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几何的宽速域高超声速乘波体飞行器及其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27704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1910398214.1

    申请日:2019-05-1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可变几何的宽速域高超声速乘波体飞行器及其设计方法,涉及乘波体飞行器。宽速域高超声速乘波体飞行器设有左可移动机翼、右可移动机翼、液压操纵系统、乘波前体、液压操纵杆、左铰接头、右铰接头、滑道、机身、左边条翼和右边条翼。根据设计要求设计乘波前体;根据乘波前体设计机身及与机身相连的左可移动机翼、右可移动机翼、左边条翼和右边条翼;设计左可移动机翼、右可移动机翼、左边条翼和右边条翼隐藏至机身的尺寸;设计液压操纵系统底部的滑道以及滑轮;设计液压操纵杆与左边条翼和右边条翼连接的左铰接头和右铰接头。

    一种基于零质量射流控制的前缘缝翼噪声抑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01669B

    公开(公告)日:2020-01-07

    申请号:CN201711268751.1

    申请日:2017-12-0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零质量射流控制的前缘缝翼噪声抑制方法,涉及飞机机体噪声抑制方法。选用零质量射流激励器;在前缘缝翼靠近尖端的吸力面处,等间距布置零质量射流激励器;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或风洞实验的方法得飞机在起飞和着陆时不同飞行状态下,有/无采用零质量射流控制的前缘缝翼噪声数据,建立噪声数据库;通过对噪声数据库进行对比分析,得飞机在起飞和着陆时不同飞行状态下能实现前缘缝翼降噪效果的零质量射流激励器的激励频率、出口动量系数等参数设置;将零质量射流激励器控制参数存储在机载计算机内,当飞机处于起飞和着陆状态时,零质量射流激励器根据不同的飞行状态,调节激励器的参数,起到前缘缝翼噪声抑制的效果。

    一种基于零质量射流控制的前缘缝翼噪声抑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01669A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711268751.1

    申请日:2017-12-0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零质量射流控制的前缘缝翼噪声抑制方法,涉及飞机机体噪声抑制方法。选用零质量射流激励器;在前缘缝翼靠近尖端的吸力面处,等间距布置零质量射流激励器;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或风洞实验的方法得飞机在起飞和着陆时不同飞行状态下,有/无采用零质量射流控制的前缘缝翼噪声数据,建立噪声数据库;通过对噪声数据库进行对比分析,得飞机在起飞和着陆时不同飞行状态下能实现前缘缝翼降噪效果的零质量射流激励器的激励频率、出口动量系数等参数设置;将零质量射流激励器控制参数存储在机载计算机内,当飞机处于起飞和着陆状态时,零质量射流激励器根据不同的飞行状态,调节激励器的参数,起到前缘缝翼噪声抑制的效果。

    一种基于流体拓扑优化的涡轮叶栅流道拓扑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36651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111011945.X

    申请日:2021-08-3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流体拓扑优化的涡轮叶栅流道拓扑设计方法,属于涡轮气动设计领域。建立发动机涡轮叶栅流道拓扑优化的几何模型,确定设计域和出入口位置;构建关于流体的能量耗散、涡轮转动方向动量以及流体所占体积分数等三个目标函数;调整目标函数之间数量级确保量级相近,以此构建修正的多目标函数;定义相应边界条件并求解流场,利用伴随法求解伴随流场,输出伴随乘子,进行灵敏度分析计算;将目标函数值及其灵敏度代入MMA优化算法进行优化,更新设计变量;判断目标函数是否收敛,若否,则将更新的设计变量代入MMA优化算法继续迭代,若满足,则输出最终拓扑结果。无需给定几何信息及初始叶型,为发动机涡轮叶栅构型设计提供一种新思路。

    一种基于流体拓扑优化的二元进气道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29003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11693693.8

    申请日:2022-12-2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流体拓扑优化的二元进气道设计方法,包括:以总压恢复系数,出入口静压比作为目标函数,以设计域中流体体积作为约束,并考虑湍流模型,利用数学方法建立相应拓扑优化模型。在此基础建立进气道拓扑优化的几何模型,定义边界条件并求解流场,基于流场计算结果利用伴随法进行目标函数灵敏度分析,并使用移动渐近线优化算法进行梯度优化更新迭代,得到最终拓扑优化结果。本发明提供的进气道设计方法不仅可实现气动部件形状与尺寸的优化,还可改变其拓扑布局,有望形成新概念气动布局,为进气道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一种基于马格努斯效应的流速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21962B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010689409.4

