热后保温,排去水和氧气后,继续加热后再保温,然后降温;将得到的溶液通过离心处理,倒去母液,清洗后干燥,即得铜纳米线。或将含镍的前驱盐和含氯的铜前驱盐溶解于含有胺基的有机溶剂中,得到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通入惰性气体,加热后保温,排去水和氧气后,继续加热后再保温,等待反应一段时间后,再缓慢升温至更高温度并保温;将得到的溶液施加一个外加磁场,将产物吸住,然后倒去母液,得到由铜镍合金包裹的表面残留有机物的铜纳米线,清洗干燥后即得铜纳米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