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双内环空腔的涡轮盘结构及其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77678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1028678.2

    申请日:2020-09-2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带双内环空腔的涡轮盘结构及其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涡轮盘原始模型进行扇区模型切分提取;2)根据应力场分布选取合理的模型分块尺寸;3)设置材料属性并对模型进行分块处理和网格划分处理,对模型设置相应载荷条件和应力模拟仿真计算;4)设置相应拓扑优化约束条件与优化目标进行拓扑优化;5)基于拓扑优化结果,进行模型重构,选取结构去除部分关键尺寸作为设计变量;6)对重构后模型进行尺寸优化,并进行静力学分析;7)将分析结果与涡轮盘材料的屈服极限值进行对比,验证尺寸优化后模型应力是否小于材料的屈服极限,如果未达到要求,重复步骤6),直至满足要求,即设计得到带双内环空腔的涡轮盘结构。

    涡轮封严盘非圆通气孔集成设计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53249A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2010136972.9

    申请日:2020-03-0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涡轮封严盘非圆通气孔集成设计优化方法,涉及航空发动机。1)建立涡轮转子二维几何模型,生成涡轮转子二维网格模型,执行强度分析;2)选择剪切边界位置,提取剪切边界上节点的坐标、位移结果和应力结果,进行几何模型重构与网格划分,得三维单孔扇区子模型;3)对三维单孔扇区子模型执行强度分析,对比涡轮转子二维网格模型的强度分析结果,若误差可接受,则完成变维度子模型建模,若误差不可接受,则返回步骤2);4)设计非圆通气孔,分别计算非圆通气孔单孔面积、通气孔数目和三维子模型的扇区角度;5)自动建模与自动分网;6)建立通气孔优化数学模型。可使涡轮封严盘通气孔的孔边应力分布更为均匀,使封严盘的疲劳寿命大幅提高。

    域扩展的带内环空腔的涡轮盘结构及其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77677B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011028677.8

    申请日:2020-09-2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域扩展的带内环空腔的涡轮盘结构及其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涡轮盘原始模型进行区域扩展并进行扇区模型切分提取;2)根据应力场分布选取合理的模型分块尺寸;3)设置材料属性并对模型进行分块处理和网格划分处理,对模型设置相应载荷条件和应力模拟仿真计算;4)设置相应拓扑优化约束条件与优化目标进行拓扑优化;5)基于拓扑优化结果,进行模型重构,选取结构去除部分关键尺寸作为设计变量;6)对重构后模型进行尺寸优化,并进行静力学分析;7)将分析结果与涡轮盘材料的屈服极限值进行对比,验证尺寸优化后模型应力是否小于材料的屈服极限,如未达到要求,重复步骤6)至满足要求,即设计得到域扩展的带内环空腔的涡轮盘结构。

    域扩展的带内环空腔的涡轮盘结构及其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77677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1028677.8

    申请日:2020-09-2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域扩展的带内环空腔的涡轮盘结构及其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涡轮盘原始模型进行区域扩展并进行扇区模型切分提取;2)根据应力场分布选取合理的模型分块尺寸;3)设置材料属性并对模型进行分块处理和网格划分处理,对模型设置相应载荷条件和应力模拟仿真计算;4)设置相应拓扑优化约束条件与优化目标进行拓扑优化;5)基于拓扑优化结果,进行模型重构,选取结构去除部分关键尺寸作为设计变量;6)对重构后模型进行尺寸优化,并进行静力学分析;7)将分析结果与涡轮盘材料的屈服极限值进行对比,验证尺寸优化后模型应力是否小于材料的屈服极限,如未达到要求,重复步骤6)至满足要求,即设计得到域扩展的带内环空腔的涡轮盘结构。

    涡轮封严盘非圆通气孔集成设计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53249B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010136972.9

    申请日:2020-03-0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涡轮封严盘非圆通气孔集成设计优化方法,涉及航空发动机。1)建立涡轮转子二维几何模型,生成涡轮转子二维网格模型,执行强度分析;2)选择剪切边界位置,提取剪切边界上节点的坐标、位移结果和应力结果,进行几何模型重构与网格划分,得三维单孔扇区子模型;3)对三维单孔扇区子模型执行强度分析,对比涡轮转子二维网格模型的强度分析结果,若误差可接受,则完成变维度子模型建模,若误差不可接受,则返回步骤2);4)设计非圆通气孔,分别计算非圆通气孔单孔面积、通气孔数目和三维子模型的扇区角度;5)自动建模与自动分网;6)建立通气孔优化数学模型。可使涡轮封严盘通气孔的孔边应力分布更为均匀,使封严盘的疲劳寿命大幅提高。

    一种离心叶轮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4092436U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023328397.7

    申请日:2020-12-3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离心叶轮,其绕第一轴转动,并设有进气端和排气端,其包括彼此间连为一体的本体和若干叶片;各所述叶片布设于本体周缘;所述本体设有以第一轴为轴线的轴孔;所述轴孔沿轴向设有两个内台,以达到减重的目标,且能够满足应力要求。

    一种涡轮整体叶盘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4091970U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023329045.3

    申请日:2020-12-3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涡轮整体叶盘,其在涡轮盘设有第一环形腔、第二环形腔和第三环形腔;第一环形腔在靠近排气端的位置从转轴部向连接部延伸并形成封闭曲面;第二环形腔在靠近进气端的位置从转轴部向连接部延伸并形成封闭曲面;第三环形腔位于边缘部内并形成封闭曲面。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相比实心的涡轮整体叶盘有较低的质量,且能够满足应力要求。

    一种带单内环空腔的涡轮盘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3063683U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2022142947.X

    申请日:2020-09-2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带单内环空腔的涡轮盘结构,涉及航空发动机技术领域,包括轮盘,所述轮盘内部设有密闭的在轮盘内沿圆周向贯通的单内环空腔;所述单内环空腔呈类等腰三角形设置,其口径自轮盘内侧向外轮缘逐渐变大;所述单内环空腔的两个底角由3mm圆弧倒角构成,顶角由2.5mm圆弧倒角构成。该结构使得发动机涡轮质量大幅度降低,进一步提升航空发动机推重比。

    一种带双内环空腔的涡轮盘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3063684U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2022142981.7

    申请日:2020-09-2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带双内环空腔的涡轮盘结构,涉及航空发动机技术领域,包括轮盘,轮盘内部设有密闭的在轮盘内沿圆周向贯通的两个空腔;所述两个空腔位于轮盘的中心线与外轮缘之间并呈两端分布;其中,一个空腔靠近盘缘面,且口径自轮盘内侧向外轮缘逐渐变大;另一个空腔靠近轮心,且口径自轮盘内侧向外轮缘逐渐变小。该结构使得发动机涡轮质量大幅度降低,进一步提升航空发动机推重比。

    一种带三内环空腔的涡轮盘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3063682U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2022142156.7

    申请日:2020-09-2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带三内环空腔的涡轮盘结构,涉及航空发动机技术领域,包括轮盘,轮盘内部设有密闭的在轮盘内沿圆周向贯通的三内环空腔;所述三内环空腔由两个类等腰三角形空腔和一个类等腰梯形空腔组成,其中,靠近盘缘面的类等腰三角形内环空腔口径自轮盘内侧向外轮缘逐渐变大,靠近轮心的类等腰三角形内环空腔口径自轮盘内侧向外轮缘逐渐变小,类等腰梯形内环空腔口径自轮盘内侧向外轮缘逐渐变小。该结构使得发动机涡轮质量大幅度降低,进一步提升航空发动机推重比。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