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051001B
公开(公告)日:2013-02-06
申请号:CN201010542894.9
申请日:2010-11-1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8L25/06 , C08L33/24 , C08F112/08 , C08F220/58 , C08F2/24 , B01J13/14
Abstract: 一种核壳结构复合凝胶微球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核壳结构的复合物。复合凝胶微球由内核聚合物和壳层水凝胶组成,内核聚合物50%~90%、壳层水凝胶10%~50%。将反应容器密封抽真空,通氮气,将可交联的水溶性表面活性剂溶于水中,制成溶液A,再加入反应器中;将油溶性引发剂溶于内核单体中,配成溶液B;将溶液B加入反应器中,搅拌后升温继续反应;将壳层单体和交联剂溶于水中,配制成溶液C;将溶液C加入反应体系中反应,抽滤水洗,得核壳结构复合凝胶微球。采用改性的乳液聚合方法合成核壳结构复合材料,核为力学强度较好的聚苯乙烯高分子微球,壳为水凝胶形成的表层。在保留水凝胶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同时,提高其力学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02241937B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110140952.X
申请日:2011-05-2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9D133/04 , C09D7/12 , C07F7/21
Abstract: 一种POSS改性水性纳米透明隔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隔热涂料,所述涂料的组分为:硅丙乳液40%~60%,纳米ATO浆料5%~15%,去离子水20%~30%,成膜助剂2%~6%,消泡剂0.1%~0.5%,流平剂0.1%~0.5%,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改性剂5%~15%。制备方法为:按各组分配比,在硅丙乳液中加入消泡剂分散均匀,然后加入到纳米ATO浆料中并搅拌,再依次加入去离子水、流平剂、成膜助剂和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改性剂,混合后即得POSS改性水性纳米透明隔热涂料。改性后的涂料涂层硬度最高达到铅笔硬度4H,同时具有高红外线阻隔率和可见光透过率及很好的抗紫外线的老化能力和耐候性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603962A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210054600.7
申请日:2012-03-0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8F220/18 , C08F220/14 , C08F220/34 , C08F220/58 , C08F2/22 , B01J13/14 , B01J31/06 , A61K47/32
Abstract: 一种表面功能化的多孔异形微球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聚合物微球。将亲水单体、疏水单体及交联剂加入溶剂中,通氮气,再加入引发剂溶液,继续通氮气反应后,得多孔异形微球;所述亲水单体、疏水单体、交联剂、溶剂和引发剂溶液按质量百分比的含量为:亲水单体和疏水单体为1%~20%,交联剂为亲水单体和疏水单体总质量的1%~5%,引发剂为亲水单体和疏水单体总质量的0.1%~5%,其余为溶剂;所述亲水单体与疏水单体的体积比为1/10~1/3。
-
公开(公告)号:CN102051001A
公开(公告)日:2011-05-11
申请号:CN201010542894.9
申请日:2010-11-1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8L25/06 , C08L33/24 , C08F112/08 , C08F220/58 , C08F2/24 , B01J13/14
Abstract: 一种核壳结构复合凝胶微球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核壳结构的复合物。复合凝胶微球由内核聚合物和壳层水凝胶组成,内核聚合物50%~90%、壳层水凝胶10%~50%。将反应容器密封抽真空,通氮气,将可交联的水溶性表面活性剂溶于水中,制成溶液A,再加入反应器中;将油溶性引发剂溶于内核单体中,配成溶液B;将溶液B加入反应器中,搅拌后升温继续反应;将壳层单体和交联剂溶于水中,配制成溶液C;将溶液C加入反应体系中反应,抽滤水洗,得核壳结构复合凝胶微球。采用改性的乳液聚合方法合成核壳结构复合材料,核为力学强度较好的聚苯乙烯高分子微球,壳为水凝胶形成的表层。在保留水凝胶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同时,提高其力学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02019738A
公开(公告)日:2011-04-20
申请号:CN201010502646.1
申请日:2010-10-1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 厦门顺峰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POSS改性高阻隔三层共挤包装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包装薄膜。提供一种具有阻隔性能、力学性能、耐热性能和透明性较好的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改性高阻隔三层共挤包装薄膜及其制备方法。薄膜包括外、中、里三层,外层薄膜组份为低密度聚乙烯、线型低密度聚乙烯和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改性剂,中层薄膜组份为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和增容树脂,里层薄膜组份为LDPE、LLDPE和开口剂。先制备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改性剂,再制备含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改性剂的外层薄膜母粒,最后制备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改性高阻隔三层共挤包装薄膜。
