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物理促渗剂及其应用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957606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125647.7

    申请日:2016-04-2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nventor: 陈铭 王德祥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皮肤物理促渗剂及其应用,涉及海绵骨针。所述皮肤物理促渗剂可通过涂抹于清洁后的皮肤并按摩2min进行施用。所述皮肤物理促渗剂能够克服皮肤角质层屏障,促进药物、疫苗及化妆品活性成分的经皮吸收,使之进入皮肤各层或者经皮肤毛细血管/淋巴管吸收而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可用于皮肤局部给药或全身给药,也可用于护肤化妆品中,增加药物及活性成分经皮吸收。

    一种海绵质止血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44052A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1910239309.9

    申请日:2019-03-2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绵质止血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制备的止血材料能同时涵盖多种类止血药物的优点,且能用于血小板贫乏、缺乏凝血因子的血友病等特殊情况,帮助患者其进行创口止血,以减少其药物成本。且该止血材料本身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和生物相容性,不仅在红细胞吸附和聚集血小板活化上表现优异,同时能有效作用于凝血因子障碍的特殊血液,且其成本低廉产量高,能大大缓解血友病患者等特殊人群用药昂贵难以支付等问题,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天然浴用海绵的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52080B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810156336.5

    申请日:2018-02-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天然浴用海绵的加工方法,涉及浴用海绵。去除天然浴海绵的杂质;去除杂质的天然浴海绵的氧化层;漂白;去除碳酸钙杂质,得天然浴用海绵;方法流程简单,适用大生产,对天然浴海绵的损伤小,且加工过程环境友好,对天然浴海绵的处理效果显著。

    一种海绵动物水溶性肽类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58101B

    公开(公告)日:2018-04-10

    申请号:CN201510026684.7

    申请日:2015-01-2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海绵动物水溶性肽类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肽类制备方法。将海绵动物破碎,用提取缓冲液浸泡,超声,离心后获得可溶解蛋白/肽类水溶液,过滤后进行吸附/解吸附,获得脱盐后的肽类第一级粗提物;将肽类第一级粗提物经旋转蒸发浓缩后进行第二级纯化,获得10~30个第二级组分,或再经冷冻干燥以粉末状态避光低温长期保存,第二级纯化的具体方法是采用乙腈‑水梯度反相HPLC方法,获得10~30个第二级组分;将第二级组分中主成分小于95%的二级组分经旋转蒸发浓缩后进行第三级纯化,获得海绵动物水溶性肽类,或再经冷冻干燥以粉末状态避光低温长期保存。可增加肽的种类、提高处理规模和分离效率,以便利海绵活性肽类药物开发。

    高纯度海绵骨针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58669B

    公开(公告)日:2017-10-27

    申请号:CN201610267764.6

    申请日:2016-04-2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nventor: 王德祥 陈铭

    Abstract: 高纯度海绵骨针的制备方法,涉及海绵骨针。将海绵洗净,干燥,粉碎,过筛,去除大颗粒物质,得海绵粉末;在海绵粉末中加入酸、次氯酸盐中的至少一种,搅拌,同时加热到30~110℃并保温0.5~6h,停止加热后沉淀,收集沉淀的骨针,清洗后得骨针粗产品;配制浓度为1%~10%的粘稠剂,将骨针粗产品与粘稠剂混合,同时加入浓度为1%~30%的过氧化氢溶液,过氧化氢与骨针粗产品中的海绵角蛋白反应,在角蛋白表面产生气泡;将含有过氧化氢、骨针粗产品的粘稠剂放入真空容器中,通过调节真空度的高低调节角蛋白表面气泡的大小及逃逸时间,静置后,杂质与骨针分层,平衡压力后打开真空容器,将上层杂质去除,清洗下层沉淀,即得产物。

    海绵骨针作为皮肤物理促渗剂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999535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267935.5

    申请日:2016-04-2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nventor: 陈铭 王德祥