    申请日:2020-07-1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马格努斯效应的流速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涉及流体速度测量领域,该装置包括外壳和内部中空的圆柱;外壳一端固定设置有控制设备,另一端开口,外壳内设置有通过固定轴承与控制设备连接的直流电机;圆柱一端固定连接有硬长杆,硬长杆远离圆柱的一端与直流电机固定连接;外壳的开口端内壁处均匀环设有多个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均分别与硬长杆侧壁无应力接触;本发明基于该装置的测量方法包括步骤一;确定测量装置总体结构;步骤二;布置压力传感器;步骤三;根据传感器数据计算圆柱受力;步骤四;处理与修正所得数据。本发明不仅能够测量流体速度的大小,还能实现速度方向的测量,而且测速装置小型方便,生产和维护成本低。

    一种考虑转捩扰动因素的γ-Reθt转捩模型标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97708A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2011487219.0

    申请日:2020-12-1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考虑转捩扰动因素的γ‑Reθt转捩模型标定方法,涉及边界层流动转捩领域。提出一种可实现考虑粗糙颗粒、横流、尾迹等扰动因素γ‑Reθt转捩模型的通用标定方法,通过分析扰动因素的相关特征,引入转捩判据的通用形式通过建立转捩判据系数α与扰动因素特征参数关系数据库来拟合出二者的函数关系,在此基础上,转捩预测对象可基于扰动因素特征参数匹配出与之相适应的转捩判据。提高了γ‑Reθt转捩模型预测扰动因素影响下边界层转捩位置的精度,同时也扩展模型在不同扰动因素特征下的应用。

    带双内环空腔的涡轮盘结构及其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77678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1028678.2

    申请日:2020-09-2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带双内环空腔的涡轮盘结构及其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涡轮盘原始模型进行扇区模型切分提取;2)根据应力场分布选取合理的模型分块尺寸;3)设置材料属性并对模型进行分块处理和网格划分处理,对模型设置相应载荷条件和应力模拟仿真计算;4)设置相应拓扑优化约束条件与优化目标进行拓扑优化;5)基于拓扑优化结果,进行模型重构,选取结构去除部分关键尺寸作为设计变量;6)对重构后模型进行尺寸优化,并进行静力学分析;7)将分析结果与涡轮盘材料的屈服极限值进行对比,验证尺寸优化后模型应力是否小于材料的屈服极限,如果未达到要求,重复步骤6),直至满足要求,即设计得到带双内环空腔的涡轮盘结构。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宽域斜爆震射流起爆调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13846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221309.7

    申请日:2024-02-2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宽域斜爆震射流起爆调控方法,涉及深度学习领域。在构建过渡起爆数据库的前提下利用深度学习实现不同工况不同射流条件下起爆情况的分类判别,并将其作为第一子网络。在对预测起爆区域概率最小的马赫数对应的射流动量比进行检验确定第一子网络的可靠性之后,利用该子网络自建数据库并搭建第二子网络,其输入为不同工况,输出倚靠第一子网络的知识来检索不同工况流场由非起爆到起爆的过渡点作为该工况下的合理射流动量比。以此实现快速寻找不同工况下射流的合理动量比。该方法不仅有望优化宽域斜爆震发动机性能,还在高超声速吸气式推进领域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基于PINNs的超声速进气道试验流场重构方法、装置及可读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7973036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138163.X

    申请日:2024-01-3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PINNs的超声速进气道试验流场重构方法、装置及可读介质,包括:在超声速进气道试验流场中采集各个归一化后的坐标对应的物理参数的试验值,得到训练数据,物理参数包括压强、密度、温度、速度;构建基于PINNs的超声速进气道试验流场重构模型;构建粘性流动的物理控制方程,基于训练数据和粘性流动的物理控制方程构建总损失函数,采用总损失函数对超声速进气道试验流场重构模型进行训练,得到经训练的超声速进气道试验流场重构模型;获取超声速进气道试验流场的归一化后的坐标,将归一化后的坐标输入经训练的超声速进气道试验流场重构模型,得到坐标对应的物理参数的预测值。本发明不仅能有效提高重构的准确度,还能降低重构难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