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壳结构复合凝胶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51001B

    公开(公告)日:2013-02-06

    申请号:CN201010542894.9

    申请日:2010-11-1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核壳结构复合凝胶微球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核壳结构的复合物。复合凝胶微球由内核聚合物和壳层水凝胶组成,内核聚合物50%~90%、壳层水凝胶10%~50%。将反应容器密封抽真空,通氮气,将可交联的水溶性表面活性剂溶于水中,制成溶液A,再加入反应器中;将油溶性引发剂溶于内核单体中,配成溶液B;将溶液B加入反应器中,搅拌后升温继续反应;将壳层单体和交联剂溶于水中,配制成溶液C;将溶液C加入反应体系中反应,抽滤水洗,得核壳结构复合凝胶微球。采用改性的乳液聚合方法合成核壳结构复合材料,核为力学强度较好的聚苯乙烯高分子微球,壳为水凝胶形成的表层。在保留水凝胶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同时,提高其力学强度。

    核壳结构的聚苯乙烯/海藻酸钙复合凝胶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57698B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010199834.1

    申请日:2010-06-1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核壳结构的聚苯乙烯/海藻酸钙复合凝胶微球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生物高分子材料。核壳结构的聚苯乙烯/海藻酸钙复合凝胶微球具有核壳结构,以聚苯乙烯球为核,以海藻酸钙凝胶为壳,核的粒径为1~1000μm,壳层的厚度为50~800nm。将聚苯乙烯微球与含有表面活性剂1的水溶液混合,超声乳化,得混合溶液A;在混合溶液A中加入海藻酸钠溶液,搅拌,得混合溶液B;在混合溶液B中加入含有表面活性剂2的有机溶液,搅拌,得混合溶液C;取与海藻酸溶液等体积的氯化钙溶液,在搅拌下加入到混合溶液C中反应,抽滤,冲洗至表面无钙离子残留,烘干,得产物D;将产物D分散到水中,离心,倒出上清液,取出沉淀物即得产物。

    一种磁性核壳高分子复合材料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30952B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010541955.X

    申请日:2010-11-1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磁性核壳高分子复合材料微球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高分子复合材料。复合材料微球由聚苯乙烯核、壳层聚合物和磁性颗粒组成。制备聚苯乙烯微球混合水溶液,加入非离子型水溶性表面活性剂,得混合物A;将壳层聚合物水溶性单体、水溶性交联剂和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混合,加入水中得混合物B;将混合物A和B混合得混合物C;将反应容器密封抽真空,通氮气置换后,加入烷烃类有机溶剂和非离子型油溶性表面活性剂,再加入混合物C,再通氮气后,升温至75~85℃;将过硫酸钾或过硫酸铵水溶液加入到反应体系中,继续反应;将反应体系产物磁分离,水洗,得核为聚苯乙烯微球、壳层为镶嵌磁性颗粒聚合物的磁性核壳高分子复合材料微球。

    一种磁性核壳高分子复合材料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30952A

    公开(公告)日:2011-04-27

    申请号:CN201010541955.X

    申请日:2010-11-1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磁性核壳高分子复合材料微球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高分子复合材料。复合材料微球由聚苯乙烯核、壳层聚合物和磁性颗粒组成。制备聚苯乙烯微球混合水溶液,加入非离子型水溶性表面活性剂,得混合物A;将壳层聚合物水溶性单体、水溶性交联剂和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混合,加入水中得混合物B;将混合物A和B混合得混合物C;将反应容器密封抽真空,通氮气置换后,加入烷烃类有机溶剂和非离子型油溶性表面活性剂,再加入混合物C,再通氮气后,升温至75~85℃;将过硫酸钾或过硫酸铵水溶液加入到反应体系中,继续反应;将反应体系产物磁分离,水洗,得核为聚苯乙烯微球、壳层为镶嵌磁性颗粒聚合物的磁性核壳高分子复合材料微球。

    一种具有超疏水性的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98461B

    公开(公告)日:2012-01-04

    申请号:CN201010127031.5

    申请日:2010-03-1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具有超疏水性的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高分子功能材料。高分子复合材料由导电高分子材料和微米级结构的高分子微球组成,以微米级结构的高分子微球为核心,表面包覆呈纳米网络结构的导电高分子材料。将高分子微球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溶解于水中得溶液A;将导电高分子单体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并加入溶液A中得溶液B;将氧化剂溶解于无机酸中,再加进溶液B中,反应后得产物。利用质子化的苯胺单体或吡咯单体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高分子微球表面的竞争吸附,使苯胺或吡咯单体在微球表面的有限区域内进行聚合得到复杂的纳米网络状结构。方法简单,生产效率高,方便且准确地构筑了微纳米二级结构,无有害溶剂,可大规模生产。