    Abstract: 海绵骨针作为皮肤物理促渗剂的应用,涉及海绵骨针。所述皮肤物理促渗剂包括皮肤药物物理促渗剂和护肤化妆品物理促渗剂等。海绵骨针可直接涂抹于清洁后的皮肤。在海绵骨针中加入磷酸盐缓冲液,使海绵骨针的质量浓度达到10~100mg/mL,得海绵骨针溶液。所述海绵骨针皮肤物理促渗剂组合物包括海绵骨针药物制剂组合物和海绵骨针化妆品制剂组合物等。所述海绵骨针皮肤物理促渗剂组合物可直接涂抹于清洁后的皮肤上。克服皮肤角质层屏障,促进药物、疫苗及化妆品活性成分的经皮吸收,使之进入皮肤各层或者经皮肤毛细血管/淋巴管吸收而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可用于皮肤局部给药或全身给药,也可用于护肤化妆品中,增加药物及活性成分经皮吸收。

    一种海绵动物水溶性肽类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58101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510026684.7

    申请日:2015-01-2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海绵动物水溶性肽类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肽类制备方法。将海绵动物破碎,用提取缓冲液浸泡,超声,离心后获得可溶解蛋白/肽类水溶液,过滤后进行吸附/解吸附,获得脱盐后的肽类第一级粗提物;将肽类第一级粗提物经旋转蒸发浓缩后进行第二级纯化,获得10~30个第二级组分,或再经冷冻干燥以粉末状态避光低温长期保存,第二级纯化的具体方法是采用乙腈-水梯度反相HPLC方法,获得10~30个第二级组分;将第二级组分中主成分小于95%的二级组分经旋转蒸发浓缩后进行第三级纯化,获得海绵动物水溶性肽类,或再经冷冻干燥以粉末状态避光低温长期保存。可增加肽的种类、提高处理规模和分离效率,以便利海绵活性肽类药物开发。

    养殖海绵生物量的测量方法及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204515B

    公开(公告)日:2013-02-06

    申请号:CN201110060468.6

    申请日:2011-03-1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养殖海绵生物量的测量方法及其装置,涉及一种海绵动物。测量装置设底座、容器、活塞、2根导管、把手和量筒,容器下端口与底座粘合,容器与活塞吻合,在容器上设有挡环,活塞中部弧度的最顶端留有一小孔,小孔通过第1导管与第2导管相连,把手设在活塞的表面,第2导管与量筒连接。将测量装置放在物质表面;打开活塞,往容器内部注入海绵生长环境的海水;装上活塞,断开第2导管与量筒的连接,挤压活塞至挡环的位置,容器内全部的气体及多余的海水通过活塞中部的小孔排弃;打开活塞,将第2导管与量筒连接;将待测海绵放入容器,装上活塞,再次挤压活塞至挡环的位置,将海绵及其附着物的总体积扣除已知附着物的体积,得养殖海绵生物量。

    白脊管藤壶与纹藤壶的鉴别方法与引物

    公开(公告)号:CN101654704B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0910112591.0

    申请日:2009-09-2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白脊管藤壶与纹藤壶的鉴别方法与引物,涉及藤壶的鉴别。提供一种白脊管藤壶与纹藤壶的鉴别方法与引物。所述引物为混合引物18SCOM、18SB1及18SW1。提取白脊管藤壶与纹藤壶的DNA;PCR扩增反应;电泳图谱;结果判断。利用混合引物18SCOM、18SB1及18SW1对白脊管藤壶与纹藤壶的DNA进行PCR扩增,并通过扩增图谱对两物种进行有效辨别,根据电泳结果目的片段的长度和数量可以有效区别两种藤壶,因此提高了鉴定的准确度和效率。

    马桶节水方法及马桶节水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220609B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810070534.6

    申请日:2008-01-2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nventor: 王德祥

    Abstract: 马桶节水方法及马桶节水装置,涉及一种带水箱的冲洗设备。提供一种马桶节水方法及马桶节水装置。设有用于盛放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容器、将盛放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容器产生的泡沫导入马桶内面的导管、气体发生器、时间断电器、注液器和电源,容器内装有表面活性剂和用于产生气泡的气石,导管一端与容器的出口连接,导管的另一端外接马桶,气体发生器分别与气石和时间继电器连接,时间继电器另与电源连接,注液器设于容器与导管连接处。使用时,将离子表面活性剂倒入容器内,气体发生器在时间继电器的控制下,排出的气体通过气石在容器中产生气泡并通过导管进入马桶内面;泡沫在马桶内面形成一层污物与空气的隔离层。

Patent Agency Ranking