-
公开(公告)号:CN102603962B
公开(公告)日:2014-02-05
申请号:CN201210054600.7
申请日:2012-03-0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8F220/18 , C08F220/14 , C08F220/34 , C08F220/58 , C08F2/22 , B01J13/14 , B01J31/06 , A61K47/32
Abstract: 一种表面功能化的多孔异形微球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聚合物微球。将亲水单体、疏水单体及交联剂加入溶剂中,通氮气,再加入引发剂溶液,继续通氮气反应后,得多孔异形微球;所述亲水单体、疏水单体、交联剂、溶剂和引发剂溶液按质量百分比的含量为:亲水单体和疏水单体为1%~20%,交联剂为亲水单体和疏水单体总质量的1%~5%,引发剂为亲水单体和疏水单体总质量的0.1%~5%,其余为溶剂;所述亲水单体与疏水单体的体积比为1/10~1/3。
-
公开(公告)号:CN102731774A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1210235335.2
申请日:2012-07-0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马来酸长链脂肪醇聚乙二醇单甲醚双酯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化合物。将马来酸酐和等摩尔的长链脂肪醇溶于溶剂中,加热反应,除去溶剂后得到马来酸单脂肪醇酯;将聚乙二醇单甲醚溶解于4~8倍质量的甲苯中,加热,蒸出一半甲苯,通过甲苯与水的共沸除去聚乙二醇单甲醚中的水,得到无水聚乙二醇单甲醚溶液;将与聚乙二醇单甲醚等摩尔的马来酸单脂肪醇酯溶解于溶剂中,与所制得的无水聚乙二醇单甲醚溶液混合后,加入催化剂4-二甲氨基吡啶;将脱水剂二环己基碳二亚胺溶解于溶剂中得到二环己基碳二亚胺溶液;将得到的二环己基碳二亚胺溶液注入到制备的溶液体系中,搅拌,过滤,干燥,提纯,得到马来酸长链脂肪醇聚乙二醇单甲醚双酯。
-
公开(公告)号:CN102731773A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1210234427.9
申请日:2012-07-0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三嵌段可交联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表面活性剂。提供一种制备方法简单、合成条件温和高转化率的三嵌段可交联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三嵌段可交联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双(马来酸单脂肪醇酯)聚乙二醇酯。将马来酸酐和等摩尔的长链脂肪醇溶于溶剂中,加热反应,除去溶剂后得到马来酸单脂肪醇酯;将马来酸单脂肪醇酯和干燥的聚乙二醇溶解于溶剂中,加入催化剂4-二甲氨基吡啶;将脱水剂二环己基碳二亚胺溶解于溶剂中得到二环己基碳二亚胺溶液;将得到的二环己基碳二亚胺溶液注入制备的溶液体系中,搅拌,过滤,干燥,提纯后得到三嵌段可交联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
公开(公告)号:CN102241937A
公开(公告)日:2011-11-16
申请号:CN201110140952.X
申请日:2011-05-2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9D133/04 , C09D7/12 , C07F7/21
Abstract: 一种POSS改性水性纳米透明隔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隔热涂料,所述涂料的组分为:硅丙乳液40%~60%,纳米ATO浆料5%~15%,去离子水20%~30%,成膜助剂2%~6%,消泡剂0.1%~0.5%,流平剂0.1%~0.5%,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改性剂5%~15%。制备方法为:按各组分配比,在硅丙乳液中加入消泡剂分散均匀,然后加入到纳米ATO浆料中并搅拌,再依次加入去离子水、流平剂、成膜助剂和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改性剂,混合后即得POSS改性水性纳米透明隔热涂料。改性后的涂料涂层硬度最高达到铅笔硬度4H,同时具有高红外线阻隔率和可见光透过率及很好的抗紫外线的老化能力和耐候性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030952B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010541955.X
申请日:2010-11-1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8F292/00
Abstract: 一种磁性核壳高分子复合材料微球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高分子复合材料。复合材料微球由聚苯乙烯核、壳层聚合物和磁性颗粒组成。制备聚苯乙烯微球混合水溶液,加入非离子型水溶性表面活性剂,得混合物A;将壳层聚合物水溶性单体、水溶性交联剂和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混合,加入水中得混合物B;将混合物A和B混合得混合物C;将反应容器密封抽真空,通氮气置换后,加入烷烃类有机溶剂和非离子型油溶性表面活性剂,再加入混合物C,再通氮气后,升温至75~85℃;将过硫酸钾或过硫酸铵水溶液加入到反应体系中,继续反应;将反应体系产物磁分离,水洗,得核为聚苯乙烯微球、壳层为镶嵌磁性颗粒聚合物的磁性核壳高分子复合材料微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