    一种核壳结构复合凝胶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51001A

    公开(公告)日:2011-05-11

    申请号:CN201010542894.9

    申请日:2010-11-1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核壳结构复合凝胶微球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核壳结构的复合物。复合凝胶微球由内核聚合物和壳层水凝胶组成,内核聚合物50%~90%、壳层水凝胶10%~50%。将反应容器密封抽真空,通氮气,将可交联的水溶性表面活性剂溶于水中,制成溶液A,再加入反应器中;将油溶性引发剂溶于内核单体中,配成溶液B;将溶液B加入反应器中,搅拌后升温继续反应;将壳层单体和交联剂溶于水中,配制成溶液C;将溶液C加入反应体系中反应,抽滤水洗,得核壳结构复合凝胶微球。采用改性的乳液聚合方法合成核壳结构复合材料,核为力学强度较好的聚苯乙烯高分子微球,壳为水凝胶形成的表层。在保留水凝胶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同时,提高其力学强度。

    核壳结构的聚苯乙烯/海藻酸钙复合凝胶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57698A

    公开(公告)日:2010-10-13

    申请号:CN201010199834.1

    申请日:2010-06-1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核壳结构的聚苯乙烯/海藻酸钙复合凝胶微球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生物高分子材料。核壳结构的聚苯乙烯/海藻酸钙复合凝胶微球具有核壳结构,以聚苯乙烯球为核,以海藻酸钙凝胶为壳,核的粒径为1~1000μm,壳层的厚度为50~800nm。将聚苯乙烯微球与含有表面活性剂1的水溶液混合,超声乳化,得混合溶液A;在混合溶液A中加入海藻酸钠溶液,搅拌,得混合溶液B;在混合溶液B中加入含有表面活性剂2的有机溶液,搅拌,得混合溶液C;取与海藻酸溶液等体积的氯化钙溶液,在搅拌下加入到混合溶液C中反应,抽滤,冲洗至表面无钙离子残留,烘干,得产物D;将产物D分散到水中,离心,倒出上清液,取出沉淀物即得产物。

    一种具有超疏水性的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98461A

    公开(公告)日:2010-08-11

    申请号:CN201010127031.5

    申请日:2010-03-1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具有超疏水性的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高分子功能材料。高分子复合材料由导电高分子材料和微米级结构的高分子微球组成,以微米级结构的高分子微球为核心,表面包覆呈纳米网络结构的导电高分子材料。将高分子微球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溶解于水中得溶液A;将导电高分子单体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并加入溶液A中得溶液B;将氧化剂溶解于无机酸中,再加进溶液B中,反应后得产物。利用质子化的苯胺单体或吡咯单体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高分子微球表面的竞争吸附,使苯胺或吡咯单体在微球表面的有限区域内进行聚合得到复杂的纳米网络状结构。方法简单,生产效率高,方便且准确地构筑了微纳米二级结构,无有害溶剂,可大规模生产。

    一种微胶囊化药物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1366970A

    公开(公告)日:2009-02-18

    申请号:CN200810071831.2

    申请日:2008-09-1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微胶囊化药物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一种药物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提供一种采用环糊精对药物进行包合形成的微胶囊化药物添加剂,并将其应用在卫生巾/卫生护垫上。微胶囊化药物添加剂由药芯和包合剂组成,包合剂为β-环糊精,药芯由薄荷脑、冰片、中药挥发油组成,中药挥发油为香附、艾叶、当归、桂枝和细辛的提取物。首先采用超临界CO2萃取中药挥发油,然后将薄荷脑和冰片溶解在中药挥发油中,最后按药芯∶包合剂为1∶6~10,将药芯用包合剂微胶囊化,即可得到白色粉末状包合物-微胶囊化药物添加剂。将所制备的微胶囊化药物添加剂均匀或集中撒在卫生巾/卫生护垫的亲肤层和吸水层之间,能起到祛味、杀菌保健、冰爽作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